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客车AMT自动变速箱换挡机构自学习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8011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公交客车AMT自动变速箱选换挡机构自学习控制方法,通过采集选挡位置坐标电压、挂挡电机位置坐标电压、选挡电机电流反馈和挂挡电机电流反馈,并经过控制算法从而最终确认变速箱的各个挡位分布情况,并将数据存储至TCU主芯片中,从而达到AMT车辆稳定可靠的选挂挡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公交客车AMT自动变速箱系统,能提高软件的自适应能力,能够自学习变速器的挡位位置,可保证机构在运行中准确、快速地完成选换挡动作。同时,通过该控制方法可有效的减轻自学习时对机构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公交客车AMT自动变数箱选换挡机构自学习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是在传统的固定轴式有级变速器的基础上,加装了电控离合器和选换挡执行机构而成。TCU能根据车速、油门、驾驶员操作指令等参数,确定最佳挡位,控制传统车辆原来本应由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结合和换挡操纵杆的摘挡、挂挡以及发动机的油门开度的同步调节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换挡过程的操纵自动化。我国城市公交客车质量和自动化水平很低,使得驾驶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易产生疲劳,直接导致了行车的安全性降低,为此AMT汽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优先考虑。还有,城市公交客车现阶段使用量很低,仅仅有27.3万辆左右,这与日益发展中的中国国情严重不符,为此需要加大城市公交客车的投入,估计应需要达到60多万辆。可以看出,AMT技术公交客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的广阔。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系统中,因制造、装配、磨损、更换等导致变速器挡位位置存在差异及变化,引起选换挡成功率降低甚至工作异常,需通过AMT挡位自学习解决此问题。针对AMT静态时各挡位位置自学习控制策略提出了优化,主要包括挡位学习顺序,再通过自整定PID技术进行自适应参数优化。经过试验验证,提高了自学习成功率、合格率、效率和一致性。由于AMT选换挡驱动电机输出轴到变速器驱动齿轮的尺寸链较长,每台AMT制造和装配存在差异,使用后的零部件磨损、松动及维修后的重装也会产生差异,所以不同变速器各挡位的位置有所不同,且同台变速器的位置也会相应变化。因此需要不断优化AMT挡位自学习控制技术来自动精确、高效地获得每台变速器各挡位坐标位置,实现精准良好的选换挡控制效果和减小自学习的次数,以满足快速、精准的换挡品质,进而满足AMT的智能控制,保证车辆运行安全。AMT系统在实际车载动力换挡(变速器有转矩传递时)过程前,必须获得各个挡位位置数据,才能有效控制选换挡电机在车辆运行时能准确换挡,而各个挡位的位置数据需通过静态(变速器无转矩传递)时启动挡位自学习控制程序来获得。传统AMT挡位自学习控制方法对变速箱的损害较大,且在保护机构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这是由于自学习时选换挡电机要尝试进行查找两端的极限值,此时电机存在堵转,保护不够,且若选挂挡方向选择错误则也对选换挡机构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公交客车AMT自动变速箱系统,在车辆下线标定时,通过TCU对选换挡电机的控制,准确查找选换挡的位置,并将数据保存至TCU中,保证车辆运行正常。同时,通过该控制方法可有效的减轻自学习时对机构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尚系统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通过采集选挡位置坐标电压、挂挡电机位置坐标电压、选挡电机电流反馈和挂挡电机电流反馈,并经过控制算法从而最终确认变速箱的各个挡位分布情况,并将数据存储至T⑶主芯片中,从而达到AMT车辆稳定可靠的选挂挡操作。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挡位位置假设各挡位位置Pn(n = 0,1,…,6)为Pn = 式中:参数包括St(t = O, I,…,6),为挂入挡位时最小选挡宽度、Gk (k =O, 1,…,5),为相邻两挡直线换挡间距和Dj (j = I,…,9),为挡位末端自由行程。f (St, Dj)为选挡行程坐标函数;f(Gk,Dj)为换挡行程坐标函数。f(St,Dj)和f(Gk,Dj)的值通过数组查表得到。假设其坐标系顶点为I挡位置,即Pl = (GO, DO)则可得到2挡和3挡位置为P2 = (S0+D7, G0+G1+D1+D2)P3 = S6 = (S4+S5)/2其他挡位可以此类推。步骤2:空挡坐标位置自学习空挡位置的精确确定在AMT控制系统中最为关键,故空挡学习的时间相对其它挡位较长,但为了提高自学习效率,减少自学习时间,需要对空挡学习时间优化。因空挡位置的精确程度是由空挡位置的上偏差和下偏差确定的,都属于换挡值,故可以从选挡运动中得以优化。学习N挡中间值,保证车辆运行选挡位置不会与变速箱N挡边界发生摩擦使选挡不成功。该部分为条件选择结构,共5个条件,选挡向下运动_>选挡向上运动_>挂挡位置偏移与各挡位选挡初步赋值_>第一次选挡位置不够挂挡偏移_>N挡自学习成功并跳转各挡位边界条件自学习。步骤3:挂挡坐标位置自学习学习挂挡位置边界值与选挡中间值,选取一定的向N挡偏移量后,作为各挂挡目标值。挂挡坐标位置自学习函数为计数控制函数,对时间周期进行计数。在O?200时间周期内,挂挡学习最小边界值,在200?220时间周期内,停止选挂挡电机,在220?420时间周期内,学习挂挡最大边界值,420?428时间周期内,停止选挂挡电机,在428?520时间周期内,学习在挡位里选挡边界最小值,520?530时间周期内,停止选挡电机,在530?610时间周期内,学习在挡位里选挡边界最大值,根据上述计数时间内学习的挂挡最大值与最小值,选挡最大值与选挡最小值,通过挂挡边界条件之差乘15 %为往N挡偏移值作为目标挂挡位置,选挡边界值的平局值作为该次挂挡挡位的选挡目标值。步骤4:选挡坐标位置自学习在自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每个挡位所对应的边界值,必须要选挡控制到各挡位所对应的选挡值,该函数选挡目标位寻找N挡自学习过程中所赋予的各挡位所对应的选挡初始值,在该函数选挡位置与目标选挡位置一致时,跳转至挡位自学习模块。步骤5:再次进挡学习策略对于新装配的AMT系统,在第I次挡位位置自学习时因零部件之间未经过运动磨合换挡阻力较大,会影响挡位位置的准确性,一般需要多次学习校正。为提高第I次自学习的挡位位置值的准确性,减少多次学习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提出了再次进挡学习策略,即在学习某挡位过程中,当学习挡位极限值成功后,进行回退学习功能,在回退学习成功后不及时回挡,而是再次进挡学习挡位位置值,两次进挡选取最佳值作为为此轮学习的挡位极限值。此策略避免了重复学习及校验合格挡位的时间,从而使挡位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在公交客车AMT自动变速箱系统中,能提高软件的自适应能力,能够自学习变速器的挡位位置,可保证机构在运行中准确、快速地完成选换挡动作。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N挡自学习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2a:设置选挡目标大于0.45,选挡目标每周期减0.2,直至选挡实际位置与上一周期位置小于0.05,延时100周期,记录当前选挡最小值minValue,跳转至步骤2b。步骤2b:设置选挡目标小于4.7,选挡目标每周期加0.2,直至选挡实际位置与上一周期位置小于0.05,延时80周期,记录当前选挡最大值maxValue,跳转至步骤2c。步骤2c:计算 maxValue 与 minValue 的差值:若差值大于1.7,且反向挂挡偏移为O时,各挡位选挡初步赋值,挂挡目标位置加0.2偏移值后,实际挂挡位置在运行误差范围内时,跳转至步骤2a ;若差值小于1.7,且选挡第一次时,跳转至步骤2d;否则若选挡是正向寻找完成后,将反向寻找标志位置1,目标挂挡位置为第一次学习到N挡位置,跳转至不走2a ;若挂挡已反向寻找,则直接跳转至步骤2e。步骤2d:若反向寻找标志位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CN104964029.html" title="一种基于客车AMT自动变速箱换挡机构自学习控制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客车AMT自动变速箱换挡机构自学习控制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公交客车AMT自动变速箱选换挡机构自学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集选挡位置坐标电压、挂挡电机位置坐标电压、选挡电机电流反馈和挂挡电机电流反馈,并经过控制算法从而最终确认变速箱的各个挡位分布情况,并将数据存储至TCU主芯片中,从而达到AMT车辆稳定可靠的选挂挡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哲高慧刘文洲李德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合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