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盐碱旱地的棉花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81464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盐碱旱地的棉花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耕地中开挖多个并行排布的播种沟;在所有播种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播种沟走向一致的第一地垄和第二地垄,所述第一地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地垄的高度,且每相邻的两个种植沟之间仅设置一个地垄;将棉花种子播种于播种沟中,并将所有播种沟以及处于每相邻两个播种沟之间的第二地垄覆膜。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棉花播种期内有限的降水,将雨水聚集在播种沟内,起到增墒、压盐、保苗的作用。同时裸地的大垄蒸发量大,土壤中的盐分向垄上集中,减少棉苗根部的盐分胁迫,使得滨海地区的盐碱旱地中种植的棉花出苗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棉花产量也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棉花种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
技术介绍
环渤海地区存在大量盐碱旱地,这一地区土壤盐碱类型多样,春季播种期干旱少 雨,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而棉花抗旱耐盐适应性强, 具有盐碱地先锋作物的称号,在含盐量0. 3%以下的土壤中可以正常生长。因此该地区种植 了大量的棉花。 目前,在滨海盐碱旱地广泛应用的棉花播种方法主要为直播覆膜种植模式,其操 作方法为:耕地造墒后,旋耕镇压,使用现有棉花播种机直接播种后覆膜,一机双行,小行宽 40~60cm,大行宽60~80cm。这一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即在棉花出苗后,落在地膜上的少 量雨水由于地膜的隔绝作用不能及时渗透到土壤中,存储于地膜上或流到行间裸地,成为 无效降水,使春季有限雨水没有起到对棉苗根部的补墒压盐作用,土壤的含盐量得不到改 善,从而导致棉花出苗率和成苗率不理想,棉花产量较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盐碱旱地的棉花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 地利用棉花播种期内有限的降水,将雨水聚集在播种沟内,起到增墒、压盐、保苗的作用。同 时裸地的大垄蒸发量大,土壤中的盐分向垄上集中,减少棉苗根部的盐分胁迫,使得滨海地 区的盐碱旱地中种植的棉花出苗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棉花产量也显著提高。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适用于盐碱旱地的棉花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耕地中开挖多个并行排布的播种沟; (2)、在所有播种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播种沟走向一致的第一地垄和第二 地垄,所述第一地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地垄的高度,且每相邻的两个种植沟之间仅设置 一个地垄; (3)、将棉花种子播种于播种沟中,并将所有播种沟以及处于每相邻两个播种沟之 间的第二地垄覆膜。 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棉花种植方法在滨海盐碱旱地种植棉花时,由于塑料膜下覆盖 了两行播种沟,即采用了"一膜双沟"种植方法,而两行播种沟之间的存在着高度高于播种 沟的第二地垄,因此,降落在塑料膜上的雨水会随地势流向第二地垄两侧的播种沟中,沿着 出苗孔汇集到棉花幼苗根部。这不仅为棉花幼苗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还可以将棉苗根部 土壤中的盐分压向深层土壤。 同时,由于塑料膜的隔水作用,雨后水分的蒸发主要在第一地垄处进行。因此,根 据"盐随水走"的水盐运动规律,棉花幼苗根处的盐分会随水分蒸发移动到第一地垄的上部 表层土壤中,从而达到降低棉花幼苗根部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减轻棉苗所受胁迫的目的,使 得盐碱旱地中种植的棉花出苗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棉花产量也显著提高。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盐碱旱地的棉花种植方法,全部步骤可以采用人工进行操 作,也可采用一体化机械,将挖播种沟、起垄、播种和覆膜一体化作业,更加省时省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地垄和所述第二地垄的垄面均呈拱形。 为了避免雨水堆积在塑料膜表面成为无效降水,优选地,所述第二地垄的顶部外 表面呈拱形,从而使得雨水借助第二地垄的地势,更容易流向播种沟。 在盐碱旱地中种植棉花时,棉花根部常常因为土壤中堆积的盐分而不能健壮地生 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棉花种植方法中,优选所述第一地垄的顶部外表面 呈拱形。顶部外表面呈拱形的第一地垄中间高,与棉花根部距离较远,当水分蒸发时,根处 的盐分会移动至根部较远的位置,从而减轻盐分对根部生长的胁迫作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地垄和所述第二地垄的高度比为:(8~10) : (15~20)。 更优选地,每相邻的播种沟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每相邻两行播种沟的距离为所述 播种沟宽度的4~6倍。 优选地,所述第一地垄的高度为15~20cm。 为了保证棉花种子的出苗率,优选地,所述播种沟的深度为8~10cm。 由于棉花是喜阳植物,为了保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以及棉花的品质 提高,本专利技术优选相邻两行播种沟的距离为60~70cm,播种沟的宽度为13~15cm。同时, 这一行距和宽度的设置也能满足现有大型棉花采收机的采摘宽度,为实现收获机械化做准 备。 棉花种子播种后,土壤层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但是若播种深度不适宜,棉花幼苗 的顶土能力无法突破土壤层,从而导致出苗率下降。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棉花种植方法中,优选 地,步骤(3)中,所述播种的深度为2. 5~3. 5cm,从而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优选地,步骤(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将耕地进行旋耕。 优选地,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播种沟内饶水,水量 10 ~20m3/ 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一膜双沟"种植方法,即用塑料膜同时覆盖两行播种沟的种植方法,由于 两行播种沟之间的存在着高度高于播种沟的第二地垄,因此,降落在塑料膜上的雨水会随 地势流向第二地垄两侧的播种沟中,沿着出苗孔汇集到棉花幼苗根部。这不仅为棉花幼苗 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还可以将棉苗根部土壤中的盐分压向深层土壤。 (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塑料膜的隔水作用,雨后水分的蒸发主要在第一地垄处进行。 因此,根据"盐随水走"的水盐运动规律,棉花幼苗根处的盐分会随水分蒸发移动到第一地 垄的上部表层土壤中,从而达到降低棉花幼苗根部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减轻棉苗所受胁迫 的目的,使得滨海地区的盐碱旱地中种植的棉花出苗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棉花产量也显 者提尚。 (3)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地垄的顶部外表面呈弧形,避免雨水堆积在塑料膜表面成为无 效降水,从而使得雨水借助第二地垄地势,更容易流向播种沟。 (4)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地垄的顶部外表面呈拱形,从而使得第一地垄中间高,与棉花 根部距离较远,当水分蒸发时,根处的盐分会移动至根部较远的位置,从而减轻盐分对根部 生长的胁迫作用。 (5)本专利技术中,播种沟的宽度为13~15cm,深度为8~10cm,保证棉花种子的出苗 率。同时相邻两行播种沟的行距设置为60~70cm,保证为棉花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有利 于棉花的生长以及棉花的品质提高,这一行距也能满足现有大型棉花采收机的采摘宽度, 为实现收获机械化做准备。【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棉花种植方法截面示意图,即直播覆膜种植方法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棉花种植方法截面示意图。 图3为2014年试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棉花根际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对 比结果。 图4为2014年试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苗期不同位置土壤含盐量的对比结 果。【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 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棉花的苗期管理和棉花出苗后的蕾期、花铃期、吐絮 期等时期的田间管理均为常规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实施例1 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滨海盐碱旱地中种植棉花,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耕地中开挖多个并行排布的播种沟,播种沟的宽度设置为13cm,深度设置为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盐碱旱地的棉花种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盐碱旱地的棉花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耕地中开挖多个并行排布的播种沟;(2)、在所有播种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播种沟走向一致的第一地垄和第二地垄,所述第一地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地垄的高度,且每相邻的两个种植沟之间仅设置一个地垄;(3)、将棉花种子播种于播种沟中,并将所有播种沟以及处于每相邻两个播种沟之间的第二地垄覆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平平文超刘贞贞张忠波李洪芹孙玉英柴卫东李洪民钟如芬刘毅刘小京杨长青祁靖张茂玉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