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7119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4 18:02
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该圆形编织机包含有一圆形针筒,该圆形针筒包含有多个分别独立活动的织针。该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包括有一设置于该圆形针筒上的上针盘座、以及多个以该圆形针筒的轴向为中心放射地排列的剪纱针组。每一个剪纱针组包含有相对活动的一第一刀针以及一进行一相对于该第一刀针移动的第一剪纱行程的第二刀针,该第一刀针包含有一供一纱线承靠并协同两侧相邻该织针钩拉该纱线以形成一纱环的承纱段以及一与该承纱段相连的第一切刀段,该第二刀针包含有一在该第一剪纱行程中与该第一切刀段交错以剪开该纱环的第二切刀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尤指一种于形成纱环后一并剪环的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细密绒毛的织物因具有类似皮草的外观以及触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传统可以编织细密绒毛的织物的圆形编织机,如美国第US7,146,829号及第US7, 127,920号专利案,包括有排列在一针筒(Cylinder)的无针舌的多个筒针,排列于一针盘(needle dial)的多个舌针(latch needle),以及多个申克片(sinker)。这些申克片设置于一环绕在该针筒周围的申克座上,每一个申克片的前端具有一切刀,该申克片受到一位于该申克座上的凸轮驱动而向该针筒滑动,该申克片的切刀即可切断由纱线所形成的纱环,而生成长绒毛。其他相关编织细密绒毛的织物的圆形编织机可参阅中国授权公告第CN201136946号及第CN201546011号专利,德国第DE19518490号专利以及美国第US4,592,212号及第US6, 094,944号专利。然而,传统编织细密绒毛织物的圆形编织机需要于该针筒周围增设一环绕该针筒的申克座,大幅增加圆形编织机整体的体积以及组装元件数目,使得圆形编织机的结构相当复杂且不容易组装。除了使用具有切刀的申克片来切割纱环,圆形编织机亦可装备具有刀刃的织针来切割纱环。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05255号及第208294号,披露一种剪毛装置设计,于编织机针筒上设置若干组垂直向刀针、水平向织针及水平向申克片,通过三者适当的配合运动行程,使织针于钩拉针圈时,于刀针凹槽处形成毛圈组织,再利用申克片前进压住针圈布面并使刀针向上推出至最高点,以其位于凹槽下端的刀刃将毛圈切断。然而,为能使该刀针能向上推出至最高点需要增加该刀针行进的路径,也就是说会增加切割单一毛圈的时间,而影响编织细密绒毛织物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编织细密绒毛织物需要外增复杂的纱环切割装置,以及较低编织细密绒毛织物的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适用于一圆形编织机,该圆形编织机包含有一圆形针筒、以及一提供多个纱线至该圆形针筒的送纱系统,该圆形针筒包含有多个沿着该圆形针筒轴向平行排列的第一针槽、以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一针槽且分别独立活动的织针。该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包括有一设置于该圆形针筒上的上针盘座,以及多个剪纱针组。该上针盘座包含有多个以该圆形针筒轴向为中心放射地对应该第一针槽排列的第二针槽。每一剪纱针组包含有可相对活动的一第一刀针以及一与该第一刀针平行排列且进行一相对该第一刀针移动的第一剪纱行程的第二刀针,该第一刀针设置于两个相邻的该织针之间,该第一刀针包含有一供该纱线承靠并协同两侧相邻该织针钩拉该纱线以形成一纱环的承纱段以及一与该承纱段相连的第一切刀段,该第二刀针包含有一于该第一剪纱行程中与该第一切刀段交错以剪开该纱环的第二切刀段。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刀针的该第一切刀段朝远离该织针方向倾斜;该第二刀针的该第二切刀段朝向该第一刀针方向弯折。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剪纱行程包含有该第一切刀段,该第二切刀段与该承纱段之间形成一容置该纱线的封闭剪纱空间的一第一中间行程。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刀针的该第一切刀段朝向该织针方向倾斜;该第二刀针的该第二切刀段朝向该第一刀针方向弯折。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剪纱行程包含有在该第一切刀段与该第二切刀段之间形成一容置该纱线且具有一上开口的开放剪纱空间的一第二中间行程。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刀针包含有一朝向该织针的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包含有该第一切刀段。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刀针具有一朝向该织针方向移动以承靠该纱线的第一挂毛行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适用于一圆形编织机,该圆形编织机包含有一圆形针筒、以及一提供多个纱线至该圆形针筒的送纱系统,该圆形针筒包含有多个沿着该圆形针筒轴向平行排列的第一针槽。该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包括有一设置于该圆形针筒上的上针盘座以及多个剪纱针组。该上针盘座包含有多个以该圆形针筒轴向为中心放射地对应该第一针槽排列的第二针槽,以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二针槽且分别独立活动的织针。该多个剪纱针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针槽内,每一剪纱针组包含有可相对活动的一第一刀针以及一与该第一刀针平行排列且进行一相对该第一刀针移动的第二剪纱行程的第二刀针,该第一刀针设置于两个相邻的该织针之间,该第一刀针包含有一供该纱线承靠并协同两侧相邻该织针钩拉该纱线以形成一纱环的承纱段以及一与该承纱段相连的第一切刀段,该第二刀针包含有一在该第二剪纱行程中与该第一切刀段交错以剪开该纱环的第二切刀段。本专利技术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可选择性于该圆形针筒上或者于该上针盘座设置有多个的剪纱针组。利用每一剪纱针组中可相对活动的一第一刀针以及一第二刀针,使得该纱环的纱线同时接触到该第一刀针的第一切刀段以及该第二刀针的第二切刀段,而被双向切割并剪开该纱环。相较于传统编织细密绒毛织物的圆形编织机,本专利技术无需增加额外用来引导申克片的申克座,且无需延长具有刀刃的织针的行进路径,使得圆形编织机空间结构使用更有效率,并提升编织细密绒毛织物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一圆形编织机实施例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一实施例的剪纱针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1至图5-4为本专利技术剪环装置的剪纱针组一实施例的剪环步骤示意图。图6-1至图6-4为本专利技术剪环装置的剪纱针组另一实施例的剪环步骤示意图。图7-1至图7-4为本专利技术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剪环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一圆形编织机实施例的整体架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剪环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外观示意图及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20,适用于一圆形编织机10,用来编织细密绒毛织物,该细密绒毛织物包含有一绒毛面以及一固定该绒毛面的底布。该圆形编织机10包含有一具有一轴向A的圆形针筒11,以及一提供多个纱线至该圆形针筒11的送纱系统14。该纱线包含至少一形成该纱环面的第一纱线51 (—般称为毛纱)以及至少一形成该底布的第二纱线52(一般称为底纱)。该圆形针筒11包含有多个沿着该圆形针筒11的轴向A平行排列的第一针槽111,以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一针槽111且分别独立活动的织针112。于本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适用于一圆形编织机,所述圆形编织机包含有一圆形针筒以及一提供多个纱线至所述圆形针筒的送纱系统,所述圆形针筒包含有多个沿着所述圆形针筒的轴向平行排列的第一针槽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针槽内且分别独立活动的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编织机的剪环装置包括有:一上针盘座,设置于所述圆形针筒上,所述上针盘座包含有多个以所述圆形针筒的轴向为中心放射地对应于所述第一针槽排列的第二针槽;以及多个剪纱针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针槽内,每一个所述剪纱针组包含有能相对活动的一第一刀针以及一与所述第一刀针平行排列且进行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刀针移动的第一剪纱行程的第二刀针,所述第一刀针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织针之间,所述第一刀针包含有一供所述纱线承靠并协同两侧相邻的所述织针钩拉所述纱线以形成一纱环的承纱段以及一与所述承纱段相连的第一切刀段,所述第二刀针包含有一在所述第一剪纱行程中与所述第一切刀段交错以剪开所述纱环的第二切刀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仁伟
申请(专利权)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