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组合支持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103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生儿组合支持包,包括定位支持包、T型枕、蛙型枕和凝胶塑形枕,其中:所述定位支持包包括垫子部、凸起围部和围带,凸起围部设置在所述垫子部的一端的边缘,围带设置在垫子部的一侧;定位支持包、T型枕、蛙型枕和凝胶塑形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当组合在一起使用时,T型枕放置在垫子部靠近凸起围部的位置,凝胶塑形枕放置在垫子部的另一端,蛙型枕放置在所述凝胶塑形枕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能够降低婴儿X型、O型腿的发生几率,促进婴儿脑部血液供应,完善心脑血管发育,提高婴儿智力,大大减少婴儿在五岁以前的尿床次数,促进婴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婴儿护理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组合支持包
技术介绍
胎儿刚出生后不久时,身体各器官发育均不成熟,生活能力较弱,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胃肠道消化功能低下,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呼吸中枢不健全,容易生病并发生多种并发症。同时,新生儿皮肤嫩,容易破损,从而导致感染。因此,对新生儿的护理照料需要格外的细心与专业化,护理用品一定要优良。采用新生儿护理支持包护理是护理新生儿的良好方法。然而,当前常见的新生儿护理支持包虽然形状功能丰富多样,但均存在制作简易、粗糙、不易于清洁且制作材料不够柔软舒适的问题,而且致使新生儿的四肢暴露于无所依附的空间,使新生儿缺乏安全感与舒适感,不能全方位满足新生儿的需求。布料经过多次高温消毒后质地僵硬,对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产生一定损伤,另外,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存在消毒隔离隐患,不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再次,繁杂的拆换清洗工作,占用了护理人员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新生儿组合支持包。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生儿组合支持包,包括定位支持包、T型枕、蛙型枕和凝胶塑形枕,其中:所述定位支持包包括垫子部、凸起围部和围带,所述凸起围部设置在所述垫子部的一端的边缘,所述围带设置在所述垫子部的一侧;所述定位支持包、T型枕、蛙型枕和凝胶塑形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当组合在一起使用时,所述T型枕放置在所述垫子部靠近凸起围部的位置,所述凝胶塑形枕放置在所述垫子部的另一端,所述蛙型枕放置在所述凝胶塑形枕上。进一步地,所述围带为两根。进一步地,所述两根围带中,靠近所述凸起围部的一端的围带为脚带,靠近另一端的为肩带。进一步地,所述T型枕的一端为圆形,另一端为长方形,中间部分的两侧内凹。进一步地,所述蛙型枕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长耳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凝胶塑形枕为圆形。本技术提供的新生儿组合支持包,采用专业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抗菌海绵、医用抗菌棉包裹,即使在家里也同样可以给婴儿一个医用安全的舒适环境,其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模拟子宫内环境,能够降低婴儿X型、O型腿的发生几率,促进婴儿脑部血液供应,完善心脑血管发育,提高婴儿智力,大大减少婴儿在五岁以前的尿床次数,促进婴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定位支持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T型枕的顶视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蛙型枕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凝胶塑形枕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各部分组合在一起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定位支持包,2-T型枕,3-蛙型枕,4-凝胶塑形枕,5-垫子部,6-凸起围部,7-脚带,8-圆形部,9-方形部,10-耳形部,11-肩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生儿组合支持包,包括定位支持包1、T型枕2、蛙型枕3和凝胶塑形枕4。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支持包I包括垫子部5、凸起围部6和两根围带,两根围带分别为肩带11和脚带7,所述凸起围部6设置在所述垫子部5的一端的边缘,所述肩带11和脚带7设置在所述垫子部5的一侧,脚带7设置在靠近凸起围部6的一端,肩带11设置在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定位支持包I的材质为纯棉外套,内部包裹纺丝棉,定位支持包I的结构模拟母亲的子宫壁,能够保持中线屈曲的体位,为双下肢提供负重训练,减轻体位改变对新生儿的干扰,肩带7和脚带11可以环绕在婴儿身上,犹如母亲的双臂,环绕婴儿,起到安抚调节的作用,让婴儿更安全、更安心。所述定位支持包1、T型枕2、蛙型枕3和凝胶塑形枕4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当组合在一起使用时,所述T型枕2放置在所述垫子部5靠近凸起围部6的位置,所述凝胶塑形枕4放置在所述垫子部5的另一端,所述蛙型枕3放置在所述凝胶塑形枕4上。如图1所示,在组合使用时,婴儿可以采用俯卧位,将T型枕2放置于定位支持包I内,双手分别轻托婴儿头颈部和臀部,逐渐翻转至俯卧位,将婴儿放置在T型枕2上,肩膀和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位,手置于口边,调整脚带11和肩带7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婴儿有环绕安全感并有一定的活动度,使婴儿头部枕在凝胶塑形枕4上,从而缓解婴儿头部局部受压状况,蛙型枕3的耳形部10放置于婴儿头颈部上方调整颗粒,使婴儿有包裹感,但不要将全部重量置于婴儿身上,婴儿的脚放置于凸起围部6内,有助于锻炼婴儿的双下肢屈伸协调;或者蛙型枕3放在凝胶塑形枕4上,婴儿的头部直接枕在蛙型枕3上,蛙型枕3的耳形部10搭在婴儿的两个肩膀上,或者将凝胶塑形枕4放在蛙型枕3上,婴儿的头部直接枕在凝胶塑形枕4上。俯卧位能够降低婴儿的气道阻力,促进屈肌力和颈部伸肌的发育,也可减少头颅畸形和皮肤破损情况的发生。另外也可以使婴儿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时需要将T型枕2取出,使婴儿直接置于定位支持包I的垫子部5上,然后再调整蛙型枕3、凝胶塑形枕4以及肩带11和脚带7的位置,仰卧位能减轻对新生儿心脏、胃肠道、膀胱的压迫,保障睡眠质量,侧卧位能保持婴儿肩关节、髋关节和双脚处于同一直线上,减少无意义活动,降低体能消耗,促进生长发育。如图3、图4所示,所述T型枕2的一端为圆形,称为圆形部8,另一端为长方形,称为方形部9,中间部分的两侧内凹,T型枕2采用混纺布外衬,可机洗,采用防水透气内衬,内部包裹医用抗菌海绵,柔软富有弹性。T型枕2能够提供给婴儿俯卧位支持,能够提高新生儿的上半身,降低胸腔压迫,减轻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和膀胱泌尿系统的负担,不给膝肘部造成额外压力,能够平稳保持婴儿下肢的屈伸。如图5所示,所述蛙型枕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长耳形凸起,长耳形凸起称为耳形部10,两个耳形部10的中间部分凹进去。蛙型枕3的材质采用纯棉外衬,内含细小颗粒,可以机洗,使用方法灵活多样,能够使婴儿建立本体感觉反馈,在使用时形状灵活多样,适应婴儿生理曲线,辅助体位支持,可当作护理操作的“第三只手”,减少婴儿的应激刺激,给婴儿以安全感。如图6所示,所述凝胶塑形枕4为圆形。凝胶塑形枕4的材质为纯棉外套,采用医用凝胶,内含99%水性产品、增稠剂和抗菌剂,其根据人体曲线设计,材质柔软,透气性佳,可多种塑形,能够缓解局部受压情况,有助于针对婴儿的头颅进行塑形,预防婴儿后天的头部畸形。本技术提供的新生儿组合支持包,采用专业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抗菌海绵、医用抗菌棉包裹,即使在家里也同样可以给婴儿一个医用安全的舒适环境,其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理,模拟子宫内环境,能够降低婴儿X型、O型腿的发生几率,促进婴儿脑部血液供应,完善心脑血管发育,提高婴儿智力,大大减少婴儿在五岁以前的尿床次数,促进婴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新生儿组合支持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生儿组合支持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支持包、T型枕、蛙型枕和凝胶塑形枕,其中:所述定位支持包包括垫子部、凸起围部和围带,所述凸起围部设置在所述垫子部的一端的边缘,所述围带设置在所述垫子部的一侧;所述定位支持包、T型枕、蛙型枕和凝胶塑形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当组合在一起使用时,所述T型枕放置在所述垫子部靠近凸起围部的位置,所述凝胶塑形枕放置在所述垫子部的另一端,所述蛙型枕放置在所述凝胶塑形枕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德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