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鑫专利>正文

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86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底壁,其位于该包装盒底部;以及与该底壁相连的侧壁,该侧壁与底壁一起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容纳空间,该侧壁包括若干侧壁区段,该若干侧壁区段包括至少一个易撕开式侧壁区段,该易撕开式侧壁区段与其它侧壁区段通过易分离方式连接,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部分地或全部地撕开该易撕开式侧壁区段与其它侧壁区段之间的连接。该包装盒可以根据其内所剩容纳物的多少而调整容纳空间的大小以及调整包装盒开口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从其内逐步取出容 纳物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食品包装盒通常由底壁和侧壁以及顶壁组成,顶壁 一般也称作盖子,其可相对于側壁和底壁打开,以用于食品的放入 以及取出。当人们使用该包装盒盛放一些快餐食品如春巻、油条、 炸鸡腿等时,在打开该包装盒开始食用时,食品就会全部暴露到外 部,这样容易造成食品的散落。并且现有的包装盒大都不适于根据 其内所剩食品量的多少而调整容纳空间的大小以及调整包装盒开口 的位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包装盒。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包装盒,其可以根据其 内所剩容纳物的多少而调整容纳空间的大小以及调整包装盒开口的 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底壁, 其位于该包装盒底部;以及与该底壁相连的侧壁,该侧壁与底壁一起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容纳空间,该側壁包括若干侧壁区段,该若 干侧壁区段包括至少一个易撕开式侧壁区段,该易撕开式側壁区段 与其它側壁区段通过易分离方式连接,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 据需要部分地或全部地撕开该易撕开式侧壁区段与其它侧壁区段之 间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该侧壁包括四个側壁区段,该四个侧 壁区段中的两个为易撕开式侧壁区段,其余两个侧壁区段为固定式 侧壁区段,该两个易撕开式侧壁区段相对或相邻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侧壁包括四个侧壁区段,该四个侧 壁区段均为易撕开式側壁区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该包装盒还包括套于该側壁外侧的可 滑动的滑套,该滑套与该易撕开式侧壁区段相连接,当将该滑套从 包装盒顶部向底部滑动时,可带动该易衡开式侧壁区段与其它侧壁 区段的逐步分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包装盒还包括与该側壁连接的顶壁, 其可与该側壁和底壁一起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该顶壁将该易撕开式侧壁区段与该滑 套连接起来,当朝向底部拉动该滑套时,该滑套可带动该顶壁以及 该易撕开式側壁区段的顶部朝向底部并且同时远离该容纳空间运 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滑套带有与其相连的拉耳,可通过 拉动拉耳来带动滑套的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该固定式侧壁区段的顶部具有弧形的 缺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易分离方式连接包括齿孔线连接或 者具有压痕线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该包装盒是以包装纸为材料一体式成 型并折叠组装而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盒由于采用了易撕开式侧壁区段,在使用中, 可以随着其内容纳物的消耗而逐步撕开易撕开式侧壁区段,便于后 续继续取出容纳物。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滑套结构,滑套可以沿侧壁外围上下 滑动,带动易撕开式侧壁区段相应地运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包装盒容纳空间的大小以及包装盒开口的位置。 附困说明可参考附图通过实例更加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图la至图l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盒处于不同状 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a至图2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包装盒处于不同状 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a至图3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盒处于不同状 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a至图4h显示了制作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盒的 步骤;以及图5a至图5f显示了制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标示类似的部件,为了简洁起见,有时同一部件在不同视图中出现,但是仅在某些视图中对其进 行了标示。请一并参考图la至图le,它们分别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 施例的包装盒10处于不同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la显示了 包装盒10处于初始封闭状态的立体图,图lb、图lc、图ld和图le 分别显示了包装盒10逐步打开的各个阶段。该包装盒10包括底壁 11、侧壁12/14、顶壁13以及滑套15。底壁11位于该包装盒底部, 侧壁12/14与该底壁11相连接,顶壁13连接到側壁12/14的上部, 顶壁13、側壁12/14和底壁11 一起形成了封闭的可用于容纳物体的 容纳空间(图未示)。滑套15可上下滑动地套在侧壁12/14的外围。滑套l5带有与其相连的两个拉耳16,在图lc中有清晰的显示,可 通过拉动拉耳16来带动滑套15的滑动。本实施例中的側壁包括四个侧壁区段12、 12、 14、 14,其中两 个为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 (图la中只显示一个),该两个易撕开式 侧壁区段12相对设置,另外两个为固定式側壁区段14 (图la中只 显示一个)。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与固定式侧壁区段14通过易分 离方式沿连接线17连接起来,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沿连接线17 从上到下地撕开该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与固定式侧壁区段14之间 的连接。如在图lc中清楚显示的,顶壁13以折叠的方式将易撕开 式側壁区段12与滑套15连接起来。所述的易分离方式是指本领域 已知的连接方式如齿孔线连接或者具有压痕线的连接(后续将参照 图4a和图5a进行具体介绍)。下面介绍该包装盒10的拉开过程,参见图lb-lc,首先拉起包 装盒10顶壁13的封口 ,将侧壁13由水平状态拉起到竖直状态再向 外翻折到水平状态,作用到側壁13上的翻折力会撕开易撕开式側壁 区段12与固定式側壁区段14之间的齿孔线17,导致易撕开式侧壁 区段12与固定式侧壁区段14的逐步分离。由于滑套15与顶壁13 相连接,顶壁13的翻折会带动滑套15的向下滑动,还由于滑套15 的运动会施于顶壁13以及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的顶部向外以及向 下的作用力,所以会使得该顶壁13以及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的顶 部朝向底部并且同时远离容纳空间运动。然后再拉动两側的拉耳16, 使滑套15朝向包装盒底部滑动,带动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与固定 式侧壁区段14的进一步分离,同时带动顶壁13以及易撕开式侧壁 区段12的持续弯折。顶壁13以及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的顶部的向 外弯折有利于易撕开式侧壁区段12与固定式侧壁区段14之间的齿 孔线17的撕开。需要说明的是,滑套15可以沿包装盒外围上下滑 动,所以在尚有部分容纳物剩余而需要临时封闭包装盒时,还可以 将滑套15从包装盒壁部滑动到顶部来。参考图Id和le,它们显示了包装盒10完全拉开的状态。可以 注意到,固定式側壁区段14的顶部具有弧形的缺口 18,该缺口 18 便于人的下颚或手伸入到容纳空间内来取出其内的容納物。当然了, 还可以在固定式側壁区段14的靠近底部的地方横向于该齿孔线17 设置一条齿孔线(图未示),使得在需要时可以沿该横向的齿孔线 将固定式側壁区段14从包装盒10上撕下来,以便于进一步地取出 其内的容纳物。请参考图2a至图2c,其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包装 盒20处于不同状态的立体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包装盒20与第一 实施例中的包装盒10大致相同,包装盒20同样包括底壁21、侧壁 22、滑套25,侧壁22之间通过易分离式连接方式27相连接。二者 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多述,下面将介绍其主要的不同之处。首先 该侧壁的四个侧壁区段全部设置为易撕开式侧壁区段22。每个易撕 开式侧壁区段22的顶部都与滑套25的顶部相连。需要注意的是, 如图2a所示,在易撕开式侧壁区段22的顶部与滑套25的顶部之间 的连接处28具有一定的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其包括:    底壁,其位于所述包装盒底部,以及    与所述底壁相连的侧壁,所述侧壁与底壁一起构成用于容纳物体的容纳空间,所述侧壁包括若干侧壁区段,    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侧壁区段包括至少一个易撕开式侧壁区段,所述易撕开式侧壁区段与其它侧壁区段通过易分离方式连接,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部分地或全部地撕开所述易撕开式侧壁区段与其它侧壁区段之间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鑫
申请(专利权)人:吴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