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片区增强的折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15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卡纸、硬纸板、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折叠盒,包括至少两个双层支托的或蜂窝状的卷曲基座,它可盛放要包装的产品,尤其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卡纸、硬纸板、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折叠盒,包 括至少两个双层或蜂窝状的巻曲基座,它可盛放和固定要包装的产品,尤 其罐。
技术介绍
EP642977公开了一种这类折叠盒,其有至少一个用于玻璃瓶、例如果 酱玻璃瓶之类的固持和保护件,它由一块柔性材料,尤其卡纸构成,以及 设有四个^:此相继的主壁,此外包括两个翻盖并构成带有两个相应封闭壁 的盒的两个底部,它们从主壁的自由端竖起并通过4斤叠线与它们分开。在 上述每个翻盖上设补充的折叠线,在翻盖上通过折叠线又铰接另一些接片。 这些接片可以构成用于要包装的玻璃瓶的固持件,其中,这些接片可以自 由转动,亦即可以翻转,为的是至少放置在其折叠线与补充折叠线之间的 翻转段上,补充折叠线位于相邻的折叠盒主壁附近,以增强同一翻转段。这种实施方式的缺点是,尤其对于玻璃容器主要由固持件提供的稳定 性不够高,固持件仅能单层和不那么牢固地固定在折叠盒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块的卡纸或其他材料形式的 盒子,其中,盒子能够在盒子内部稳定地固持要包装的物品并有效地保护 该要包装的物品,尤其罐状产品。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备另一种 用于存放和运输罐状容器的折叠盒。该技术问题尤其能使这种折叠盒在没 有附加费用的情况下方便地在折叠盒工厂里沖压和折叠。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片区(Staublaschenbereich)增 强的折叠盒得以解决。按本专利技术用于包装产品的折叠盒包括四个构成盒体 的侧壁,即前侧壁、后侧壁、右侧壁和左侧壁,以及至少一个铰接在左侧 壁上用于与后侧壁连接的接头。在前和/或后侧壁上铰接下或上底片或盖片,再在它们上面铰接至少一个用于封闭的插入或粘接片。在左和/或右侧壁上 铰接下或上舌片,其中,在至少其中两个舌片上分别铰接四个互相铰接的 由外支承片、外托片、内托片和内支承或托片构成的巻曲片,它们构成至 少两个围绕要包装的产品的按本专利技术的双层支托的和/或蜂窝状的巻曲(Wickel )。在这里内支承或托片放置或贴靠在舌片上和/或放置或贴靠在铰接在舌 片上的外支承片上。当内支承或托片靠放在外支承片上时形成一个双层的 巻曲,当内支承或支托片靠放在外支承片上和/或台座上时形成一个支托的 巻曲,以及,当内支承或托片贴靠在舌片上和附加地支托粘接时形成一个 蜂窝状的巻曲。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内托片各至少分成中片和桥接片,以及中片铰接在 外托片上以及可通过折曲粘接在右和左侧壁的内侧上,这称为中片支托粘 接。为了支托要包装的货物,结合中片支托粘接构成蜂窝状的双层和/或支 托的巻曲,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决定性区别和优点,为此至少在安放的翻 转段上,使巻曲必须在折叠线与在相邻折叠盒主壁附近的补充折叠线之间 形成双层结构,以增强该翻转段。尤其通过构成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状和/或支托的巻曲,避免由现有技术 已知的双层性,但尽管如此仍能保证巻曲具有增强的稳定性,以便可靠贝i 存和运输要包装的产品,尤其如玻璃罐。此外,按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盒还有一个优点是,它能简单地通过一次裁剪 制造以及在折叠盒工厂内在一道工序中折叠和粘接制成。附图说明通过图1至14详细描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用于包装产品的折叠盒方案。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盒平摊着的折叠盒裁剪料;图2表示带有轮廓与罐相配的沖孔的平摊着的裁剪料;图3表示外巻曲片为形成巻曲的第一次翻转;图4表示已上下叠置的外巻曲片;图5表示巻曲片上翻和必要时粘接;图6表示巻曲的翻转成形,在这里带有产品的轮廓沖孔;图7表示上翻后铰接在台座上的双层巻曲的一种实施方式,它有按本专利技术向外定向在折叠盒侧壁上的中片支托粘接;图8表示上翻后铰接在舌片上的双层巻曲,它有按本专利技术向外定向在 折叠盒侧壁上的中片支托粘接以及有用于产品的轮廓沖孔;图9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盒一种实施方式的平摊着的裁剪料,它有附 加的托片用于形成蜂窝状巻曲;图IO如图1那样表示一种按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盒方案平摊着的裁剪料,其 中内支承片的长度加长,用于形成一种支托巻曲;图11、 lla和llb表示为形成一种蜂窝状巻曲具有附加托片的折叠盒 巻曲片的折叠过程、翻转和粘接(图9);图12a、 12b表示按本专利技术有附加托片的折叠盒分成两个腔的巻曲(蜂 窝状),其中图12a表示利用向里定向的中片支托粘接的蜂窝状巻曲,而图 12b表示利用向外定向的中片支托粘接的*奪窝状巻曲;图13a和13b用透视简图表示如图12那样的有附加托片以及利用向里 定向的中片支托粘接(a)或向外定向的中片支托粘接(b)分成两个腔的 蜂窝状巻曲;图14a-14g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折叠盒的不同方案,它们可以基于托片或支 承片的不同长度、折叠和粘接获得,其中图14a具有蜂窝状的巻曲、向外 定向的托片粘接和向外定向的中片支托粘接;图14b具有双层的巻曲和向 外定向的中片支托粘接;图14c具有蜂窝状的巻曲、向里定向的托片粘接和 向外定向的中片支托粘接;图14d-14f具有支托的巻曲和向外定向的中片支 托粘接;图14g具有蜂窝状的巻曲、向外定向的托片粘接和向里定向的中 片支托粘接。在这里术语外和内总是涉及所构成的巻曲。具体实施方式按本专利技术的折叠盒按图1包括四个构成盒体的侧壁,即前侧壁(3)、 后侧壁(1)、右侧壁(2)和左侧壁(4),以及至少一个铰接在左侧壁(4) 上用于与后侧壁(1)连接的接头(5)。名称,如左、右、前或后侧壁,以 及下文的方向指示,如外、内等,仅用于明确位置。按本专利技术同样包括一 些等效的变形方案。在前和/或后侧壁(1、 3)上铰接下底片或上底片或盖片(11、 31、 31'), 再在它们上面铰接至少一个用于封闭的插入片或粘接片(12、 32、 32')。这 些接片构成长方六面体形状的折叠盒的可以重新封闭的基体。在左和/或右侧壁(2、 4)上铰接下和/或上舌片(21、 41),其中,在 至少其中两个舌片(21、 41 )上分别铰接四个互相铰接的由外支承片(22、 42)、外托片(23、 43)、内托片(24、 44)和内支承片或托片(25、 45) 构成的巻曲片,它们构成至少两个围绕要包装的产品的双层(图7)、蜂窝 状(图12)或支托的巻曲(图14d)。当构成两个巻曲(A、 B)时,折叠盒通过可折叠的加长的巻曲片(22、 23、 24、 25或42、 43、 44、 45)在盖和底部区保护地包裹着产品,以及当 总共应构成四个保护产品的巻曲时,附加地通过巻曲片(22'、 23'、 24'、 25' 或42'、 43'、 44'、 45')(巻曲C、 D ),折叠盒在盖和底部区保护地包裹着产 品(见图1、 2和8)。因此通过相应地折叠和粘接,巻曲中按本专利技术优选的重要的区域,亦 即在图3中表示的面24a、 24b与23和面44a、 44b与43以及面25、 45、 25'、 45'在22、 42、 22'、 42'上均设计成双层结构。通过内支承或托片(25、 45)折叠后安放在铰接在舌片(21、 41)上 的外支承片(22、 42)上,可以构成一个双层巻曲(图4、图7)。内托片 (24、 44)各分成至少一个中片(26、 46)和一个桥接片(24a、 24b或44a、 44b),以及铰接在外托片(23、 43)上的中片(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包装产品的折叠盒,包括 -四个构成盒体的侧壁,即前侧壁(3)、后侧壁(1)、右侧壁(2)和左侧壁(4),以及至少一个铰接在左侧壁(4)上用于与后侧壁(1)连接的接头(5), -其中,在前和/或后侧壁(1、3)上铰接下或上底片或盖片(11、31、31′),再在它们上面铰接至少一个用于封闭的插入或粘接片(12、32、32′), -其中,在左和/或右侧壁(2、4)上铰接下或上舌片(21、41、21′、41′), -其中,在至少其中两个舌片(21、41)上分别铰接四个互相铰接的由外支承片(22、42)、外托片(23、43)、内托片(24、44)和内支承或托片(25、45)构成的卷曲片,它们构成至少两个围绕要包装的产品的双层支托的和/或蜂窝状的卷曲(A、B), 其特征为: -内支承片(25、45)放置或贴靠在舌片(21、41)和/或铰接在舌片(21、41)上的外支承片(22、42)上, -内托片(24、44)各至少分成中片(26、46)和桥接片(24a、24b或44a、44b),以及 -中片(26、46)铰接在外托片(23、43)上以及可通过折曲粘接在右和左侧壁(2、4)的内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瑟舒尔茨霍尔格克纳克
申请(专利权)人:贝耶尔德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