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土栽培小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798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无土栽培小麦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无土栽培小麦时培养基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培养过程中操作复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一种使用废弃蘑菇培养基和草木灰为主要原料制作无土栽培基质,在种植过程中采用自动监控的方法进行培育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产量高。通过实例证明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栽植的小麦比传统种植小麦相比,无病虫害且每亩多产40kg以上,无麦倒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属于农作物栽培

技术介绍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者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主要应用在蔬菜或者花卉上,是一项省水、省肥又省工的高产优质先进技术,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应用发展。近几年的小麦无土育苗研究多以稻草或秸杆为基质主要原料,其基质比重较轻,存在育苗浇水时保水能力差、稻草和秸杆易漂浮、插秧时秧苗易漂浮等问题。同时,其制作工艺相对较复杂,成本较高。育苗期间增加了施肥次数,使其操作复杂,这些都不符合当今农民耕作简洁、高效的理念,因此,不易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无土栽培小麦时培养基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培养过程中操作复杂,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一种使用废弃蘑菇培养基和草木灰为主要原料制作无土栽培基质,在种植过程中采用自动监控的方法进行培育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产量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制备无土栽培基质:取800?100g废弃蘑菇培养基、200?300g草木灰、30?70g矽藻土、150?200g珍珠岩和100?150g钙镁磷肥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将其放入容器中密封30?40min,温度设置为50?60°C,密封结束后,将其放在紫外线灯下进行杀菌消毒; (2)培养池的建造:建造一长2m,高0.4m,宽0.3m的池子,在池子底部铺设喷雾型喷水管道,每1cm铺设一根,将培植基质均匀布入池底,厚度为3?5cm,用推平机向池底均匀按压,将优良的小麦种子,播种在喷管两侧,然后在其上方均匀铺撒培植基质,厚度为2?3cm,然后开启喷管,待其培养基质水分含量为40?45%时,关闭喷管,保持土壤湿度,池子上方覆盖薄漠,待小麦苗12?14cm时备用; (3)选苗:选取健壮的麦苗,用质量分数为0.4?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豇豆苗根部3?5min,用清水洗净; (4 )移栽:将麦苗移入定植槽内,再向其中填入无土栽培基质,压实,控制无土栽培基质的厚度为5?10cm,饶透水,同时在定植槽两侧配设一个喷水管和一个营养液管,喷水管带有土壤湿度检测器,可以自动检测土壤湿度,自行加水,营养液管针对不同时期的小麦,进行不同营养液的浇灌; (5)病虫害防治:在其定植槽中铺一层砂藻土,防止害虫; (6)小麦壮苗防护:待小麦长至40?50cm时,为防止小麦风吹出现倒伏,将小苗两侧管道升至小麦20?30cm处; (7)待成熟时,收割即可。具体实施方案制备无土栽培基质:取800?100g废弃蘑菇培养基、200?300g草木灰、30?70g砂藻土、150?200g珍珠岩和100?150g |丐镁磷肥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勾,将其放入容器中密封30?40min,温度设置为50?60°C,密封结束后,将其放在紫外线灯下进行杀菌消毒;培养池的建造:建造一长2m,高0.4m,宽0.3m的池子,在池子底部铺设喷雾型碰水管道,每1cm铺设一根,将培植基质均匀布入池底,厚度为3?5cm,用推平机向池底均匀按压,将优良的小麦种子,播种在喷管两侧,然后在其上方均匀铺撒培植基质,厚度为2?3cm,然后开启喷管,待其培养基质水分含量为40?45%时,关闭喷管,保持土壤湿度,池子上方覆盖薄漠,待小麦苗12?14cm时备用;选苗:选取健壮的麦苗,用质量分数为0.4?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豇豆苗根部3?5min,用清水洗净;移栽:将麦苗移入定植槽内,再向其中填入无土栽培基质,压实,控制无土栽培基质的厚度为5?10cm,浇透水,同时在定植槽两侧配设一个喷水管和一个营养液管,喷水管带有土壤湿度检测器,可以自动检测土壤湿度,自行加水,营养液管针对不同时期的小麦,进行不同营养液的浇灌;病虫害防治:在其定植槽中铺一层砂藻土,防止害虫;小麦壮苗防护:待小麦长至40?50cm时,为防止小麦风吹出现倒伏,将小苗两侧管道升至小麦20?30cm处;待成熟时,收割即可。制备无土栽培基质:取800g废弃蘑燕培养基、200g草木灰、30g砂藻土、150g珍珠岩和10g钙镁磷肥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将其放入容器中密封30min,温度设置为50°C,密封结束后,将其放在紫外线灯下进行杀菌消毒;培养池的建造:建造一长2m,高0.4m,宽0.3m的池子,在池子底部铺设喷雾型碰水管道,每1cm铺设一根,将培植基质均匀布入池底,厚度为3cm,用推平机向池底均匀按压,将优良的小麦种子,播种在喷管两侧,然后在其上方均匀铺撒培植基质,厚度为2cm,然后开启喷管,待其培养基质水分含量为40 %时,关闭喷管,保持土壤湿度,池子上方覆盖薄漠,待小麦苗12cm时备用;选苗:选取健壮的麦苗,用质量分数为0.4%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豇豆苗根部3min,用清水洗净;移栽:将麦苗移入定植槽内,再向其中填入无土栽培基质,压实,控制无土栽培基质的厚度为5cm,浇透水,同时在定植槽两侧配设一个喷水管和一个营养液管,喷水管带有土壤湿度检测器,可以自动检测土壤湿度,自行加水,营养液管针对不同时期的小麦,进行不同营养液的浇灌;病虫害防治:在其定植槽中铺一层砂藻土,防止害虫;小麦壮苗防护:待小麦长至40cm时,为防止小麦风吹出现倒伏,将小苗两侧管道升至小麦20cm处;待成熟时,收割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收获的小麦亩产量比传统种植小麦的亩产量,每亩过45kg,且无病虫害及小麦倒得情况。制备无土栽培基质:取100g废弃蘑菇培养基、300g草木灰、70g矽藻土、200g珍珠岩和150g钙镁磷肥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将其放入容器中密封40min,温度设置为60°C,密封结束后,将其放在紫外线灯下进行杀菌消毒;培养池的建造:建造一长2m,高0.4m,宽0.3m的池子,在池子底部铺设喷雾型碰水管道,每1cm铺设一根,将培植基质均匀布入池底,厚度为5cm,用推平机向池底均匀按压,将优良的小麦种子,播种在喷管两侧,然后在其上方均匀铺撒培植基质,厚度为3cm,然后开启喷管,待其培养基质水分含量为45%时,关闭喷管,保持土壤湿度,池子上方覆盖薄漠,待小麦苗14cm时备用;选苗:选取健壮的麦苗,用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豇豆苗根部5min,用清水洗净;移栽:将麦苗移入定植槽内,再向其中填入无土栽培基质,压实,控制无土栽培基质的厚度为10cm,浇透水,同时在定植槽两侧配设一个喷水管和一个营养液管,喷水管带有土壤湿度检测器,可以自动检测土壤湿度,自行加水,营养液管针对不同时期的小麦,进行不同营养液的浇灌;病虫害防治:在其定植槽中铺一层砂藻土,防止害虫;小麦壮苗防护:待小麦长至50cm时,为防止小麦风吹出现倒伏,将小苗两侧管道升至小麦30cm处;待成熟时,收割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收获的小麦亩产量比传统种植小麦的亩产量,每亩过42kg,且无病虫害及小麦倒得情况。制备无土栽培基质:取900g废弃蘑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土栽培小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制备无土栽培基质:取800~1000g废弃蘑菇培养基、200~300g草木灰、30~70g矽藻土、150~200g珍珠岩和100~150g钙镁磷肥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将其放入容器中密封30~40min,温度设置为50~60℃,密封结束后,将其放在紫外线灯下进行杀菌消毒;(2)培养池的建造:建造一长2m,高0.4m,宽0.3m的池子,在池子底部铺设喷雾型喷水管道,每10cm铺设一根,将培植基质均匀布入池底,厚度为3~5cm,用推平机向池底均匀按压,将优良的小麦种子,播种在喷管两侧,然后在其上方均匀铺撒培植基质,厚度为2~3cm,然后开启喷管,待其培养基质水分含量为40~45%时,关闭喷管,保持土壤湿度,池子上方覆盖薄漠,待小麦苗12~14cm时备用;(3)选苗:选取健壮的麦苗,用质量分数为0.4~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豇豆苗根部3~5min,用清水洗净;(4)移栽:将麦苗移入定植槽内,再向其中填入无土栽培基质,压实,控制无土栽培基质的厚度为5~10cm,浇透水,同时在定植槽两侧配设一个喷水管和一个营养液管,喷水管带有土壤湿度检测器,可以自动检测土壤湿度,自行加水,营养液管针对不同时期的小麦,进行不同营养液的浇灌;(5)病虫害防治:在其定植槽中铺一层矽藻土,对其防止害虫;(6)小麦壮苗防护:待小麦长至40~50cm时,为防止小麦风吹出现倒伏,将小苗两侧管道升至小麦20~30cm处;(7)待成熟时,收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春生宋国周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鼎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