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带语音交流的发夹骨传导助听器。
技术介绍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咪头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助听器是辅助听力工具,也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正常状态下,我们至少用两种方式听声音:骨导方式与气导方式。所谓骨导方式是声音信号振动颅骨,不通过外耳与中耳直接传输到内耳去;而气导方式是指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向内耳传输。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是,现有的智能发夹基本都不具有助听器功能。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带语音交流的发夹骨传导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夹本体,设置在所述发夹本体表面的用于收集声音并转化成声音电波信号的麦克风咪头,设置在所述发夹本体内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用于将声音电波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音频放大电路; 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用于将电路中产生的杂波滤除的滤波电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用于驱动骨传导振子的骨传导驱动芯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夹本体表面的通过所述骨传导驱动芯片的驱动将经过放大处理的声音电波信号转换为骨传导震动信号的骨传导振子;所述麦克风咪头与所述音频放大电路连接、所述音频放大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骨传导驱动芯片连接,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太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