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景涛专利>正文

三道同步捆扎式自动捆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93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三道同步捆扎式自动捆钞机,该捆钞机同一机架上设置压紧机构,捆扎带送进、收紧机构,压、烫、切执行机构,以及按存贮在单片机内的设定程序对以上机构执行程序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捆钞机结构中压紧机构设置在机架下部,所具有的三套送进、收紧机构对应于一纵二横捆扎带的相同方位设定在机架中部,机架上方配套设置有对应一纵二横捆扎带的压、烫、切组合执行机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对现有捆钞机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各类纸币千张捆扎是银行业务中的重要而又规范的日常工作。其对捆扎后的压紧程度,捆扎带的宽度和质量均有规范化的标准。由于银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接均是以捆数计算,捆扎的质量事关重大。往日手工捆扎无法避免千张币捆运转过程中内部人员的监守自盗,从中抽取单张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而且难以追查责任。近年来,由于已经广泛采用了自动捆钞机,由于规范化的机械压紧和采取了热融粘合专用捆扎带,而使银行内部监守自盗的现象大为减少。现有的捆钞机中多采取压紧机构,定轨式的送进、收紧带缠绕机构和加压带定位,热融合、压粘、切断带机构组成,与送紧带缠绕机构相配套的是热粘带的专用贮带盘,撮轮机构及动力电机,每次完成一道捆扎须经过压紧、送收带与粘合,切断各道工序。由于央行捆扎的标准是一纵两横三道捆扎,所以每道捆扎后,须要载币捆的机构转动90°或180°以完成三道捆扎。由于每次捆扎均要重复压紧送收带、压粘和切断工序,也由于三次重复压紧而大大浪费了能量。每次压紧尽管电脑控制下的压紧力应基本一致,但由于传动误差,或是传送轨道延迟等因素往往造成每道捆扎的压力不一致,造成捆纸票工整与均匀度不好,外观质量差。由于在压粘机构中多执行三道捆扎自行粘合的设计方案是三点粘合,纵、横捆扎道之间不具有关连性,从而导致目前捆扎的成品乃有被压紧后抽币的可能性,这是目前自动捆钞机现存的最急需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道捆扎同步进行的全自动捆钞机的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设计了一纵、二横、三道同步运行的捆扎带送进与收紧机构,即在同一机架上设计了对应一纵二横捆扎带的三套送进、收紧机构,并在机架上方配套设置有对应一纵二横捆扎带的压带、烫融、切断组合执行机构。使在同步完成三道捆扎带的缠绕、收紧的同时分别施加对每道捆扎带的压带,烫融、压粘、切断操作。从而使一次压紧同步完成三道捆扎而大大地节约了能耗,加快了捆扎速度,提高整体均匀整齐的外观质量。本技术结构中压紧机构设置在机架下部,所具有的三套送进、收紧机构对应于一纵二横捆扎带的相同方位设定在机架中部,具体方案对应纵向捆扎带的送进与收紧机构主体结构设定在机架边柱上,对应横向捆扎带的两套送进与收紧机构主体结构设定在机架边柱的两侧,机架上方配套设置有对应一纵二横捆扎带的压、烫、切组合执行机构。本技术还在烫合机构中还增加了下烫合机构和对应设计了压紧下托板的配套结构设计,以适应三道捆扎的需要和增加横纵带间的关联粘合部位造成横纵捆扎带的定位,从而大大提高了捆扎的质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如何实现的。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示意图。附图2为横向捆扎带导向动轨翻转并对接的驱动机构示意图。附图3压带尾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烫融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压粘与切断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压尾、烫融、切断同步驱动机构组装以及上粘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配套下压紧板与下粘合机构的位置示意图。其中1A、1B、1C为送进、收紧带执行机构中的撮轮机构,2代表凸输推进控制机构,2A为凸轮轴,3A、3B、3C代表捆扎带的缠绕导向轨道机构,3A1为定轨,3A2为动轨,4为压紧动力电机,5A、5B、5C为捆扎带的贮带盘,6为纵向捆扎带导向轨道中的动轨翻转驱动机构,7代表两横向捆扎带动轨道及理币机构的上翻转支架机构,8代表理币挟持调整机构,9代表下粘接执行机构,10压带尾头,11A、11B、11C为传动滚轮,12为压带尾导向滑杆,13为压带尾固定板,14为横压带尾头,15为纵压带尾头,16横压带尾头,17为加热片凸轮,18为连杆固定座,19加热片导向滑杆,20为导向滑块,21为导向滑块,22为右加热片座,23为右加热片,24为右导带板,25为纵加热片,26为纵加热片座,27为左加热片,28为左导带板,29为导向滑块,30为左加热片座,31A、31B、31C为驱动连杆,32为压粘凸轮,33为压粘导向滑杆,34为压粘固定座,35为左压粘头,36为左浮动块,37为左刀头,38为纵压粘头,39纵浮动块,40为纵刀头,41为右压粘头,42为右浮动块,43为右刀头,44为上粘板,44A、44B、44C为导向滑槽,45为右槽带送带槽,46为纵横带送带槽,47为左槽带送带槽,48为热融,49为粘切,50为压带尾执行机构,51为左夹币板,52为横向动力轨道连接板,53为捆扎带动轨,54为右夹币板,55为机架,56为夹币齿条,57为右弧状摇臂,58为推轴,59为轴乘,60摆杆铰座,61为销轴,62为翻转齿轮,63为滑套支座,64为翻转齿条,65为翻转电机,66为中搁板,67为弧状摇臂,68为夹币齿轮,69为机架,70为导向滑板,79、80、81为下压钞板,83、82、84为下压钞板滑动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从附图1-7给出的实施例中可以清楚地看本实用的新型的设计关键在于采取了一纵、两横、三个独立运行的捆扎带缠绕送进、收紧机构,即在同一机架上设置了对应一纵二横捆扎带的三套送进、收紧机构,并在机架上方配套设置有对应一纵二横捆扎带的压、烫、切组合执行机构。设计中的同步运行是指可以同时对压紧后的千张纸币完成一纵、两横的捆扎带的缠绕操作。为保证三道捆扎同步,收紧,而采取了配套设计还有与三道捆扎带对应的压带、烫融、切粘组合执行机构。当然,与此三道同步式设计对应的上粘板44应具有与三道送、收带导向轨(3A、3B、3C)配合的导向带槽,并能借助下压紧板(79、80、81)托起的钞捆的压紧力固定带头,保证带的收紧操作中先压带头后加压带尾并收紧后,配合执行机构同时对三道捆扎带实现热融、对接、切断、压粘实现全部操作。与此同时设计在下压紧板(79、80、81)下方与其联动的下粘合执行机构9,对纵横捆扎带的下方位交汇点进行加热熔融并加压粘合使捆扎后的成品在下方实现二个关联点的粘合,从而完成五点粘接的效果。本技术的关键构思在于设计了纵横三套同步运行的捆扎带送进、收紧机构,该三套捆扎带送进、收紧结构中每套设置动力电机、贮带盒(5A、5B、5C),送、收带撮轮机构(1A、1B、1C)和与其对应的捆扎带的导向轨道机构(3A、3B、3C),均设定在机架上,送、收带撮轮机构(1A、1B、1C)设在捆扎带入导向轨道进带口之处并与动力电机传动轴相连。每送进、收紧机构均在控制电路的指令下达后同步按程序完成千张压紧后纸币的缠绕动作,完成一纵两横的捆扎预备工序。配套的上粘板44及下压紧板(79、80、81)上均设置有两横、一纵的捆扎带导向槽,以配合完成一纵、两横的送、收带动作,实现三道捆扎同步完成的专利技术目的。根据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设计中,对捆扎带送进、收紧结构中的主体结构导向轨道(3A、3B、3C)做了特殊设计三套捆扎带送进、收紧结构中的导向轨道中两横带的导向轨道平面(3B、3C)平行且与纵向轨道平面3A垂直,对称分布在机架边柱及机架两侧。纵向捆扎带的导向轨道平面3A是设定在机架上的∩型定轨3A1和定位在下压紧板(79、80、81)的孤状动轨3A2组配而成,动轨3A2的两端与定轨3A1靠接呈上、下滑动配合关系。横向捆扎带导向轨道(3B、3C)是由对称分布在机架69两侧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表郑子武曹新志孙景涛宁立平温秀海穆鸿鹏
申请(专利权)人:孙景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