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6618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31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包括底座和沿底座长度方向固定的光轴,在光轴上活套有安装座,在安装座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安装座沿光轴移动;在安装座的顶面上安装有与光轴平行的转轴,在转轴内开有通孔,在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箱,并且转轴内的通孔与集水箱的内腔相通,在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同轴的喷管,喷管的内孔与转轴内的通孔连通,在喷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喷嘴;在转轴上还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轴、喷管和喷嘴转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便于在实验室使用的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具有构思巧妙、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主要用于完成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的冲孔步骤。
技术介绍
目前,煤层中含有大量的煤层气,又称为瓦斯,它不仅是宝贵的资源,也是煤矿地下开采中煤与瓦斯突出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随着煤炭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规模骤增,瓦斯涌出量增大,因瓦斯突出、爆炸引起的煤矿事故迅速上升。同时,煤层气又是一种优质、洁净的燃料,如果得到合理的开发、回收和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的正常生产,还可以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的问题。但是,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岩渗透率低,渗透率恰恰是反应煤岩中流体运移难易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地层损害评价与天然气开采设计的重要参数。现有的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的主要技术方案有:大直径密集钻孔、水力冲孔、水力压裂架支撑剂技术、水力割缝等。其中水力冲孔主要是通过中高压水冲出煤层中部分煤体和瓦斯,起到卸压、增加煤层透气性、降低煤体弹性势能、降低煤体瓦斯和解吸速度、减小瓦斯膨胀能的效果。现有对煤层气开采的试验研究主要是模拟研究假三轴条件下煤层渗透率随着应力、瓦斯压力、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提高煤层渗透性的方法。虽然这些渗流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煤层气流动的影响作用,但鉴于煤层气开采工作的复杂性,这些模拟状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并不能全面地说明实际条件下的煤层气抽采受到各因素的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在实验室物理模拟煤层气开采的试验装置,这其中对水力冲孔工艺的研究就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冲孔的装置。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长条形筐状底座,在所述底座的敞口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一根光轴,在所述光轴上活套有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安装座沿光轴移动;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光轴的中心线平行,在转轴内开有通孔,在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箱,并且转轴内的通孔与集水箱的内腔相通,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同轴的喷管,所述喷管的一端与转轴相连,并且喷管的内孔与转轴内的通孔连通,在所述喷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喷嘴;在所述转轴上还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转轴、喷管和喷嘴转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底座上安装可以沿光轴移动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安装可以随转轴转动的喷管和喷嘴,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便于在实验室使用的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使用中只需要将底座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使喷管伸入模拟实验的煤层预埋孔内,然后同时驱动安装座移动和喷管转动,就可以模拟冲孔操作,使用非常方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手柄、丝杆和螺母,所述丝杆安装在底座的敞口内,并且丝杆的中心线与光轴的中心线平行布置,所述丝杆远离喷管的一端伸出底座,并且在丝杆的该端安装有手柄,在所述丝杆上套有螺母,所述螺母安装在安装座上,当手柄转动时,所述安装座在丝杆和螺母的带动下沿光轴移动。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从动轮、主动轮、皮带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安装座顶面,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平行,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同轴的主动轮,在转轴中部固套有从动轮,在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套有皮带。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并且采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控制转轴和喷管的转速。作为优选,所述喷嘴包括同轴的第一螺纹段、正方形杆状第一连接段和第一锥形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四个棱均设有圆形的第一倒角,并且每一第一倒角的中心轴均与喷管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伸入喷管的内孔中并与喷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逐渐缩小形成第一锥形段,并且该第一锥形段的锥顶削平呈圆形;在所述喷嘴内开有同轴的第一喷孔,所述第一喷孔的一端与喷管的内孔连通,第一喷孔的另一端呈锥形伸入第一锥形段内,在所述第一锥形段的中部开有三个均布的第二喷孔,所述第二喷孔的中心线与第一锥形段的中心轴倾斜布置,第二喷孔的一端与第一喷孔贯通,第二喷孔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锥形段的锥面。喷嘴的结构简单,便于在煤层内冲出更深的孔,正方形杆状的第一连接段使喷嘴的安装、拆卸都更加省力方便。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喷嘴包括同轴的第二螺纹段、正方形杆状第二连接段、喷孔段和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四个棱均设有圆形的第二倒角,并且每一第二倒角的中心轴均与喷管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伸入喷管的内孔中并与喷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等边三角形柱状的喷孔段,所述喷孔段的三个棱均设有圆形的第三倒角,所述第三倒角的中心轴也与喷管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且所述喷孔段等边三角形的其中一边与第二连接段的其中一边重合;所述喷孔段的外端向外延伸并逐渐缩小形成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锥形段的锥顶削平呈圆形;在所述喷嘴内开有同轴的第三喷孔,所述第三喷孔的一端与喷管的内孔连通,第三喷孔的另一端穿过喷孔段并呈锥形伸入第二锥形段内,在所述喷孔段内开有三个周向均布的第四喷孔,所述第四喷孔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喷孔段的中心轴垂直,第四喷孔的一端与第三喷孔贯通,第四喷孔的另一端贯穿喷孔段第三倒角的中部。喷嘴的结构简单,便于在煤层内冲出圆柱状孔,正方形杆状的第二连接段使喷嘴的安装、拆卸都更加省力方便。在所述喷管的外壁上固定有至少一根螺旋片,该螺旋片绕喷管的中心线布置。螺旋片的设置便于排水排渣。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片有三根。所述安装座由顶板和竖向连接在顶板下方的两块支撑板构成,该两块支撑板相对布置。安装座的结构简单、稳固。作为优选,所述光轴并排设置有两根。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上安装可以沿光轴移动的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安装可以随转轴转动的喷管和喷嘴,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便于在实验室使用的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具有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I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图2的A-A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2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图6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应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口的长条形筐状底座(1),在所述底座(1)的敞口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一根光轴(2),在所述光轴(2)上活套有安装座(5),在所述安装座(5)与底座(1)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安装座(5)沿光轴(2)移动;在所述安装座(5)的顶面上安装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中心线与光轴(2)的中心线平行,在转轴(7)内开有通孔(7a),在所述转轴(7)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箱(4),并且转轴(7)内的通孔(7a)与集水箱(4)的内腔相通,在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连接有同轴的喷管(8),所述喷管(8)的一端与转轴(7)相连,并且喷管(8)的内孔与转轴(7)内的通孔(7a)连通,在所述喷管(8)的另一端固定有喷嘴(13);在所述转轴(7)上还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转轴(7)、喷管(8)和喷嘴(13)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用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口的长条形筐状底座(1),在所述底座(1)的敞口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至少一根光轴(2),在所述光轴(2)上活套有安装座(5),在所述安装座(5)与底座(1)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安装座(5)沿光轴(2)移动;在所述安装座(5)的顶面上安装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中心线与光轴(2)的中心线平行,在转轴(7)内开有通孔(7a),在所述转轴(7)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箱(4),并且转轴(7)内的通孔(7a)与集水箱(4)的内腔相通,在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连接有同轴的喷管(8),所述喷管(8)的一端与转轴(7)相连,并且喷管(8)的内孔与转轴(7)内的通孔(7a)连通,在所述喷管(8)的另一端固定有喷嘴(13);在所述转轴(7)上还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转轴(7)、喷管(8)和喷嘴(13)转动;所述喷嘴(13)包括同轴的第二螺纹段(134)、正方形杆状第二连接段(135)、喷孔段(136)和第二锥形段(137),所述第二连接段(135)的四个棱均设有圆形的第二倒角(135a),并且每一第二倒角(135a)的中心轴均与喷管(8)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连接段(135)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螺纹段(134),所述第二螺纹段(134)伸入喷管(8)的内孔中并与喷管(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135)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等边三角形柱状的喷孔段(136),所述喷孔段(136)的三个棱均设有圆形的第三倒角(136b),所述第三倒角(136b)的中心轴也与喷管(8)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并且所述喷孔段(136)等边三角形的其中一边与第二连接段(135)的其中一边重合;所述喷孔段(136)的外端向外延伸并逐渐缩小形成第二锥形段(137),所述第二锥形段(137)的锥顶削平呈圆形;在所述喷嘴(13)内开有同轴的第三喷孔(13b),所述第三喷孔(13b)的一端与喷管(8)的内孔连通,第三喷孔(13b)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江陶云奇尹光志马耕彭守建刘东冯丹刘晓王维忠唐勖培武雪锋刘龙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