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5010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沉淀池中通入重金属废水,在重金属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且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搅拌,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8-8.5,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Cu2+转变成Cu(OH)2沉淀颗粒,使得Cr3+转变成Cr(OH)3沉淀颗粒;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9.5-9.8,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Ni2+转变成Ni(OH)2沉淀颗粒。步骤二:将重金属废水通入分离池中,分离池中装有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重金属废水经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的滤液经过磁力泵被抽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沉淀速度快,分离彻底,重金属沉淀经过压泥管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含铜、镍、铬等重金属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重金属工业废水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冶炼、电解、电镀、农药、医药、油漆、颜料等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水中主要含多种重金属、油脂、酸碱、有机物等。这类废水往往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难于生物降解,不但污染水环境,也严重威胁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近岸海域海水采样品中铅、铜、汞、铬、镉、锌的含量超标。近年来,由铜、镍、铬等重金属废水引发的中毒事件屡有发生。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环境问题。传统去除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方法很多,包括沉淀法、电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等,但都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化学沉淀法是传统而实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如氢氧化钠、碳酸盐、硫化物、氨基甲酸盐、苯甲酸盐等沉淀剂,使重金属被沉淀而除去。该法处理成本低,管理方便,加上砂滤能使出水水质澄清,达标排放,不失为既经济又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它也有其不足之处,沉淀速度较慢,分离不彻底,需要额外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且污泥量大,且重金属不易回收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化学沉淀法沉淀速度慢、重金属不易回收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沉淀池中通入重金属废水,在重金属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且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搅拌,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8-8.5,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Cu2+转变成Cu (OH) 2沉淀颗粒,使得Cr 3+转变成Cr (OH) 3沉淀颗粒;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9.5-9.8,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Ni2+转变成Ni (OH) 2沉淀颗粒。步骤二:将重金属废水通入分离池中,分离池中装有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重金属废水经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的滤液经过磁力栗被抽走。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经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的PVDF帘式膜拦阻的沉淀物通过隔膜栗压入压泥机,压泥机将沉淀物压成固体物质发外处理。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在沉淀池的池底设置气管,所述气管连接打气栗。 进一步,用pH值控制仪表设定重金属废水的pH,通过设定好的pH值确定NaOH的量。进一步,所述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的PVDF帘式膜架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连接打气栗。进一步,所述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的PVDF帘式膜架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磁力栗的一个端口,磁力栗的另一个端口通过一个三通管分别连接反冲洗水水管和滤液管,所述反冲洗水水管用于接入反冲洗水,所述滤液管用于输送走过滤后的滤液。进一步,所述反冲洗水水管与所述磁力栗设有一个阀门,所述滤液管与所述磁力栗之间设有一个阀门。进一步,步骤一中加入NaOH后的反应时间为2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通过对重金属废水打气搅拌,并加入NaOH,使重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充分接触,控制废水的pH为8-8.5,使得镍离子完全沉淀为Ni (OH)2;控制废水的pH为9.5-9.8,使得铜离子完全沉淀为Cu(OH) 2,使得铬离子完全沉淀为Cr (OH)3,沉淀速度快;同时将沉淀完全的重金属废水经过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的滤液重金属含量低,远远超过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过滤后的含重金属的沉淀物经过压泥机压成固体物质发外处理,固体废料可回用,可转卖原料商,继续生产CuS04、NiS04 等原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分离池中的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分离池;2_压泥机;3-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4_曝气管;5_打气栗;6-压泥管;7_磁力栗;8_阀门;9_反冲洗水水管;10_滤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沉淀池中通入重金属废水,在重金属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且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搅拌,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8-8.5,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Cu2+转变成Cu (OH) 2沉淀颗粒,使得Cr 3+转变成Cr (OH) 3沉淀颗粒;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9.5-9.8,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Ni2+转变成Ni (OH) 2沉淀颗粒。步骤二:如图1所示,将重金属废水通入分离池I中,分离池I中装有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3,重金属废水经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3过滤后的滤液经过磁力栗7被抽走。如图1所示,所述步骤二中经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3的PVDF帘式膜拦阻的沉淀物通过隔膜栗压入压泥机2,压泥机2将沉淀物压成固体物质法外处理。所述步骤一中,在沉淀池的池底设置气管,所述气管连接打气栗。用pH值控制仪表设定重金属废水的pH,通过设定好的pH值确定NaOH的量。所述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3的PVDF帘式膜架的底部设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连接打气栗5。所述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3的PVDF帘式膜架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磁力栗7的一个端口,磁力栗7的另一个端口通过一个三通管分别连接反冲洗水水管9和滤液管10,所述反冲洗水水管9用于接入反冲洗水,所述滤液管10用于输送走过滤后的滤液。反冲洗水对PVDF帘式膜进行冲洗。所述反冲洗水水管9与所述磁力栗7设有一个阀门8,所述滤液管10与所述磁力栗7之间设有一个阀门8。步骤一中加入NaOH后的反应时间为20min。沉淀速度快。 PVDF帘式膜膜丝表面孔径小于0.03um,重金属Cu离子,Ni离子,Cr离子等变成Cu (OH) 2、Cr (OH) 3、Ni (OH) 2沉淀颗立,透过PVDF帘式膜的比例小于六千分之一,如原水中含Cu离子30mg/L,则排放水Cu离子小于0.005mg/L,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沉淀池中通入重金属废水,在重金属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且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搅拌,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8-8.5,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转变成Cu (OH) 2沉淀颗粒,使得Cr 3+转变成Cr (OH) 3沉淀颗粒;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9.5-9.8,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Ni2+转变成Ni (OH) 2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沉淀池中通入重金属废水,在重金属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且对重金属废水进行搅拌,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8‑8.5,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转变成Cu(OH)2沉淀颗粒,使得Cr3+转变成Cr(OH)3沉淀颗粒;通入空气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NaOH,使得重金属废水的pH为9.5‑9.8,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Ni2+转变成Ni(OH)2沉淀颗粒;步骤二:将重金属废水通入分离池中,分离池中装有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重金属废水经PVDF帘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的滤液经过磁力泵被抽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禹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