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壳组件、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9935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壳组件,包括表圈、传感器和主壳体,所述表圈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上表面,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主壳体内并与所述主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表圈的转动状态并反馈给所述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表壳的主壳体上设置传感器,表圈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通过传感器可以检测表圈的转动状态,并可通过表圈转动触发控制信号,通过传感器反馈给主壳体内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实现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的控制,控制方便且精确可靠;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圈在完成控制功能后能及时复位,反应灵敏,设计非常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Apple Watch智能手表备受瞩目,也带动了国产智能手表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时进入智能手表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然而目前的智能手表一般都带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组件,使用者可以如操作智能手机一样通过触摸实现各种操作,但是,智能手表的微型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样就要求智能手表的屏幕非常小,触摸操作非常不方便,影响定位灵敏度和操作体验,然而也有的厂商通过改用语音控制的方法完成操作,但是目前的语音识别技术尚未发展成熟,识别度太低,因此如何实现精确可靠的控制成为智能手表的关键技术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精确可靠的控制的表壳组件、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表壳组件,包括表圈、传感器和主壳体,所述表圈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上表面,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主壳体内并与所述主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表圈的转动状态并反馈给所述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传感器为磁感应传感器,所述表圈内设有磁性材料。其中,所述表圈下表面翻折形成有周向上间隔的若干翻折部,所述主壳体上表面设有朝外翻折形成有周向上间隔的若干凸沿,所述翻折部与所述凸沿卡合配合。或者,所述表圈与所述主壳体螺纹连接。其中,所述表壳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表圈的下表面卡设于所述弹簧上,所述表圈相对于所述主壳体转动后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其中,所述表圈的下表面设有凸柱,所述凸柱插设并卡持于所述弹簧内。其中,所述主壳体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容纳槽。其中,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两个插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显示单元、电路板和上述表壳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表圈的转动状态,并在所述表圈偏离初始位置预定角度时产生触发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表壳的主壳体上设置传感器,表圈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通过传感器可以检测表圈的转动状态,并可通过表圈转动触发控制信号,通过传感器反馈给主壳体内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实现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的控制,控制方便且精确可靠;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表圈在完成控制功能后能及时复位,反应灵敏,设计非常人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一个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另一个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手表包括显示单元1、电路板30和表壳组件(图未标),其中,表壳组件包括表圈10、传感器100和主壳体20,表圈10可旋转地连接于主壳体20的上表面,传感器100固定在主壳体20内并与主壳体20内的电路板30电连接,用于检测表圈10的转动状态并反馈给电路板30上的控制电路。具体地,表圈10为一环形的罩体结构,显示单元I周缘设有台阶部(图未标),表圈10罩设在显示单元I外表面,使表圈10的顶部卡设在显示单元I的台阶部,以对显示单元I进行限位,传感器100通过FPC (柔性电路板)连接至电路板30,后盖40安装于主壳体20的背部。本实施例的传感器100为磁感应传感器,相应地,在表圈10内设有供传感器100检测的磁性材料。初始状态下,传感器100与磁性材料部位相对设置,当表圈10转动一定角度,其内设有磁性材料的部分偏离传感器100,当偏离超过某一预定角度时,传感器100被触发而产生反馈信号,从而传递给电路板30上的控制电路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如翻页、锁屏、接听电话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100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可用于检测表圈10的转动状态的元器件。结合图1和图3所不,表圈10的下表面翻折形成有周向上间隔的若干翻折部11,主壳体20上表面设有朝外翻折形成有周向上间隔的若干凸沿21,翻折部11与凸沿21通过卡合的方式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表圈10与主壳体20也可以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主壳体20上表面设有弧形的容纳槽22,弹簧200固定于容纳槽22内,同时,表圈10的下表面凸出有凸柱12,凸柱12插设并卡持于弹簧200内,使得表圈10转动一定角度后,撤去外力后在弹簧200的作用力下可自动复位。具体地,容纳槽22的两个端部设有两个插槽220,弹簧200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插槽220内,从而实现弹簧200两端的固定;相应地,表圈10通过凸柱12卡设于弹簧200内,优选凸柱12卡持于弹簧200的中部。本实施例优选传感器100固定在容纳槽22的背面,并位于容纳槽22的中部,表圈1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偏离初始位置达到预定角度Θ后,即触发传感器信号。优选地,Θ值在5°?30°之间,如5°、10°、20°、30°等。进一步地,容纳槽22内还开设有限位槽300,限位槽300位于容纳槽22的中部,也呈弧形设置,表圈10安装到主壳体20上后,凸柱12延伸至限位槽300内,凸柱12可在限位槽300内滑动并由限位槽300限位,凸柱12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幅度均被限制在预定角度Θ内。如图5,为表圈10相对于主壳体20逆时针转动预定角度Θ时到达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如图6,为表圈10相对于主壳体20顺时针转动预定角度Θ时到达第二位置时的状??τ O具体在操作过程中,传感器100实时检测表圈10的转动状态,当检测到表圈10偏离初始位置达到预定角度Θ时即产生触发信号并反馈给电路板30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即可控制相应电路实现各种功能。通过将表圈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在表壳的主壳体上设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表圈的转动状态,表圈转动偏离初始位置达到预定角度时即可触发控制信号,通过传感器反馈给主壳体内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实现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的控制,控制方便且精确可靠;而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圈在完成控制功能后能及时复位以便下一次操作,反应灵敏。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表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圈(10)、传感器(100)和主壳体(20),所述表圈(10)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主壳体(20)的上表面,所述传感器(100)设于所述主壳体(20)内并与所述主壳体(20)内的电路板(30)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表圈(10)的转动状态并反馈给所述电路板(30)上的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00)为磁感应传感器,所述表圈(10)内设有磁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圈(10)下表面翻折形成有周向上间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表壳组件、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圈(10)、传感器(100)和主壳体(20),所述表圈(10)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主壳体(20)的上表面,所述传感器(100)设于所述主壳体(20)内并与所述主壳体(20)内的电路板(30)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表圈(10)的转动状态并反馈给所述电路板(30)上的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旺发曹旭林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