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3403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紧固筒、连接筒、收集筒构成;紧固筒、收集筒上分别设有拉环和插口,拉环插入插口中,将紧固筒及收集筒固定为两个直径不等的柱形体;收集筒的内壁还设有药环;连接筒为伞形结构,连接在紧固筒、收集筒之间,构成整体封闭的筒状结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化学药物防治和物理阻断防治相结合,有效地防止了榆紫叶甲成虫上树危害。当榆紫叶甲发生期结束,还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回,既可以避免污染环境,还可以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提供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防治装置,属于林业害虫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榆紫叶甲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东北地区、贵州省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其食性专一,主要危害家榆、黄榆和春榆,取食榆树芽苞、叶片,常将叶片吃光,连年为害,使树势衰弱并引起其他病虫危害。榆紫叶甲为榆树林中专属性害虫,危害虫态为成虫和幼虫,其成虫繁殖能力强,一旦发生对榆树特别是纯林的危害十分严重。目前,榆紫叶甲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其中,化学防治为目前常用防治手段,具体方式为喷雾式用药,尽管对害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对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保护区林地,为保证生物多样性,禁止使用农药;人工防治的手段为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该方法很难在害虫大发生时实现害虫的控制;生物防治主要针对榆紫叶甲卵的防治,但目前没有可以人工繁殖的天敌种类,同时由于自然天敌具有滞后性,所以防治效果不理想;物理防治方法主要为缠干防治法,即用宽塑料布捆绑树干,阻止榆紫叶甲上树危害,该方法效果并不显著,且塑料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综上所述,目前,防治榆紫叶甲仍没有高效的防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防治装置,解决了常规榆紫叶甲防治装置效率低、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紧固筒、连接筒、收集筒构成;紧固筒、收集筒上分别设有拉环和插口,拉环插入插口中,将紧固筒及收集筒固定为两个直径不等的柱形体;收集筒的内壁还设有药环;连接筒为伞形结构,连接在紧固筒、收集筒之间,构成整体封闭的筒状结构。采用技术进行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防治,将紧固筒缠绕在榆树主干上,根据树干直径将拉环拉紧固定,同时拉紧下柱拉环,整个装置固定于树主干。紧固筒紧密固定于榆树主干,避免榆紫叶甲成虫上树危害,药环对榆紫叶甲成虫具有触杀作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化学药物防治和物理阻断防治相结合,有效地防止了榆紫叶甲成虫上树危害。当榆紫叶甲发生期结束,还可将本技术收回,既可以避免污染环境,还可以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图中,1、紧固筒;2、连接筒;3、收集筒;4、药环;5、7、拉环;6、8、插口。【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紧固筒1、连接筒2、收集筒3构成,材质选用PVC制成,材质厚度为0.2 mm ;紧固筒1、收集筒3上分别设有拉环5、7和插口 6、8,拉环5、7插入插口 6、8中,将紧固筒I及收集筒3固定为两个直径不等的柱形体,紧固筒I直径为25cm,高15cm ;收集筒3直径为35cm,15cm ;收集筒3的内壁底端2cm处粘有两个3cm宽的药环4,两药环4间距3cm,涂环药剂为氯氰菊酯;连接筒2为伞形结构,连接在紧固筒1、收集筒3之间,构成整体封闭的筒状结构。在榆紫叶甲上树期前将本技术装置的紧固筒I紧密固定于榆树主干距地Im处,由收集筒3将榆紫叶甲上树途径隔离,阻止榆紫叶甲上树;而当榆紫叶甲延树干向下爬行时,则由收集筒3内侧的药环4对榆紫叶甲进行触杀。【主权项】1.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紧固筒、连接筒、收集筒构成;紧固筒、收集筒上分别设有拉环和插口,拉环插入插口中,将紧固筒及收集筒固定为两个直径不等的柱形体;收集筒的内壁还设有药环;连接筒为伞形结构,连接在紧固筒、收集筒之间,构成整体封闭的筒状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紧固筒、连接筒、收集筒构成;紧固筒、收集筒上分别设有拉环和插口,拉环插入插口中,将紧固筒及收集筒固定为两个直径不等的柱形体;收集筒的内壁还设有药环;连接筒为伞形结构,连接在紧固筒、收集筒之间,构成整体封闭的筒状结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化学药物防治和物理阻断防治相结合,有效地防止了榆紫叶甲成虫上树危害。当榆紫叶甲发生期结束,还可将本技术收回,既可以避免污染环境,还可以重复利用。【IPC分类】A01M1/20, A01G13/00【公开号】CN204707607【申请号】CN201520445979【专利技术人】王秀梅, 阮长春, 李新殿, 杜文梅, 臧连生, 张俊杰, 刘志, 李天昊, 刘显娇, 陈鹏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紧固筒、连接筒、收集筒构成;紧固筒、收集筒上分别设有拉环和插口,拉环插入插口中,将紧固筒及收集筒固定为两个直径不等的柱形体;收集筒的内壁还设有药环;连接筒为伞形结构,连接在紧固筒、收集筒之间,构成整体封闭的筒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梅阮长春李新殿杜文梅臧连生张俊杰刘志李天昊刘显娇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