【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人工视网膜植入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生了人工视网膜修复技术,即直接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利用电信号刺激视网膜内层细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视力,目前该技术现已经成为视觉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视网膜电刺激的方式以放置刺激电极的位置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感光二极体产生微电流刺激的晶片埋植在感光细胞层,称视网膜下植入(Sub-retina implant),它电刺激的对象以双极细胞为主;第二类为射频电流传送刺激讯号至植于视网膜表层的微电刺激的电极阵列,称视网膜表面植入(Ep1-retinaimplant),它电刺激的对象以神经节细胞为主。视网膜下植入的技术方案利用了仍然具有部分功能的视网膜神经网络,用微光点二极管代替了受损伤的感光细胞。不需要外置图像采集装置,眼球可活动自如,并对目标进行定位。但由于一般入射光线不足以激活光电二极管,所以需要额外的光源放大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视网膜植入体,包括接收线圈、解调刺激模块、电极阵列和回路电极,其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视网膜植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线圈、解调刺激模块、电极阵列和回路电极,其中,所述接收线圈与人工视网膜体外装置的传输线圈对心连接,接收体外装置发射的图像编码信号和能量;所述解调刺激模块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将所述接收线圈的接收到的图像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并转化为电信号向所述电极阵列传输;将接收到的能量进行转化,所述解调刺激模块包括电源恢复模块、包络检测模块、时钟提取模块、译码模块、前向控制模块、电流源、反向遥测模块、电极开关网络模块;所述电源恢复模块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所述包络检测模块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所述时钟提取模块与所述包络检测模块连接,向译码模块、前向控制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安,谭治平,洪宇祥,祁姝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