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693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播种机,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操作的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排种装置、导种装置、种植装置、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所述的机架由侧板一、侧板二、底板和筛种板支撑架组成,所述的侧板一和侧板二平行布置,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底板固定架设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与底板平行布置,所述的机架通过一连接杆与拖拉机连接,所述的排种装置架设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靠上的部位,所述的导种装置架设在排种装置下方,所述的种植装置设置在导种装置的下端,所述的行走装置布置在底板的斜后方部位,所述的变速装置固设在底板的前部,所述的变速装置与拖拉机电机连接,螺旋导种管有很好的自动定向功能,可确保鳞芽朝上率96%,能实现机械化播种,生产效率高,大蒜发芽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蒜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播种机,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操作的大蒜播种机。
技术介绍
大蒜独特食用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认可,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大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农机化作业面积比较低,种植还是以手工栽种为主。人工栽种平均每亩成本在160元左右,每个劳动力全天平均只能播种150平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大蒜具有不规则外形,一般在种植过程中要求鳞芽朝上直立栽种,机械化难度较高。目前,大蒜机械化种植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机械实现了播种时的鳞芽朝上,但落下后状态比较随机,入沟后发芽率得不到保证。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已有几种大蒜播种机都存在一些缺陷,影响蒜种的发芽率,难以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蒜播种机,播种效率高,出芽率高,尤其是解决了大蒜鳞芽朝上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适合广泛推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排种装置、导种装置、种植装置、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所述的机架由侧板一、侧板二、底板和筛种板支撑架组成,所述的侧板一和侧板二平行布置,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底板固定架设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与底板平行布置,所述的机架通过一连接杆与拖拉机连接,所述的排种装置架设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靠上的部位,所述的导种装置架设在排种装置下方,所述的种植装置设置在导种装置的下端,所述的行走装置布置在底板的斜后方部位,所述的变速装置固设在底板的前部,所述的变速装置与拖拉机电机连接。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排种装置包括集蒜箱、排种盒、排种轴,所述的集蒜箱架装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所述的排种盒并排固定在集蒜箱的底面,且与集蒜箱上下连通,所述的排种盒内设置有排种勺,所述的排种勺之间通过排种轴串接;所述的导种装置包括螺旋导种管、漏斗、凸轮机构、筛种板、导种管、辅助导种管,所述的螺旋导种管上端通过支架与排种盒连通,所述的漏斗通过漏斗支架固定在排种盒的斜下方,所述的螺旋导种管的下端伸入至漏斗内,所述的凸轮机构通过一凸轮支架架设在排种装置下方,所述的凸轮支架固定架设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所述的连接杆与凸轮支架铰接;所述的筛种板通过一滑动轮活动支撑在筛种板支撑架上,所述的筛种板的两端设置有能够保证筛种板在前后的位置及时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的筛种板通过凸轮机构的转动在筛种板支撑架上前后运动,所述的筛种板上设置有蒜种孔,所述的蒜种孔进口部位与漏斗下部开口对应,所述的蒜种孔的出口与导种管对接,所述的导种管竖直布置在筛种板的下部,且通过一弹簧支架进行支撑,所述的弹簧支架布置在凸轮机构正下方,所述的导种管的下端安装有弹簧爪,所述的辅助导种管与导种管下部套装,所述的辅助导种管的上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导种管通过弹簧支架在辅助导种管内上下运动;所述的种植装置固定设置在辅助导种管的下端,所述的种植装置包括开沟器和覆土器,所述的开沟器固定在辅助导向管的下端,所述的覆土器活动设置在开沟器上方的辅助导向管部位,所述的开沟器为敞口结构,所述的导种管下端的弹簧爪在开沟器的部位进行上下伸出和缩回运动;所述的排种轴、凸轮机构和变速装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凸轮机构包括凸轮轴、两个偏心轮和四个凸轮,所述的两个偏心轮固定套装在凸轮轴的两端,所述的四个凸轮并排固定套装在两个偏心轮之间的凸轮轴上,所述的凸轮轴架装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所述的筛种板上设置有四个凸轮槽,四个凸轮槽分别与四个凸轮对应;所述的弹簧支架布置在凸轮轴正下方,该弹簧支架包括连杆、四个滑轮、支撑座和压缩弹簧,所述的支撑座竖直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压缩弹簧安装在支撑座里面,所述的连杆与支撑座之间通过竖直杆连接,所述的竖直杆与支撑座活动套装,所述的连杆水平布置在凸轮轴下方,所述的四个滑轮布置在四个凸轮下方的连杆上,同时所述的连杆又通过固定杆与导种管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的竖直杆通过四个凸轮向下对四个滑轮的压力向下运动。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集蒜箱的下半部分为锥形结构,所述的集蒜箱的底面开口部位通过螺钉固定有一遮板,所述的遮板呈下弯状的L形结构,所述的排种勺为圆柱形结构,其侧面沿其轴心方向对称开设有四个排种孔。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漏斗支架固定架设在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所述的漏斗卡装在漏斗支架上。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蒜种孔由竖直孔段和斜面孔段构成,所述的竖直孔段和斜面孔段对接,所述的斜面孔段为椭圆形孔;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上设置有与竖直孔段对应的下蒜孔,所述的下蒜孔与导种管上端口对接;所述的漏斗的下端出口设置有一漏斗软管,所述的漏斗软管伸入至斜面孔段内。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开沟器整体为弧面尖头结构,所述的覆土器为敞口弧面型结构,所述的覆土器通过一连接件固定在螺旋导种管上。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两个短杆和一个敞口圆环,所述的两个短杆固定在敞口圆环的两侧,所述的两个短杆将覆土器的两端固定在圆环上,所述的敞口圆环套装在螺旋导种管上。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弹簧爪由三片C形结构的弹簧片组成,所述的三个弹簧片固定焊接在一螺母上,所述的螺母安装在导种管的下端。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行走装置主要有行走架和行走轮,所述的行走架斜向布置在底板斜后方,所述的行走轮安装在行走架。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螺旋导种管有很好的自动定向功能,可确保鳞芽朝上率96%,能实现机械化播种,生产效率高,大蒜发芽率高。2、导种和种植装置解决了大蒜开沟、种植、覆土及大蒜覆土前状态的稳定问题,能很好的保证大蒜鳞芽朝上,并同时完成开沟覆土工作。3、能实现一次多行种植,适合多种动力装置驱动,对环境适应性好,符合农艺要求,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排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视图。图4为导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筛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筛种板与弹簧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凸轮机构与筛种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9为辅助导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弹簧爪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排种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4、5、6、7、8、9、10、11所示,一种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32、设置在机架32上的排种装置、导种装置、种植装置、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所述的机架32由侧板一321、侧板二322、底板323和筛种板支撑架324组成,所述的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平行布置,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324、底板323固定架设在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之间,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324与底板323平行布置,所述的机架32通过一连接杆14与拖拉机连接,所述的排种装置架设在侧板一321、侧板二322之间靠上的部位,所述的导种装置架设在排种装置下方,所述的种植装置设置在导种装置的下端,所述的行走装置布置在底板323的斜后方部位,所述的变速装置固设在底板323的前部,所述的变速装置与拖拉机电机连接。该播种机整体分为排种装置、导种装置、种植装置、行走装置、变速装置几部分,其中的排种装置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将蒜瓣进行排列从而方便进入到导种装置内;导种装置主要是方便蒜瓣能够顺畅的进入到种植装置内,通过凸轮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蒜播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32)、设置在机架(32)上的排种装置、导种装置、种植装置、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所述的机架(32)由侧板一(321)、侧板二(322)、底板(323)和筛种板支撑架(324)组成,所述的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平行布置,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324)、底板(323)固定架设在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之间,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324)与底板(323)平行布置,所述的机架(32)通过一连接杆(14)与拖拉机连接,所述的排种装置架设在侧板一(321)、侧板二(322)之间靠上的部位,所述的导种装置架设在排种装置下方,所述的种植装置设置在导种装置的下端,所述的行走装置布置在底板(323)的斜后方部位,所述的变速装置固设在底板(323)的前部,所述的变速装置与拖拉机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32)、设置在机架(32)上的排种装置、导种装置、种植装置、行走装置、变速装置,所述的机架(32)由侧板一(321)、侧板二(322)、底板(323)和筛种板支撑架(324)组成,所述的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平行布置,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324)、底板(323)固定架设在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之间,所述的筛种板支撑架(324)与底板(323)平行布置,所述的机架(32)通过一连接杆(14)与拖拉机连接,所述的排种装置架设在侧板一(321)、侧板二(322)之间靠上的部位,所述的导种装置架设在排种装置下方,所述的种植装置设置在导种装置的下端,所述的行走装置布置在底板(323)的斜后方部位,所述的变速装置固设在底板(323)的前部,所述的变速装置与拖拉机电机连接;所述的排种装置包括集蒜箱(1)、排种盒(4)、排种轴(3),所述的集蒜箱(1)架装在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之间,所述的排种盒(4)并排固定在集蒜箱(1)的底面,且与集蒜箱(1)上下连通,所述的排种盒(4)内设置有排种勺(401),所述的排种勺(401)之间通过排种轴(3)串接;所述的导种装置包括螺旋导种管(6)、漏斗(7)、凸轮机构、筛种板(9)、导种管(30)、辅助导种管(24),所述的螺旋导种管(6)上端通过支架(5)与排种盒(4)连通,所述的漏斗(7)通过漏斗支架(8)固定在排种盒(4)的斜下方,所述的螺旋导种管(6)的下端伸入至漏斗(7)内,所述的凸轮机构通过一凸轮支架(33)架设在排种装置下方,所述的凸轮支架(33)固定架设在侧板一(321)和侧板二(322)之间,所述的连接杆(14)与凸轮支架(33)铰接;所述的筛种板(9)通过一滑动轮(902)活动支撑在筛种板支撑架(324)上,所述的筛种板(9)的两端设置有能够保证筛种板(9)在前后的位置及时复位的复位弹簧(903),所述的筛种板(9)通过凸轮机构的转动在筛种板支撑架(324)上前后运动,所述的筛种板(9)上设置有蒜种孔(901),所述的蒜种孔(901)进口部位与漏斗(7)下部开口对应,所述的蒜种孔(901)的出口与导种管(30)对接,所述的导种管(30)竖直布置在筛种板(9)的下部,且通过一弹簧支架(28)进行支撑,所述的弹簧支架(28)布置在凸轮机构正下方,所述的导种管(30)的下端安装有弹簧爪(21),所述的辅助导种管(24)与导种管(30)下部套装,所述的辅助导种管(24)的上端固定在底板(323)上,所述的导种管(30)通过弹簧支架(28)在辅助导种管(24)内上下运动;所述的种植装置固定设置在辅助导种管(24)的下端,所述的种植装置包括开沟器(22)和覆土器(23),所述的开沟器(22)固定在辅助导种管(24)的下端,所述的覆土器(23)活动设置在开沟器(22)上方的辅助导种管(24)部位,所述的开沟器(22)为敞口结构,所述的导种管(30)下端的弹簧爪(21)在开沟器(22)的部位进行上下伸出和缩回运动;所述的排种轴(3)、凸轮机构和变速装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机构包括凸轮轴(11)、两个偏心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娟朱玉丽喻长发王兵然程文杰段其钢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