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5026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提供可更有效地应对当卸下盒时的墨水滴落的技术。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中安装液体供应部件,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包括:液体导入部,所述液体导入部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导入液体;液体接收部,所述液体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液体导入部的下方;以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抵接,并设置有所述液体接收部,其中,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抵接的状态下,相比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与所述抵接部所抵接的面,所述液体接收部更向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侧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310012909.4、申请日为2013年01月14日、申请人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专利技术名称为“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的专利技术提出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消耗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墨水作为印刷材料的印刷装置上,通常安装在内部收容了墨水的盒。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当从印刷装置卸下盒时,以往存在墨水从印刷装置与盒的连接部分泄漏的情况。为了应对这样的墨水泄漏,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墨水罐单元在用于向印刷装置的记录头供应墨水的接合口中具有用于吸收漏出的墨水的墨水再吸收部件。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墨盒在向印刷装置供应墨水的墨水供应机构的供应帽中具有用于防止墨水滴落的墨水贮存空间。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打印机利用被设置在印刷装置侧以便与墨盒的取出口接触的吸收体的露出部吸收从所述取出口漏出的墨水。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785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0-15890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82292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是用于防止盒侧的墨水滴落的技术,因此没有考虑来自印刷装置侧的墨水滴落。另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存在以下可能性:当吸收体的露出部已吸收了墨水时,该墨水附着到墨盒的取出口而造成污染。因此,希望获得能够更好地应对卸下盒时的墨水滴落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其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实现。应用例1: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包括:液体导入部,所述液体导入部与安装至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供应部件连接,并具有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导入液体的导入口;液体接收部,所述液体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液体导入部的铅垂下方,并向第一吸收材料引导液体;以及抵接部,所述液体接收部被设置在所述抵接部上,当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抵接,其中,当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抵接时,相比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与所述抵接部所抵接的面,所述液体接收部更向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侧突出。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液体从液体供应部件与液体导入部的连接部分泄露,也能够通过设置在液体导入部的铅垂下方的液体接收部捕获液体并引导至第一吸收材料。由此能够更好地应对卸下液体供应部件时的墨水滴落。应用例2:如应用例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还包括:导水部件,所述导水部件从所述液体接收部向所述第一吸收材料引导液体。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导水部件,能够可靠地向第一吸收材料引导液体。应用例3:如应用例1或2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液体接收部被构成为:相对于将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方向,所述液体接收部的底部的内壁向铅垂下方下降。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液体接收部所捕获的液体向液体消耗装置侧流动。应用例4:如应用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接收部被构成为:该液体接收部的宽度随着朝向将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方向而增大。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容易地向液体供应部件侧插入液体接收部。应用例5:如应用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还包括:棒部件,当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所述棒部件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上的预定触点抵接,另一端的位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内部被检测,其中,所述液体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棒部件的铅垂上方。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液体滴落到棒部件上从而阻碍棒部件的移动。应用例6:如应用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还包括:施力部件,当从所述液体导入部卸下所述液体供应部件时,所述施力部件向与将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液体接收部施力。应用例7:如应用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吸收液体的第二吸收材料设置在比所述导入口更靠向将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安装方向侧的位置,并且与所述液体导入部接触。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第二吸收材料,能够吸收顺着液体导入部流动的液体。应用例8:如应用例7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材料与所述液体接收部的内壁相接。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通过第二吸收材料临时吸收被液体接收部捕获的液体。应用例9:一种液体供应部件,将被安装至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包括:液体供应部,所述液体供应部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所具有的液体导入部连接,并向所述液体导入部供应液体;以及形成有凹陷的面,在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设置在所述液体导入部的铅垂下方的液体接收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所述凹陷中。根据这样的构成,即使液体从液体供应部与液体导入部的连接部分泄露,也能够通过设置在液体导入部的铅垂下方的液体接收部捕获液体。由此能够更好地应对卸下液体供应部件时的墨水滴落。应用例10:如应用例9所述的液体供应部件,还包括:触点部,在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设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中并且其一端的位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内部被检测的棒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触点部抵接,并且,所述凹陷被设置为:当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安装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上时,所述凹陷位于所述触点部的铅垂上方。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液体滴落到棒部件上从而阻碍棒部件的位移。应用例11:一种液体供应系统,包括:应用例9或10所述的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贮存部,所述液体贮存部贮存向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供应的液体。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增大液体贮存部的容量,能够向液体消耗装置供应大量的液体。应用例12:如应用例11所述的液体供应系统,还包括:用于从所述液体贮存部向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供应液体的管。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将液体贮存部配置在远离液体供应部件的位置。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作为上述的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的方式,也能够通过例如液体消耗装置或液体供应部件的制造方法、或者他们的使用方法等各种方式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墨式印刷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图2是盒保持器的详细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盒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盒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盒保持器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6是墨水导入机构的详细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盒与墨水导入机构相接触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的(A)~(F)是墨水接收部件的六面视图;图9是盒安装在盒保持器上时的墨水导入机构与盒的连接部分的ZY截面图;图10是从盒保持器卸下盒时的墨水导入机构与盒的连接部分的ZY截面图;图11是从盒保持器卸下盒时的接收盘附近的ZY截面图;图12是作为盒的变形例的墨水供应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墨式印刷装置的概要构成的图。图1绘出了相互正交的XYZ轴。图1的XYZ轴与其他图的XYZ轴对应。在后面所示的图中也根据需要示出了XYZ轴。在本实施例中,在印刷装置10的使用姿态下,Z轴为铅垂方向(重力方向),Y轴为盒40相对于盒保持器60的拆装方向,X轴为多个盒40所排列的方向。更具体地说,+Z轴方向为铅垂向上方向,-Z轴方向为铅垂向下方向,+Y轴方向为盒40的抽出方向,-Y轴方向为盒40的插入方向,+X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中安装液体供应部件,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包括:液体导入部,所述液体导入部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导入液体;液体接收部,所述液体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液体导入部的下方;以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抵接,并设置有所述液体接收部,其中,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抵接的状态下,相比于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与所述抵接部所抵接的面,所述液体接收部更向所述液体供应部件侧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13 JP 2012-005347;2012.01.25 JP 2012-013231.一种接合器,所述接合器能够安装在液体消耗装置,以连接液体贮存部和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具有:液体导入部,所述液体导入部将液体导入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以及液体接收部,所述液体接收部捕获无意泄露或者喷射的液体,并且所述液体接收部设置在所述液体导入部的下方,所述接合器包括:液体供应部,所述液体供应部构成为与液体导入部连接,以从所述液体贮存部向液体导入部供应液体;以及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位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下方,其中,在所述接合器被安装到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状态下,所述容纳部容纳所述液体接收部的至少一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器,还包括:箱,所述箱的形状对应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器,还包括:管,所述管连接所述液体供应部和液体贮存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器,还包括:液体流路部,所述液体流路部具有液体供应部;以及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具有所述容纳部,其中,所述液体流路部和所述盖部件是相互分离的部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器,还包括:形成有孔的部件,其中,所述液体供应部具有经所述部件的孔而露出的管,所述容纳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雄司佐藤洋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