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洪亮专利>正文

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522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铁碳微电解装置,缓冲池,膜循环厌氧反应器,膜循环好氧反应器和MBR沉淀池,所述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铁碳微电解装置上设有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排泥管Ⅰ,所述MBR沉淀池上设有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排泥管Ⅱ,所述MBR沉淀池上还设有与所述膜循环好氧反应器连通的回流污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稳定运行时,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采用了传质效率高的膜循环厌氧反应器和膜循环好氧反应器,并且均设置了内循环,反应器内是完全混合式,耐冲击负荷强,即使进水水质水量发生较大的波动,反应器依然能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 目.0
技术介绍
农药生产废水具有下列特点:①污染物浓度较高,COD (化学需氧量)可达每升数万毫克毒性大,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外,还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质以及许多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有恶臭,对人的呼吸道和粘I吴有刺激性;④水质、水量不稳定。因此,农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农药废水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农药生产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力求达到无害化。随着国家对环保排放标准和要求的不断提高,能否对农药生产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已经成为农药生产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农药生产废水经过预处理将COD质量浓度调至7000?9000mg/L。废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未提取完全的抗生素,这对污泥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农药生产废水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废水,既不同于生活污水的营养均衡;也不同于一般工业废水的毒性单一;其特性不仅表现在因生产原料与产品多样性而使废水的毒性复杂化,更表现在对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具有毒性作用的微量高效性。对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仍然是很棘手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I)臭氧氧化-生物法处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工艺通过臭氧氧化与生物处理技术联用处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一级臭氧氧化处理,从而去除大分子污染物和部分C0D。之后进人综合废水调节池,利用A2/0工艺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然后在二沉池内进行泥水分离,使得污泥分别回流到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而剩余的污泥则进人废污泥浓缩池。该工艺可以实现农药生产有机废水的处理,但是能耗高,装置效率低,占地面积大。2) fenton氧化+序列间歇式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农药生产废水经fenton氧化池预处理后进入序列间歇式好氧活性污泥池进行生物处理,该方法处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能够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并且该法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灵活,能够依据进水有机物浓度的高低对曝气时间进行灵活调节,非常适合处理水质水量不稳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3)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业处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该工艺的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有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浓缩池。该工艺的水解酸化单元能够有效的降解部分有机物,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并且有效的降低了污水色度。生物接触氧化工业有机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 4) UASB-A/0工艺处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研究表明UASB-A/0工艺处理农药生产有机废水具有稳定、良好的效果。UASB处理技术被认为是低耗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许多高低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比较好,适合于回收利用其中的再生能源,近年来颇受环境保护专家的关注。A/Ο工艺可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工艺已经有了成功的工程实例,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治理环境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符合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但是工艺整体负荷一般,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铁碳微电解装置,缓冲池,膜循环厌氧反应器,膜循环好氧反应器和MBR沉淀池,所述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铁碳微电解装置上设有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排泥管I,所述MBR沉淀池上设有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排泥管II,所述MBR沉淀池上还设有与所述膜循环好氧反应器连通的回流污泥管。所述膜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位于所述膜循环厌氧反应器上部的气室,位于所述膜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部的气固液分离区和位于所述膜循环厌氧反应器下部的生物反应区I;所述气室上部连接有用于沼气排出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从所述反应器顶部穿出;所述气固液分离区上部连接有与所述膜循环好氧反应器连接的出水管I,所述气固液分离区包括气固液三相分离器和沉淀区,所述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与所述气室连通;所述生物反应区I包括所述生物反应区I上部的生物填料区和位于所述生物填料区下部的布水系统,所述布水系统上设有与所述缓冲池连通的进水管I ;所述膜循环厌氧反应器还包括回流系统,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和回流栗,所述生物填料区上部侧壁连接有所述回流管进水端,所述布水系统上连接有所述回流管出水端,所述回流栗位于所述回流管进水端与所述回流管出水端之间;所述膜循环厌氧反应器底部连接有排泥管III。所述膜循环厌氧反应器外部设有保温层。所述膜循环好氧反应器包括沉降区和设置在所述沉降区下端的生物反应区II ;所述沉降区上部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II,所述进水管II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进水控制阀1、进水提升栗、进水控制阀II和进水流量计;所述沉降区内设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通过支撑架I在所述沉降区中轴线位置与所述沉降区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器顶端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沉降区外,所述混合器下端设置有射流器,所述混合器上部侧壁与回水管出水端相连接,所述回水管进水端与所述沉降区下部侧壁相连接,所述回水管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连接有回水控制阀1、循环栗、回水控制阀II和回水流量计;所述沉降区中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MBR沉淀池的出水管II ;所述射流器下方设置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通过支撑架II在所述生物反应区II中轴线位置与所述生物反应区II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侧壁与所述生物反应区II侧壁之间装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反应区II下部侧壁设有排泥管IV。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和位于所述进气阀和所述混合器之间的进气流量计。所述出水管II上设有出水阀门。所述排泥管IV上设有排泥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稳定运行期,预处理系统(调节池,铁碳微电解装置和缓冲池)对COD的去除率在30% ;膜高效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允许进水COD浓度的变化范围为7000至9000mg/l,进水有机负荷为11.2至14.14kgC0D/ (m3, d),水力停留时间为16至24小时,此时,膜厌氧生物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79.2%,膜好氧生物反应器容积负荷在8至12kgC0D/ (m3.d)之间时,对废水COD的去除率7%至10%,经过MBR沉淀池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含量在50至60mg/L以下,并且经过了膜分离出水水质良好,可以直接进入深度处理系统进行中水回用。2.本技术稳定运行时,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到综合排放一级标准。3.采用本技术,膜循环厌氧反应器每去除IkgCOD可以产生0.28m3的甲烷气体,处理一吨废水可以产生约1.5m3甲烷气体,而甲烷气体作为燃料使用就可以代替原煤,按照等热量进行计算,每处理I吨废水的赢利可以达到2元左右。4.本技术采用了传质效率高的膜循环厌氧反应器和膜循环好氧反应器,并且均设置了内循环,反应器内是完全混合式,耐冲击负荷强,即使进水水质水量发生较大的波动,反应器依然能够稳定运行。本技术的分离装置采用MBR反应器,实现了泥水的高效分离,相对于传统的二次沉淀池,效率更高,体积更小。5.本技术更加高效,整体负荷要高于传统的“水解酸化+好氧曝气池+ 二沉池”工艺效率5倍以上,装置的占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铁碳微电解装置,缓冲池,膜循环厌氧反应器,膜循环好氧反应器和MBR沉淀池,所述一种农药生产废水生物处理组合装置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铁碳微电解装置上设有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排泥管Ⅰ,所述MBR沉淀池上设有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的排泥管Ⅱ,所述MBR沉淀池上还设有与所述膜循环好氧反应器连通的回流污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亮刘景峰司兴玉
申请(专利权)人:白洪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