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830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结构件,包括至少三层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利用马赛克模块原理从外到内包括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和金属结构内层,所述金属结构内层至少包括第二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三层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相邻两层中相对外层的长和宽分别大于相对内层的长和宽,所述金属结构层相邻两层之间通过压铸或者浇铸金属液熔融连接在一起;所述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包括外边框,所述外边框的水平宽度为0.1~10mm。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外观结构件,外观漂亮,收缩变形小,产品合格率高,同时降低了后续因应力释放而产生的产品变形、连接处开裂等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结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如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智能终端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许多公司都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宄,现有技术中有的将具备内凹型腔或binding特征的表层金属件与内部特征或复杂的内部结构件通过注塑模具注射组装在一起,这种方式对于内部特征或复杂的内部结构件成型容易,但注射成型的塑胶内部特征或复杂的内部结构件强度差,而且金属和塑料的结合处,由于塑胶内部特征或复杂的内部结构件冷却收缩,存在难以消除的内应力,从而导致该结构变形;另外,由于塑胶的强度问题,注塑所形成的塑胶内部特征或复杂的塑胶内部结构件强度已不能满足当今智能终端外观结构件的纤薄化、精致化要求。除此之外,现有完全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外观结构件方案,其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金属外壳由金属冲压、锻压或机械加工成形而成,对外观要求不高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内壳采用金属压铸成形而成,满足了当今智能终端外观结构件的纤薄化、精致化要求,但内外层结合处存在内应力过大,产品翘曲变形,平面度过大等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层结合处会产生裂痕或裂缝等缺陷。其采用的压铸模结构的进浇口位于产品侧面,压铸过程中压力的矢量方向是从产品的一个边的外侧面指向相对的另一个边的内侧面,压铸过程中形成的涡流存在于进料边的内侧面,强大的压铸压力会把最外层金属结构冲变形或使最外层有流痕,且使得两层材料的连接强度很差,后期需要较多的CNC加工时间。而且,采用此技术方案的毛坯良率很低,在50%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结构件,外观漂亮,收缩变形小,产品合格率高,同时降低了外观结构件后续因应力释放而产生的产品变形、连接处开裂等失效风险。对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结构件包括至少三层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利用马赛克模块原理从外到内包括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和金属结构内层,所述金属结构内层至少包括第二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三层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相邻两层中相对外层的长和宽分别大于相对内层的长和宽,所述金属结构层相邻两层之间通过压铸或者浇铸金属液熔融连接在一起;所述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包括外边框,所述外边框的水平宽度为0.1-1Omm ;所述金属结构内层中除最内层外的每层均包括内边框和内部结构,所述内边框的水平宽度为l~200mm ;所述金属结构内层中最内层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每个模块的最大长度为1~200_。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结构层每层分次成型,除最外层金属结构层之外,先成型的金属结构内层的熔点不大于后成型的金属结构内层的熔点;所述第二层金属结构层通过压铸或者浇铸成型。所述外边框为所述最外层金属结构层与所述第二层金属结构层连接处的外围的边界边框;所述外边框包围所述第二层金属结构层。所述外边框优选为四周封闭中间镂空的方形环、圆形环或异形环;更优选为四周半封闭的中间镂空的方形环、圆形环或异形环。所述外边框优选采用包括组织结构致密的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黄金或白银类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组织结构致密的铝合金指锻造铝、乳制铝或挤压铝。所述内边框是金属结构内层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连接与其相邻的前后两层的内边界或最内层的金属结构层的水平宽度;所述内部结构包括但不限于镂空、凸起或内凹的平面或者立体结构。所述金属结构内层优选采用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或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上述技术方案,应用马赛克模块原理对内层复杂金属结构的压铸区域进行分割,采用分区域压铸或浇铸成型的方式,尽可能的降低了产品的冷却收缩量,从而减少产品的收缩变形及内应力(拉应力与切应力)。所述马赛克模块原理为采用马赛克的方式对区域进行分割,然后进行分区成型。对于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的外观结构件,采用此技术方案提高了内层复杂金属结构的材料利用率,节省40%以上的机加工时间,节能降耗,同时减轻了因内部注塑材料报废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某些区域需要采用钛合金或黄金这种高价值金属的,可以节省至少70%以上的高价值金属,大大的降低了成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边框的内壁设有凹坑或凹槽,所述第二层金属结构层在压铸或浇铸成型时熔融进入到所述凹坑或凹槽中将所述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三层金属结构层连接。其中,所述外边框的内壁设有的凹坑或凹槽采用机械加工方式或者化学物理处理方式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表层金属结构内侧面上形成凹坑或凹槽的连接结构,在第二层金属结构层压铸或浇铸成型过程中,第二层金属结构层的金属压铸熔融液进入这些连接结构,使得两层金属连接起来,连接强度更高,局部应力小,后期不易变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坑为采用与外边框相同材料的Φ0.1~φ2.0mm的金属线交错焊接在所述外边框的内壁上成型而成凹坑结构。所述焊接优选采用电焊或激光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为采用与外边框相同材料的厚度为0.1-2.0mm的金属片或者Φ0.1-Φ2.0mm的金属线焊接在所述外边框的内壁上成型而成凹槽结构。所述焊接优选采用电焊或激光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边框的边缘设有凹形型腔,所述金属结构层在压铸时熔融进入到所述凹形型腔将相邻层的金属结构内层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压铸过程中,所述金属结构内层的金属压铸熔融液进入这些凹形型腔中,使两相邻金属连接起来,连接强度更高,局部应力小,后期不易变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块的边缘设有凹形型腔,所述金属结构内层在压铸或浇铸成型时熔融液进入到所述凹形型腔将相邻层的金属结构内层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压铸过程中,所述金属结构内层的金属压铸熔融液进入这些凹形型腔中,使两相邻金属连接起来,连接强度更高,局部应力小,后期不易变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边框的水平宽度为1.5~150mm。所述外观结构件的尺寸越大,所述内边框的水平宽度越大。对于产品平面度要求越高、残余应力要求越小的则所述内边框的水平宽度越小。采用此技术方案,控制压铸区域的宽度,多层金属结合处的残余应力降低了,产品平面度平整度更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边框的水平宽度为0.5~3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最外层金属结构层通过冲压、锻压、挤压或机械加工成型而成;除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二层金属结构层之外的金属结构内层通过冲压、锻压、挤压、压铸或机械加工成型而成。所述机械加工为采用机械设备对材料进行加工成型,而非模压成型;如采用车床、铣床、刨床或CNC机等设备加工成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观结构件的内侧设有埋置信号装置的塑料件。所述信号装置为发出或接受射频信号的装置,如手机天线、wif1、蓝牙。采用此技术方案,更利于外观结构件的纤薄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结构层中不同金属材料的相邻两层之间的连接处表面设有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优选三防漆涂层。对于不同金属材料的的相邻两层之间的连接处在存在导电介质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电解池,相邻两层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对所述金属结构层的内部结构的强度造成破坏,采用此技术方案,防止导电介质的进入,更好的所述金属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产品的外观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结构件包括至少三层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利用马赛克模块原理从外到内包括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和金属结构内层,所述金属结构内层至少包括第二层金属结构层和第三层金属结构层;所述金属结构层相邻两层中相对外层的长和宽分别大于相对内层的长和宽,所述金属结构层相邻两层之间通过压铸或者浇铸金属液熔融连接在一起;所述最外层金属结构层包括外边框,所述外边框的水平宽度为0.1~10mm;所述金属结构内层中除最内层外的每层均包括内边框和内部结构,所述内边框的水平宽度为1~200mm;所述金属结构内层中最内层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所述模块的最大长度为1~20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峰董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欣永业科技有限公司董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