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31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容器(2),具有底部(5)和盖部(4),其中盖部(4)包括在三个边缘(7、8、9)与对应的侧翼(10、11、12)连接的矩形盖区域(6)。此盖区域(6)的第四边缘(3)可翻转地与底部(5)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底部(5)包括矩形底区域(17)以及与底区域(17)的边缘(18、19、20、21)分别相关的四个侧壁区域(22、23、24、25),其特征在于,底部(5)的至少一个侧壁区域(22、23、24、25)可围绕底区域(17)的连接此侧壁区域(22、23、24、25)和底区域(17)的边缘(18、19、20、21)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容器
技术介绍
此种容器己知特别用于快餐店。其用于容纳食物(例如三明治或汉堡包)。在三明治或汉堡包^A在底部内之后,容器的盖被闭合并且闭合的容m皮交给 顾客。通常地,顾客不是在快餐店内已经吃掉快餐食物,而是先将食物携带 至其它地点或在路上食用。因此容器应该不仅适于快速且简单的装入食 物,而且也应该允许安全(尤其是没有滴溅)地携带食物以及随后在食用 时十分方便地处理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其借助在结构上尽可能简单的,满^Jf 有的这些要求。为了达成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包括权利要求l中的技术特征的容器。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底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区域可围绕连接此侧壁区域 和底区域的底区域边缘翻转。特别地,因此该侧壁区域可以在向上折叠状 态(其中底部成箱形闭合以便运送食物)与向外或向下折叠状态之间翻转。 在此向下翻转状态(其中侧壁区域可以特别地与底部对准)中,食物可以特别容易地放入底部中或自底部取出;因为在此状态中,底部不仅易于自 上面在垂直方向上进入,而且由于向下折叠的侧壁也易于自侧面进入。如果侧壁区域中的两个、三个或四个可围绕连接相应的侧壁和底区域 的底区域的边缘翻转,则更好。 一方面,以此方法提供了进入底部内部的 另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设想的是,在向外折叠状态中每个向外折 叠的侧壁与底区域对准,或相对于底区域仅具有很小的倾斜角。在这种情5况下,底区域与向外折叠的侧壁区域形成了用于食物的所谓的盘子,其中 盘子的表面是这样的底区域加上向外折叠的侧壁区域的表面。如果整个底部可折叠至扁平状态(其中特别地底部的所有侧壁区域可 相对于底区域翻转或折叠),此"盘子"被设置有最大的表面。形成的盘 子越大,就越有效地防止食品的部分(例如调味汁等)自容器掉出或流出。优选在两个相邻的侧壁区域间设置有连接凸缘。此种连接凸缘具有多 个优点。 一方面在向内或向外翻转至相邻侧壁区域时它可以用于传递侧壁 区域的运动,从而它参与了运动。第二,所述凸缘用于在底部的折叠状态 中至少部分地密封在两个相邻侧壁区域间的接触边缘,从而防止食物的部 分向外掉落或向外滴溅。第三,在底部的没有折叠的盘状的状态中连接凸 缘可以另外用于进一步扩大盘子的表面。在每个角上也可以特别地布置有 连接凸缘,在每一个角上底部的两个侧壁区域彼此相邻。优选地,连接凸缘具有沿着在两个相邻的所述侧壁区域间的等分线的 折叠线。在侧壁区域相对于底区域翻转时,这使得连接凸缘易于向内折叠。当连接凸缘突出到大致箱形状态的底部的内部时,这特别有用。以此 种方法可以更好地闭合容器,因为连接凸缘没有凸伸在底部的外部上。此 外,在底部内部之中的连接凸缘可以实现其他的、有利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凸缘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凹部,即 在连接凸缘的远离底区域的边缘上设置有凹部。如果相应的侧壁区域相对 于底区域向上翻转,连接凸缘突出在底部内部之内并且在那里设置有凹 部。此凹部可以在此用于固定容纳在容器内的物品(例如食物)。更具体地,此凹部可以大致布置在连接凸缘的外边缘的中间区域,优 选关于在两个相邻侧壁区域间的等分线对称。这具有下面的效果当连接 凸缘突出在底部内部之中时,凹部的两个部分在等分线的相对侧上一个在 另一个之上,以便以这种方法整体形成扩大的凹部。也有利的是,在侧壁区域相对于底区域向上翻转的情况下凹部大致位 于侧壁区域相对于底区域的一半高度上。当随后食物被固定在凹部内时, 尤其对于温的食物或甚至热的食物具有的优点是,食物保持与底区域间隔 开。从而在食物与底区域间保持有空气间隙,其相对于底区域将食物绝热。 因此食物可更长时间保温,并且为了使用者改进了对容器的操作。有利地,底区域的尺寸基本对应于盖区域的尺寸,或者至少部分地稍微小于盖区域的尺寸。以这种方法容器可以特别方便地进入盖部覆盖底部 的闭合状态。也有利的是,底部的三个侧翼彼此固定为它们每一个都大致垂直于盖 区域。这使得盖部特别的稳固,并且使盖部具有它可以覆盖底部的箱形构 造。为实现盖部尽可能永久稳定的设计,有利的是,盖部的两个相应的相 邻侧翼彼此粘合。可选地,其它的连接方式也是可行的。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良的实施例变型中,盖部的至少一个侧翼具有沿 着等分线的折叠线,所述等分线在此侧翼的至盖区域的连接边缘与此侧翼 的至相邻侧翼的连接边缘之间。这可以使得相应的侧翼折叠或翻转至其扁 平地位于盖区域上的状态,从而它们需要更少的空间。更有利的是,盖部的两个相对的侧翼每一个都具有沿等分线的折叠线,所述 等分线在各个侧翼的至盖区域的连接凸缘与各个侧翼的至相邻侧翼的连接 边缘之间。这具有优点,即两个相对的侧翼可以翻转至其扁平地位于盖区域上 的状态,其中两个相对的侧翼通过折叠线将运动传递到中间侧翼上,从而中间 侧翼同样被折叠成扁平地位于盖区域上。以此种方式戶,盖部可整体折叠至盖部 的所有组件扁平地彼此重叠地放置的扁平状态。这还具有优点,即对于相应的可 扁平折叠的底部,用于容器的#材料可折叠至扁平状态,其中大量容器可以十分节省空间的方式堆叠。这样的结果^t物流十分有利。构造折叠线的一种方式为,在容器相应的位置上在容器材料中设置穿孔。预先确定折叠线的长度和3131弱化材料以便于在戶脱线上折叠,这在技术上容易实 现。为了便于雖容纳在容器内物品,有利的是,容器可折叠魏部为箱微态并且盖部覆盖在底部上的闭合状态。皿具有优点,即盖部m覆盖底部防止了 底部的可翻转侧壁区域向外翻转,由此确保了底部保持在箱形状态。在容器内的 物品可以在没有容器无意展开的风险的情况下M。更有利的是,在容器的闭合状态中,盖部的侧翼布置为大致平面平行于箱形 底部的侧壁并在该侧壁外部。以此方式,侧翼折叠底部相应的侧壁,其中空气间 隙可以仍然存在于双层壁的内部。两者明显地改良了容器的绝热性。另一个有利的变型是,侧壁区域在第一,上与盖区域连接并且在与此第一 边缘相对的边缘上与底区域连接。由此,轴线位于箱形底部的侧壁的上纖上,围绕所述轴线盖部可相对于底部翻转。盖部可以特别容易的自那里翻转至覆盖底 部的状态。在另一个有利的变型中,盖部的至少一个侦撰设置有抓紧凹部。所述抓紧凹 部使得使用者用至少一个手指抓住容器的处于闭合状态的底部,从而在盖部相对于底部向上翻转同时可以抓紧戶;f^部。特别有利的是,抓紧凹部设置在侧翼的在连接盖部和底部的边缘附近的末 端。从而可以确保抓紧凹部尽可會^i也位于连接盖部和底部的翻转轴线上, 于容器的操作,尤其对于盖部的向上翻转,特别有利。一种技术上简单且此外穀见上令人满意的用于形 紧凹部的方法为,将在 相应的侧翼上的角倒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容器的另一个改良在于,底部的至少一个侧壁包括闭合凸缘, 其在容器的闭合状态中可以被导入至在盖部上的闭合开口或闭合袋中。在闭合凸 缘与闭合开口或闭合袋之间的接合确保在容器的闭合状态中盖部相对于底部的 运动自由度鄉艮制,从而容薪皮更可彰也保持其闭合状态。也可以设想的是,容器由单件半成品构造。与同样可行且其中盖部和底部首 先分别构造的变型相比,单件半成品具有更易于制造和更,隨的优点。其中所述半成品可以例如M冲压模具生产。由一个对称的半成品制造容器也可以简化制造。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2),具有底部(5)和盖部(4),其中盖部(4)包括在三个边缘(7、8、9)与对应的侧翼(10、11、12)连接的矩形盖区域(6),其中盖区域(6)的第四边缘(3)可翻转地与底部(5)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底部(5)包括矩形底区域(17)以及与底区域(17)的边缘(18、19、20、21)分别相关的四个侧壁区域(22、23、24、25),其特征在于,底部(5)的至少一个侧壁区域(22、23、24、25)可围绕底区域(17)的连接此侧壁区域(22、23、24、25)和底区域(17)的边缘(18、19、20、21)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弗拉诺达马托
申请(专利权)人:赛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