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绕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76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绕环机,涉及型钢卷捆扎打包用带环盘条的自动绕环,属型钢包装设施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人工绕环机操作费时费力、捆扎效率低的问题。构成中有转轴,改进后增设转轴驱动装置、固定套、推环套、推环机构及机架,固定套位于转轴前端,转轴驱动装置中的电机通过间歇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推环套位于固定套与转轴间的环形空隙中,推环机构中推杆前端与固定套触接、尾端对应凸轮轮面,间歇机构为可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可安置于大齿轮轮面上,转轴可由前、后轴组成,可实现绕环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摒弃落后的人工手动绕环操作,极大地降低了捆扎工的劳动强度,并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紧凑,绕制的端环尺寸规范一致、作业效率高等显著优越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型钢巻捆扎打包用带环盘条的自动绕环,属型钢包装设施
技术背景型钢巻包装入库的主要方式为使用液压码钢机将型材巻码放成垛后,人工徒手使用 退火盘条完成捆扎。该种方式打捆包装比较松散,常造成运输过程中散捆和型材混号、短 支等质量异议。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利用图4所示的简易人工绕环机在盘条两端绕出 圆环,打捆时用標棍伸入圆环,旋转拧紧盘条的打捆方式。此种人工绕环机由手柄18、摇臂19、转轴20、轴承座21等组成,绕制时一人先将盘条插入转轴前端的卡槽中,另一 人转动手柄,通过摇臂带动转轴旋转,完成盘条端环的绕环。此种打捆方式取得良好的打 捆效果,相对人工徒手捆扎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歩,但是,由于盘条较硬(特别是没有 退火的盘条),利用人工绕环机绕制盘条两端圆环的操作仍很费时费力,通常需要两名操 作工配合才能完成绕环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常因此影响捆扎打包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省力省时的自动绕环机,以解决利 用简易人工绕环机绕制盘条端环费时费力、捆扎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绕环机,构成中设置有转轴,轴外端有卡槽3,其改进在于,构成中增设 转轴驱动装置、固定套、推环套、推环机构及机架,其中转轴1旋转支撑于机架2上;固定套4大空隙套装于转轴前端并固定于机架2上,套壁上有对应卡槽3的进口槽5;转轴驱动装置中有电机6及间歇机构,电机固定于机架2下方,其输出轴通过间歇 机构与转轴1传动连接;推环套7位于固定套4与转轴1之间的环形空隙中;推环机构中有推杆8、凸轮9、复位簧IO,推杆位于机架中的推杆滑轨ll中,其前端与固定套4触接、尾端对应凸轮9的轮面,凸轮旋转支撑于机架中并与转轴驱动装置传 动连接,复位簧10前端挂接推环套7,尾端为固定端。上述自动绕环机,所述间歇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构,该机构中的大齿轮12、小齿轮 13为局部齿齿轮,大齿轮12与所述电机6传动连接,小齿轮13固定于所述转轴1上, 大小齿轮间歇啮合,所述凸轮9安置于大齿轮轮面上,通过大齿轮与转轴驱动装置传动连 接。上述自动绕环机,所述转轴由前轴和后轴14组成,后轴14旋转支撑于机架上的轴 承座15中,所述推杆滑轨11固定于轴承座15上,所述复位簧10尾端与轴承座挂接、前 端与推环套7挂接。上述自动绕环机,所述推杆8,其尾端带有滚轮i6。上述自动绕环机,所述大齿轮12通过减速器17与所述电机6传动连接,减速器7 固定于机架2上。本技术利用转轴和固定环组成绕环机构,利用驱动装置驱动转轴自动旋转,利用 推环套实现绕制好的端环的推卸,利用间歇机构及凸轮推环机构实现转轴、推环套的间歇 运动,实现了盘条端环绕制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摈弃了落后的人工手动绕环方式,极 大地降低了捆扎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紧凑,绕制的端环尺寸规范一 致、外形美观,绕制速度快,作业效率高的显著优越性,利用本技术制作的带环盘条 捆扎型钢巻紧固美观紧固,有利于提高打包质量,对减少包装质量异议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K向视图3是图1中轴承座及推环套俯视图4是人工绕环机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l-转轴、2-机架、3-卡槽、4-固定套、5-进口槽、6-电 机、7-推环套、8-推杆、9-凸轮、10-复位簧、11-推杆滑轨、12-大齿轮、13-小齿轮、14-后轴、15-轴承座、16-滚轮、17-减速器、18-手柄、19-摇壁、20-转轴、21-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仍保留转轴,转轴外端的卡槽3仍为矩形不通槽。改进为增设了转轴驱动装置、固定套、推环套、推环机构及机架,其中增设的固定套4的套壁上有对应卡槽的进口槽5,转轴1与固定套4组成绕环机构, 盘条由幵口槽5送入转轴1上的卡槽3中,随转轴的的转动,盘条前端头很快被卡在卡槽 3中,后面的盘条沿固定套与转轴之间的环形空隙旋绕在转轴1上形成端环,之后通过推 环套7前行,将绕制好的端环由转轴1上推卸下來;转轴l旋转绕制过程中,推环套7不得进行推环动作,推环套7推环时,转轴l不 得旋转,故转轴1的驱动装置中的电机6需通过间歇机构与转轴1传动连接,推环套7 需通过凸轮等机构实现间歇推进。参阅图l、 2。间歇机构可有多种,如槽轮间歇机构、棘轮间歇机构等,图示实施例 中采用不完全齿轮机构。大、小齿轮12、 13为局部齿齿轮、间歇啮合。大齿轮12与电机 6传动连接,为主动轮,小齿轮13固定于转轴1上,为从动齿轮,大、小齿轮的齿数根 据运动时间与停歇时间的要求而定。参阅图1、 2、 3。驱动推环套7间歇推进的凸轮9可独立旋转支撑于机架上,也可 如图中实施例所示,安置在大齿轮12的盘面上,通过大齿轮与转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此时,凸轮9相对大齿轮上的局部齿如图2所示对称排布,推杆8的尾端既处于凸轮的旋 转轨迹上,转轴1转动时,推杆8的尾端不与凸轮轮面接触,推环套7不前行推环;在转 轴l完成绕环后,大、小齿轮脱离啮合,凸轮轮面才开始与推杆8的尾端接触,驱动推环 套7前行。复位簧10数量为1至2个尾端与轴承座挂接、前端与推环套7挂接,用于推 杆8的复位,并使推杆尾端始终保持与大齿轮盘面及凸轮的接触。参阅图l、 3。转轴l可由前轴和后轴14组成,此时所标注的l代表前轴,后轴14 通过滚动轴承旋转支撑于机架2上的轴承座15中,其前端与前轴1插接、尾端与大齿轮 12固接。轴承座15固定于机架2上。推杆滑轨ll可为图示的滑套,推杆8相应为匹配 的滑杆,滑移于滑套中。滑轨11可固定在轴承座15上,复位簧10设置两个时,可对称 安装于轴承座15两侧。推杆8尾端可带有滚轮16,通过滚轮与大齿轮盘面及凸轮的滚动 接触。仍参阅图1。为获得适宜的降速比,大齿轮12通过减速器17与电机6传动连接, 电机6固定于机架2的底板上,减速器17固定于电机上方的机架横板上,电机6与减速 器之间通过皮带轮、皮带传动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绕环机,构成中设置有转轴,轴外端有卡槽,其特征在于,构成中增设转轴驱动装置、固定套、推环套、推环机构及机架,其中转轴旋转支撑于机架上;固定套大空隙套装于转轴前端并固定于机架上,套壁上有对应卡槽的进口槽;转轴驱动装置中有电机及间歇机构,电机固定于机架下方,其输出轴通过间歇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推环套位于固定套与转轴口1之间的环形空隙中;推环机构中有推杆、凸轮、复位簧,推杆位于机架2中的推杆滑轨中,其前端与固定套触接、尾端对应凸轮的轮面,凸轮旋转支撑于机架中并与转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复位簧前端挂接推环套,尾端为固定端。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绕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机构为不完全齿轮机 构,该机构中的大齿轮、小齿轮为局部齿齿轮,大齿轮与所述电机传动 连接,小齿轮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大、小齿轮间歇啮合,所述凸轮安置于大齿 轮轮面上,通过大齿轮与转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绕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由前轴和后轴 组成,后轴旋转支撑于机架上的轴承座中,所述推杆滑轨固定于轴承座 上,所述复位簧数量为两个,对称位于轴承座两侧,其尾端与轴承座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绕环机,构成中设置有转轴,轴外端有卡槽[3],其特征在于,构成中增设转轴驱动装置、固定套、推环套、推环机构及机架,其中:转轴[1]旋转支撑于机架[2]上;固定套[4]大空隙套装于转轴前端并固定于机架[2]上,套壁上有 对应卡槽[3]的进口槽[5];转轴驱动装置中有电机[6]及间歇机构,电机固定于机架[2]下方,其输出轴通过间歇机构与转轴[1]传动连接;推环套[7]位于固定套[4]与转轴[]1之间的环形空隙中;推环机构中有推杆[8] 、凸轮[9]、复位簧[10],推杆位于机架2中的推杆滑轨[11]中,其前端与固定套[4]触接、尾端对应凸轮[9]的轮面,凸轮旋转支撑于机架中并与转轴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复位簧[10]前端挂接推环套[7],尾端为固定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存刘卫洪李涛周杏元费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