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492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信息装置。在利用了全息术的光信息装置中,对孔径滤波器相对于信号光的位置误差引起的S/N降低进行校正来确保高质量的记录信号质量。其中设置有能够基于信号光进行孔径滤波器的位置调整的光学检测系统,通过高精度地定位孔径滤波器,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记录信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全息术的光信息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涉及基于全息术的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文献,例如公开了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例如其技术问题部分公开如下即使能够校正全息记录介质相对于光阑的错位,由于无法调整光阑孔径,所以会发生将本来再现所需的再现信号光遮挡,或者使对再现造成不良影响的再现参考光通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仅拍摄再现所需的再现信号光的全息装置”。此外,作为解决其问题的技术手段,公开了这样的内容在经由空间光调制器将照射参考光照射到全息记录介质上,并使用摄像元件对得到的再现光经聚光透镜进行拍摄而获取图像数据的全息装置中,包括:配置在上述聚光透镜与上述摄像元件之间,利用非孔径部遮挡上述再现光的外缘部分并同时利用孔径部使该再现光通过的遮光单元;在上述再现光的光路截面的规定位置上生成基准标记,并确定上述图像数据中的上述基准标记的成像位置和上述图像数据中的上述孔径部的边缘的成像位置的边界确定单元;和基于上述图像数据中的上述基准标记的成像位置来确定上述遮光单元的错位,并调整上述遮光单元的位置以消除该错位的位置调整单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75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基于全息术的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技术问题,如现有的上述专利文献那样,虽然考虑到了提高再现时的信号质量的技术,但没有考虑因记录时产生的信号光与孔径滤波器间的位置误差引起S/N降低而导致记录质量降低。此外,在基于全息术的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中,孔径部与信号光的位置关系哪怕稍有偏差就不能够正确地记录,所以必须严格地设定该位置关系。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合适的光信息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所述的结构来实现。例如,一种利用全息术的光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射激光的出射部;孔径滤波器部,包括供由所述出射部出射的激光通过的孔径部,和在所述孔径部的周围改变所述激光的偏振的偏振部;光检测部,检测被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所述偏振部改变了偏振的激光的光量;移动量计算部,根据所述光检测部检测出的光量计算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移动量;当前位置检测部,检测并存储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当前位置;和控制部,使用由所述移动量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移动量和所述当前位置检测部所存储的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当前位置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值来移动所述孔径滤波器部。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合适的光信息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拾取器的光学系统结构图。图3是拾取器的光学系统结构图。图4是记录再现动作流程。图5是孔径滤波器的结构图。图6是光检测器的结构图。图7是光检测器的受光部。图8是位置误差信号说明图。图9是孔径滤波器的结构图。图10是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图。图11是孔径滤波器的位置控制流程图。图12是孔径滤波器的位置控制流程图。图13是设置了位置保持用致动器的孔径滤波器的结构图。图14是设置了位置保持用致动器的孔径滤波器的位置保持方法。图15是设置了位置保持用致动器的孔径滤波器的结构图。图16是孔径滤波器的位置控制流程图。图17是位置误差信号说明图。图18是孔径滤波器的位置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使用【附图说明】实施例。(实施例1)图1是基于全息术的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结构图。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经由输入输出控制电路90与外部控制装置91连接。在记录时,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通过输入输出控制电路90从外部控制装置91接收要记录的信息信号。在再现时,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将再现的信息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控制电路90发送给外部控制装置91。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包括拾取器11、再现用参考光光学系统12、固化(cure)光学系统13、盘旋转角度检测用光学系统14和旋转电机50,盘形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I采用能够由旋转电机50旋转的结构。拾取器11起到对光信息记录介质I出射参考光和信号光而利用全息术对记录介质进行数字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作用。要记录的信息信号由控制器89经信号生成电路86送入拾取器11内的后述空间光调制器中,信号光由空间光调制器调制。在对光信息记录介质I中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现的情况下,使用再现用参考光光学系统12生成使从拾取器11出射的参考光沿与记录时相反的方向对光信息记录介质入射的光波。对于再现用参考光所再现的再现光,使用拾取器11内的后述摄像元件进行检测,由信号处理电路85再现信号。对光信息记录介质I照射的参考光和信号光的照射时间,能够由控制器89通过快门控制电路87控制拾取器11内的后述快门的开闭时间而进行调整。固化光学系统13的作用在于,生成光信息记录介质I的预固化(pre-cure)和后固化(post-cure)中使用的光束。所谓预固化指的是,在要于光信息记录介质I内的期望位置记录信息时,在对期望位置照射参考光和信号光之前预先照射规定的光束的前处理。所谓后固化指的是,在光信息记录介质I内的期望位置记录信息之后,为了使该期望位置变得不再能追加记录而照射规定的光束的后处理。盘旋转角度检测用光学系统14用于检测光信息记录介质I的旋转角度。在要将光信息记录介质I调整至规定的旋转角度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盘旋转角度检测用光学系统14检测与旋转角度对应的信号,并使用检测出的信号由控制器89通过盘旋转电机控制电路88控制光信息记录介质I的旋转角度。此外,拾取器11以及固化光学系统13中设置有能够使它们的位置在光信息记录介质I的半径方向上滑动的机构,通过访问控制电路81进行位置控制。或者,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中设置有使光信息记录介质I的位置在半径方向上滑动的机构,通过访问控制电路81进行位置控制。从光源驱动电路82对拾取器11、固化光学系统13、盘旋转角度检测用光学系统14内的光源供给规定的光源驱动电流,从而能够从各光源以规定的光量发射光束。另外,利用全息术的角度复用原理的记录技术中存在这样的趋势,S卩,对于参考光对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入射角度(以下称参考光角度)的偏差的容许误差变得极其小。从而,需要在拾取器11内设置检测参考光角度偏差量的机构,并在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内设置伺服机构,以利用伺服信号生成电路83生成伺服控制用的信号,通过伺服控制电路84修正该偏差量。此外,拾取器11、固化光学系统13、盘旋转角度检测用光学系统14的某些光学系统结构或者所有光学系统结构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而实现简化。接着说明拾取器11的结构。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中的拾取器11的基本光学系统结构之一例的概略图,使用该图说明记录原理。从光源201出射的光束从准直透镜202透射而入射到快门203。当快门203打开时,光束在通过快门203之后,根据是记录动作中还是再现动作,相应地例如被由2分之I波片等构成的光学元件204将偏振方向控制为P偏振与S偏振的光量比成为期望的比,然后入射到偏振分束器205。本实施例中在记录时转换为P偏振和S偏振,在再现时转换为S偏振。透过偏振分束器205的光束作为信号光206发挥作用,在被扩束器208扩大至期望的光束直径之后,从相位掩模209、中继透镜210、偏振分束器211透射而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212。空间光调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全息术的光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射激光的出射部;孔径滤波器部,包括供由所述出射部出射的激光通过的孔径部,和在所述孔径部的周围改变所述激光的偏振的偏振部;光检测部,检测被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所述偏振部改变了偏振的激光的光量;移动量计算部,根据所述光检测部检测出的光量计算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移动量;当前位置检测部,检测并存储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当前位置;和控制部,使用由所述移动量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移动量和所述当前位置检测部所存储的所述孔径滤波器部的当前位置中的至少一者的值来移动所述孔径滤波器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英纪山崎和良田中幸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