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756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颈椎病的化学治疗药物肝毒性较大,疗效不佳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槲寄生10-50份,泽兰叶10-20份,络石藤5-20份,刺五加5-15份,细辛5-10份,土茯苓5-15份,鹅不食5-15份,蒺藜草1-10份,薄荷5-15份,栀子9-15份,银杏叶9-15份,金银花5-15份,香附1.5-9份,徐长卿5.5-15份,厚朴6-9份,甘草10-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施杞教授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提出了急慢性咽喉炎是颈椎病致病因素之一的观点。前期我们通过颈椎病危险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 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颈椎病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有关(P<0.05~0.001)[7];同时通过解剖学的研究发现咽喉部的炎症,又可沿淋巴、血管通道扩散到紧邻的颈部肌肉、关节囊,导致充血水肿,肌肉痉挛,韧带松弛,打破颈椎动、静力的平衡,加快了颈椎退变的进程,出现各型颈椎病的症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90%以上的颈椎病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咽喉部炎症。有些职业的人群,比如演员、中小学教师、化工厂工人,或声带咽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又往往是颈椎病的好发者。这表明在临床上患有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患者病不少见。目前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存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由于存在治疗费用昂贵、治标难治本、易复发的等缺点,其并非颈椎病患者的首选。实际上颈椎病95%以上的病例均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或明显好转。非手术疗法包括中西药物、针灸、推拿、理疗、牵引等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药物包括西药和中药两大部分。西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药物主要是消炎镇痛为主的非甾体类镇痛剂,如硫酸软骨素A、维生素E、颈痛灵等,该类药物通常起效快,但效果难以持久,需长期用药。中医药在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方面具有丰富的用药经验和中药理论,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临床用于颈椎病的中药的主要作用在于舒经活络、活血化瘀和祛风除湿等,如寒湿痹阻型颈椎病选乌头汤合薏苡仁汤加减,气滞血瘀型颈椎病选用身痛逐瘀汤等均取得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目前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临床效果不佳,本专利技术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作用全面,临床效果好的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颈椎病化学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颈椎病治疗效果难以持续的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好,副作用小,它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槲寄生10-50份,泽兰叶10-20份,络石藤5-20份,刺五加5-15份,细辛5-10份,土茯苓5-15份,鹅不食5-15份,蒺藜草1-10份,薄荷5-15份,栀子9-15份,银杏叶9-15份,金银花5-15份,香附1.5-9份,徐长卿5.5-15份,厚朴6-9份,甘草10-1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在中药组分选择上以除积痹、散风寒、祛风湿、强筋骨为主要标准,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组合后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淤效果。本专利技术对上述诸味中药的重量份数进行了优选,优选的条件是中药配伍使用后药物对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增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槲寄生30份,泽兰叶15份,络石藤15份,刺五加10份,细辛8份,土茯苓10份,鹅不食10份,蒺藜草6份,薄荷10份,栀子12份,银杏叶12份,金银花10份,香附5.5份,徐长卿10份,厚朴8份,甘草12份。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还进一步含有白芍7份,百合5份,酸枣核9份。上述两种中药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增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治疗效果。为了更好地表达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剂型。比如,粉状制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片剂、胶囊剂等制剂。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制备方法技术上制备得到临床上常用中药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等。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在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时,显示出显著的抗炎镇痛、活血化淤活性。本专利技术药效实施例19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值(P<0.01),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且其对耳肿胀的降低效果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颈痛灵组也显著降低耳肿胀值(P<0.05),但其抗炎效果明显不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药效实施例20显示,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时间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1h和2h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个给药组的小鼠添足反应的潜伏期均大于模型组,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并且高剂量组的潜伏期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说明该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能够延长小鼠对热板刺激的添足反应潜伏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颈复康颗粒组(P<0.05)和颈痛灵组(1h,P<0.05;2h,P<0.01)也显著延长了小鼠添足反应的潜伏期,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本专利技术药效实施例21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全血低切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有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各个剂量组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全血低切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幅度存在量效关系,其中高剂量有显著差异(P<0.05)。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颈复康颗粒组和迈之灵组也降低了全血高切指数、全血低切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但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数的改善效果均不及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总之,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在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与阳性对照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槲寄生10‑50份,泽兰叶10‑20份,络石藤5‑20份,刺五加5‑15份,细辛5‑10份,土茯苓5‑15份,鹅不食5‑15份,蒺藜草1‑10份,薄荷5‑15份,栀子9‑15份,银杏叶9‑15份,金银花5‑15份,香附1.5‑9份,徐长卿5.5‑15份,厚朴6‑9份,甘草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颈椎病合并急性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制得:槲寄生10-50份,泽兰叶10-20份,络石藤5-20份,刺五加5-15份,细辛5-10
份,土茯苓5-15份,鹅不食5-15份,蒺藜草1-10份,薄荷5-15份,栀子9-15份,银杏
叶9-15份,金银花5-15份,香附1.5-9份,徐长卿5.5-15份,厚朴6-9份,甘草10-15份。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芍7
份,百合5份和酸枣核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槲
寄生30份,泽兰叶15份,络石藤15份,刺五加10份,细辛8份,土茯苓10份,鹅不食
10份,蒺藜草6份,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