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猪用食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922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猪用食槽,属于畜禽饲养技术领域,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主要包括料槽、下料口、清料杆、圆锥斜坡、转轴、导杆、通盘、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料槽的正下方设置下料口,下料口与圆锥斜坡的顶端正对,保证下料均匀,使每个食槽内均匀分布食物,避免猪只之间出现相互争抢食物的现象,保证猪舍内猪只生长均匀,不会出现个体差异;食槽底面设置为圆弧结构,使残存的食物容易清理,避免残存的食物变质;在料槽内设置防堵塞装置,可以保证下料的流畅,避免下料口堵塞,同时,食槽之间设置有隔离杆,避免猪只在进食过程中互相争抢、撕咬、造成伤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猪用食槽,属于畜禽饲养

技术介绍
传统的猪用食槽都是在猪舍内部用砖石砌成一个长方体结构,作为盛放猪用食料的容器。这种长方体的容器作为猪食槽本身就存在很多缺点,例如,在使用长方体的猪食槽盛料时,食料不容易被吃干净,会有残留物,由于长方体形状的猪食槽四个角均为拐角,残留的猪用食料很难清理干净,时间久了残留物容易腐烂,腐烂的物质会污染到添加进去的食料,而被猪只食用,容易给猪只带来疾病。传统的给猪喂食方法都是直接在猪食槽内倒上食物,供给猪只食用,这种喂食方法容易使猪只之间出现弱肉强食的情况,导致猪只出现个体差异,同时,食槽之间没有隔离装置,猪只在进食过程中也会因为争抢食物而互相撕咬,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猪用食槽,采用在料槽的正下方设置下料口,下料口与圆锥斜坡的顶端正对,保证下料的均匀,使每个食槽内均匀分布到食物,避免猪只之间出现相互争抢食物的现象,保证猪舍内猪只均匀生长,不会出现个体差异;食槽底面设置为圆弧结构,使残存的食物容易清理,避免残存的食物变质;在料槽内设置防堵塞装置,可以保证下料的流畅,避免下料口堵塞,同时,食槽之间设置有隔离杆,避免猪只在吃食过程中互相争抢、撕咬、造成伤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适用性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新型猪用食槽,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包括支架1、料槽2、下料口 3、清料杆4、圆锥斜坡5、食槽6、隔离杆7、转轴8、支撑块9、导杆10、通盘11、限位块12 ;所述的支架I设置在料槽2的上方,支架I的顶端设置有通盘11,所述的下料口 3设置在料槽2的下部,料槽2通过支撑块9与圆锥斜坡5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杆10穿过通盘11贯穿于料槽2内,导杆10的下端设置有转轴8,限位块12设置在导杆10的上端,清料杆4通过转轴8与导杆10连接,所述的食槽6设置在圆锥斜坡5的下方,食槽6的上方设置有隔离杆7。所述的食槽6底部为圆弧形。所述的支撑块9与清料杆4相邻的面的长度大于清料杆4的长度。所述的圆锥斜坡5的顶端与下料口 3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猪用食槽,采用在料槽的正下方设置下料口,下料口与圆锥斜坡的顶端正对,保证下料的均匀,使每个食槽内均匀分布到食物,避免猪只之间出现相互争抢食物的现象,保证猪舍内猪只均匀生长,不会出现个体差异;食槽底面设置为圆弧结构,使残存的食物容易清理,避免残存的食物变质;在料槽内设置防堵塞装置,可以保证下料的流畅,避免下料口堵塞,同时,食槽之间设置有隔离杆,避免猪只在吃食过程中互相争抢、撕咬、造成伤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适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食槽的俯视图。图中1-支架、2-料槽、3-下料口、4-清料杆、5-圆锥斜坡、6-食槽、7_隔离杆、8_转轴、9-支撑块、10-导杆、11-通盘、1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猪用食槽,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包括支架1、料槽2、下料口 3、清料杆4、圆锥斜坡5、食槽6、隔离杆7、转轴8、支撑块9、导杆10、通盘11、限位块12。所述的支架I设置在料槽2的上方,支架I的顶端设置有通盘11,所述的下料口 3设置在料槽2的下部,料槽2通过支撑块9与圆锥斜坡5固定连接,所述的圆锥斜坡5的顶端与下料口 3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采用在料槽2的正下方设置下料口 3,下料口 3与圆锥斜坡5的顶端正对,保证下料均匀,使每个食槽6内分到的食物相同,避免猪只之间出现相互争抢食物的现象,保证猪舍内猪只均匀生长,不会出现个体差异。所述的导杆10穿过通盘11贯穿于料槽2内,导杆10的下端设置有转轴8,限位块12设置在导杆10的上端,清料杆4通过转轴8与导杆10连接,所述的支撑块9与清料杆4相邻的面的长度大于清料杆4的长度,在料槽2内设置防堵塞装置,可以保证下料的流畅,避免下料口堵塞,所述的食槽6设置在圆锥斜坡5的下方,食槽6的上方设置有隔离杆7,所述的食槽6底部为圆弧形,食槽6底面设置为圆弧结构,使残存的食物容易清理,避免残存的食物变质;同时,在食槽6之间设置隔离杆7,避免猪只在吃食过程中互相争抢、撕咬、造成伤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需要给猪舍内的猪只喂食时,工作人员把食物倒在料槽2内,食物便通过下料口 3流到食槽6内,由于圆锥斜坡5的顶端与下料口 3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得每个食槽6内分到的食物相同,保证猪只均匀生长。若下料口 3被食物堵塞时,可以通过旋转导杆10带动清料杆4转动,把食物清理干净,同时也可以向上抽拉导杆10,把堵塞物清理干净,猪只食用完以后,若还有食物残存,清理出食槽便可。本技术采用在料槽的正下方设置下料口,下料口与圆锥斜坡的顶端正对,保证下料的均匀,使每个食槽内均匀分布到食物,避免猪只之间出现争抢食物的现象,保证猪舍内猪只均匀生长,不会出现个体差异;食槽底面设置为圆弧结构,使残存的食物容易清理,避免残存的食物变质;在料槽内设置防堵塞装置,可以保证下料的流畅,避免下料口堵塞,同时,食槽之间设置有隔离杆,避免猪只在吃食过程中互相争抢、撕咬、造成伤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适用性广。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猪用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包括支架、料槽、下料口、清料杆、圆锥斜坡、食槽、隔离杆、转轴、支撑块、导杆、通盘、限位块;所述的支架设置在料槽的上方,支架的顶端设置有通盘,所述的下料口设置在料槽的下部,料槽通过支撑块与圆锥斜坡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杆穿过通盘贯穿于料槽内,导杆的下端设置有转轴,限位块设置在导杆的上端,清料杆通过转轴与导杆连接,所述的食槽设置在圆锥斜坡的下方,食槽的上方设置有隔呙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槽底部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与清料杆相邻的面的长度大于清料杆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锥斜坡的顶端与下料口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猪用食槽,属于畜禽饲养
,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主要包括料槽、下料口、清料杆、圆锥斜坡、转轴、导杆、通盘、限位块;本技术采用在料槽的正下方设置下料口,下料口与圆锥斜坡的顶端正对,保证下料均匀,使每个食槽内均匀分布食物,避免猪只之间出现相互争抢食物的现象,保证猪舍内猪只生长均匀,不会出现个体差异;食槽底面设置为圆弧结构,使残存的食物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猪用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猪用食槽包括支架、料槽、下料口、清料杆、圆锥斜坡、食槽、隔离杆、转轴、支撑块、导杆、通盘、限位块;所述的支架设置在料槽的上方,支架的顶端设置有通盘,所述的下料口设置在料槽的下部,料槽通过支撑块与圆锥斜坡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杆穿过通盘贯穿于料槽内,导杆的下端设置有转轴,限位块设置在导杆的上端,清料杆通过转轴与导杆连接,所述的食槽设置在圆锥斜坡的下方,食槽的上方设置有隔离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英林钱瑛苏党林冯勋伟李楠郭克
申请(专利权)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