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包括相互适配的公插头和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为变径结构;所述公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公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公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公插头外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母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母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母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母插头内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公插头上的接触环和母插头上的接触环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每节钻具端部,钻井过程中实施,随着钻井深度增加,可以同时实现不断接钻具以满足深度增加的要求和钻具内电缆的连接实现数据高速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属于随钻测井数据传输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随钻测井广泛使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泥浆脉冲传输和电磁波传输,传输速度低于30bit/s,只能传输少量数据用于钻井导向或地质导向,大量随钻数据只能存储于井下仪器的芯片中。既无法实时判断未传输的数据是否正常,也不能实时充发挥大量数据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数据传输速度成为随钻测井的一大难题。为解决随钻测井数据的传输问题,彻底摆脱现有传输方式造成的瓶颈,本专利专利技术人借鉴了电缆测井的传输思路。然而,电缆测井虽然可以高速传输测井数据,却无法用于随钻测井。这是因为随钻测井是在钻井过程中实施,随着钻井深度增加,要不断接钻具以满足深度增加的的要求。用电缆做随钻测井,如果电缆放在钻具外边,则会被挤坏;如果电缆放在钻具内,将无法接钻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克服现有技术中随钻测井数据传输速度传输速度慢、传输困难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包括相互适配的公插头和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为变径结构;所述公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公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公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公插头外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母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母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母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母插头内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公插头上的接触环和母插头上的接触环接触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电缆接头实现旋转钻具中相邻两节钻杆内电缆的连接,具体是可以将电缆按钻具钻杆的长度截断,固定于钻具内,在接钻具钻杆或卸钻具钻杆时同时连接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或拆开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实现每节钻杆内的电缆的连接,因此,钻井过程中实施,随着钻井深度增加,可以同时实现不断接钻具以满足深度增加的的要求和钻具内电缆的连接实现数据高速传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进一步,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均为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质制成。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进一步,所述公插头内部设有支撑筋,其外周侧设有环形防脱棱。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进一步,所述母插头内周侧设有与所述公插头上环形防脱棱位置对应且相互适配的环形防脱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相连接的两个钻具内安装的电缆接头实现良好结合,防止钻具在转动中造成公插头和母插头滑动错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中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中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公插头,2、母插头,3、两根传导铜芯,4、接触环,5、支撑筋,6、环形防脱棱,7、环形防脱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适配的公插头I和母插头2,所述公插头I和母插头2为变径结构;所述公插头I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3,所述公插头I内的两根传导铜芯3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公插头I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公插头I外周侧上的两个接触环4对应连接;所述母插头2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3,所述母插头2内的两根传导铜芯3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母插头2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母插头2内周侧上的两个接触环4对应连接;所述公插头I上的接触环4和母插头2上的接触环4对应接触连接。本技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为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质制成。本技术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公插头内部设有支撑筋5,其外周侧设有环形防脱棱6。所述母插头内周侧设有与所述公插头上环形防脱棱位置对应且相互适配的环形防脱槽7。本技术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在每节钻杆内按照钻具长度安装的电缆,通过本技术电缆接头可以实现接钻具或卸钻具过程,每节钻具内电缆的连接,进而实现电缆高速数据的传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适配的公插头和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为变径结构;所述公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公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公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公插头外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母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母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母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母插头内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公插头上的接触环和母插头上的接触环对应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均为耐高温、高压的橡胶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内部设有支撑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外周侧设有环形防脱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内周侧设有与所述公插头上环形防脱棱位置对应且相互适配的环形防脱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包括相互适配的公插头和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为变径结构;所述公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公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公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公插头外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母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母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母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母插头内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公插头上的接触环和母插头上的接触环接触连接。本技术安装在每节钻具端部,钻井过程中实施,随着钻井深度增加,可以同时实现不断接钻具以满足深度增加的要求和钻具内电缆的连接实现数据高速传输。【IPC分类】H01R13/639, H01R24/00, H01R13/629【公开号】CN204732609【申请号】CN201520532702【专利技术人】姚希维, 李强 【申请人】姚希维【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钻测井高速数据传输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适配的公插头和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为变径结构;所述公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公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公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公插头外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母插头内设有两根传导铜芯,所述母插头内的两根传导铜芯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母插头的一端外侧,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母插头内周侧上的接触环连接;所述公插头上的接触环和母插头上的接触环对应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希维,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姚希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