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清矫专利>正文

一种茶叶的深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832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3:42
一种茶叶的深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成品茶置于少氧或无氧环境中,在80-280℃下或采用射线对成品茶进行处理,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再将裂解为小分子的成品茶转移至陶瓷罐或适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中,使茶叶中的小分子继续分解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同时,茶叶内大部分营养物质成分都可被冲泡溶入茶汤中,提高茶叶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便于人体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具体来说是。
技术介绍
茶叶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受人们的喜爱,且把饮茶当作一种生活习惯。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其中,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铝、钠、锌、氮、磷、氟、碘、砸等。茶至少具有以下功效:(I)少睡;(2)安神;(3)明目;(4)清头目;(5)止渴生津;(6)清热;(7)消暑;(8)解毒;(9)消食;(10)醒酒;(11)去减肥;(12)下气;(13)利水;(14)通便等。中国六大茶系包括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以及白茶,其中,绿茶的加工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红茶的加工流程包括萎凋、揉捻发酵以及干燥;乌龙茶的加工流程包括萎凋、做青、茶青、揉捻以及干燥;黄茶的加工流程是杀青、揉捻、闷黄以及干燥;黑茶的加工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以及干燥,白茶的加工流程是萎凋和干燥。然而,目前茶叶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制成的成品茶,其茶汤中大多有机化学成分是以大分子链形式存在,不利于人体的吸收,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另外,还有部分营养物质仍遗留在茶叶中,无法溶解于茶汤中,造成营养物质的浪费。为此,我们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茶叶中大多有机化学成分以大分子链形式存在,不利于人体吸收等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品茶置于少氧或无氧环境中,在80-280°C下或采用射线对成品茶进行处理,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 (2)、将步骤(I)裂解为小分子的成品茶转移至陶瓷罐或适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中,使茶叶中的小分子继续分解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进一步地,上述,还包括步骤(3):将茶叶提起,便于食用。—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I)中采用频率为915Hz和2450Hz的微波及波长为760nm-l_的红外线对成品茶进行福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I)中采用C波段253.7nm光波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进一步地,上述成品茶为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以及白茶中的任意一种。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茶叶深加工方法,先将成品茶置于无氧或少氧环境下,防止茶叶燃烧,在中高温或射线作用下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然后在陶瓷或者适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中使茶叶中小分子继续分解,转化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提高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同时,茶叶内大部分营养物质成分都可被冲泡溶入茶汤中,提高茶叶营业物质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I)、将黑茶成品茶置于无氧环境下,采用C波段253.7nm光波对黑茶成品茶进行处理,使黑茶中有机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2)、将步骤(I)裂解为小分子的黑茶转移至陶瓷罐内,利用黑茶中微生物的自身繁殖作用,将小分子进一步分解,使其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等,以利于人体吸收。(3)、将黑茶提起,便于食用。实施例二 (I )、将乌龙茶成品茶置于氧气含量低于10.0%的环境下,采用频率为915Hz或2450Hz的微波对乌龙茶成品茶进行福射处理,使乌龙茶中有机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2)、将步骤(I)裂解为小分子的乌龙茶转移至真空罐内,利用乌龙茶中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作用,将小分子进一步分解,使其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等,以利于人体吸收。(3 )、将乌龙茶提起,便于食用。实施例三 (1)、将红茶成品茶置于无氧环境下,采用波长为760nm-l_的红外线对红茶成品茶进行福射处理,使红茶中有机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2)、将步骤(I)裂解为小分子的红茶转移至真空罐内,利用红茶中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作用,将小分子进一步分解,使其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等,以利于人体吸收。(3 )、将红茶提起,便于食用。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品茶置于少氧或无氧环境中,在80-280°C下或采用射线对成品茶进行处理,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 (2)、将步骤(I)裂解为小分子的成品茶转移至陶瓷罐或适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中,使茶叶中的小分子继续分解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将茶叶提起,便于食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采用频率为915Hz和2450Hz的微波及波长为760nm-lmm的红外线对成品茶进行辐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采用C波段253.7nm光波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茶为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以及白茶中的任意一种。【专利摘要】,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成品茶置于少氧或无氧环境中,在80-280℃下或采用射线对成品茶进行处理,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再将裂解为小分子的成品茶转移至陶瓷罐或适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中,使茶叶中的小分子继续分解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同时,茶叶内大部分营养物质成分都可被冲泡溶入茶汤中,提高茶叶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便于人体吸收。【IPC分类】A23F3/06【公开号】CN105010604【申请号】CN201510488333【专利技术人】林清矫 【申请人】林清矫【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申请日】2015年8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的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品茶置于少氧或无氧环境中,在80‑280℃下或采用射线对成品茶进行处理,使成品茶中大分子链裂解为小分子;(2)、将步骤(1)裂解为小分子的成品茶转移至陶瓷罐或适于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中,使茶叶中的小分子继续分解转化为没食子酸、冠突散囊菌、肽、镁离子以及茶单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矫
申请(专利权)人:林清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