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2845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4:29
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涉及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技术。它为了解决现有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的转动轴轴心位置由于发生偏移,致使动环与静环端面间接合不严、受力不均,两个环体之间发生偏磨,导致密封装置失去密封作用的问题。紧固环、动环、随动环与一号弹簧套在转动轴上,紧固环将动环和随动环压紧在一起,一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的一端,一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上,且一号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一号弹簧的外部套有密封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随动环跟随动环倾斜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随动环始终与动环保持平行且紧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面积,进而避免密封圈的偏磨和漏气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容器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技术。
技术介绍
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是一种旋转机械的轴密封装置,又可以将其称为“端面密封”,通常用于密封容器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现有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动力元件的振动或者旋转过程中搅拌桨的横向受力不均,易造成转动轴轴心位置发生偏移,致使动环与静环端面间接合不严、受力不均,两个环体之间发生偏磨现象,导致密封装置失去密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的转动轴轴心位置由于发生偏移,致使动环与静环端面间接合不严、受力不均,两个环体之间发生偏磨,导致密封装置失去密封作用的问题,从而提供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它包括紧固环、动环和密封圈,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容器内,紧固环与动环均套在转动轴上,密封圈填充在动环与转动轴之间,它还包括随动环、一号弹簧和密封软管;随动环与一号弹簧套在转动轴上,且随动环位于动环与容器之间,一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的一端,一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上,且处于压缩状态,一号弹簧的外部套有密封软管,密封软管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的一端,密封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容器口周围,将容器密封,紧固环将动环和随动环压实在一起。上述密封圈的材质是氟橡胶。上述动环的材质是石墨浸渍酚醛树脂。上述随动环的材质是钢结构硬质合金。上述一号弹簧的材质是304不锈钢。 上述密封软管的材质是三元乙丙橡胶。上述密封软管的厚度是0.52mm。上述密封软管的中部是褶皱形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紧固环、动环、随动环与一号弹簧套在转动轴上,且随动环位于动环与容器之间,紧固环与动环之间设置有二号弹簧,该二号弹簧在装置工作时处于压缩状态,紧固环通过二号弹簧将动环和随动环压紧在一起。一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的一端,一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上,且一号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一号弹簧的外部套有密封软管,密封软管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的一端,密封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容器口周围,密封软管防止容器内的气体外漏。可根据应用场合选择不同材质的密封元件。本专利技术将现有装置中的静环替换为底部用一号弹簧支撑的随动环,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密封装置中,由于振动或受力不均造成的静环和动环接触面的偏磨及漏气,本专利技术中随动环跟随动环的倾斜和旋转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随动环始终与动环保持平行且紧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面积,进而避免动环和随动环接触面的偏磨和漏气。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容器与转动轴之间的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8为静环。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工作时,动环3与随动环4紧密贴合在一起,本图是为了更清楚的描述装置结构,因而将动环3与随动环4的距离拉开。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图体现了该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2和图3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它包括紧固环2、动环3和密封圈,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容器内,紧固环2与动环3均套在转动轴I上,密封圈填充在动环3与转动轴I之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随动环4、一号弹簧5和密封软管6 ;随动环4与一号弹簧5套在转动轴I上,且随动环4位于动环3与容器7之间,一号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4的一端,一号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7上,且一号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一号弹簧5的外部套有密封软管6,密封软管6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4的一端,密封软管6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7的容器口周围,将容器密封,紧固环2将动环3和随动环4压实在一起。【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的材质是氟橡胶。【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动环3的材质是石墨浸渍酚醛树脂。【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随动环4的材质是钢结构硬质合金。【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一号弹簧5的材质是304不锈钢。304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磨、耐冲击特性。【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密封软管6的材质是三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耐酸特性。【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密封软管6的厚度是0.52mm。【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或七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密封软管6的中部是褶皱形状。软管中部设计褶皱形状,减小拉伸过程中对一号弹簧的影响。考虑到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经常用在酸性等腐蚀条件系统,易对密封装置产生酸腐蚀,所以【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具体实施方式】八所选用的材质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磨、耐冲击特性。【主权项】1.一种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它包括紧固环(2)、动环(3)和密封圈,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容器内,紧固环(2)与动环(3)均套在转动轴(I)上,密封圈填充在动环(3)与转动轴(I)之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随动环(4)、一号弹簧(5)和密封软管(6); 随动环(4)与一号弹簧(5)套在转动轴(I)上,且随动环(4)位于动环(3)与容器(7)之间,一号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4)的一端,一号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7)上,且一号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一号弹簧(5)的外部套有密封软管(6),密封软管(6)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4)的一端,密封软管(6)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7)的容器口周围,将容器密封,紧固环(2)将动环(3)和随动环(4)压实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圈的材质是氟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动环(3)的材质是石墨浸渍酚醛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随动环(4)的材质是钢结构硬质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弹簧(5)的材质是304不锈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软管(6)的材质是三元乙丙橡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软管(6)的厚度是0.52mm。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软管(6)的中部是褶皱形状。【专利摘要】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涉及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技术。它为了解决现有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容器与转轴之间的密封装置,它包括紧固环(2)、动环(3)和密封圈,所述转轴的一端位于容器内,紧固环(2)与动环(3)均套在转动轴(1)上,密封圈填充在动环(3)与转动轴(1)之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随动环(4)、一号弹簧(5)和密封软管(6);随动环(4)与一号弹簧(5)套在转动轴(1)上,且随动环(4)位于动环(3)与容器(7)之间,一号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4)的一端,一号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7)上,且一号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一号弹簧(5)的外部套有密封软管(6),密封软管(6)的一端固定在随动环(4)的一端,密封软管(6)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7)的容器口周围,将容器密封,紧固环(2)将动环(3)和随动环(4)压实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刘伟郭广亮苏小红陆佳秦国辉王玉鹏罗向东周闯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能源环境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