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7842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4~12份,碱式氯化铝12~20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0.5~3.5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0.4~3份,乙氧基化脂肪胺0.5~4份,十六醇0.8~4.7份,鲸蜡3.5~8.5份,氢化蓖麻油3~8份,乙醇10~20份,香料0.1~0.3份,月桂醇硫酸钠1~5份,水60~75份,干地黄3~10份,赤芍药2~8份,紫草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止汗剂具有优异的止汗效果,止汗时间长达9小时以上,同时该止汗剂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解毒透疹的功效,能够治疗跌打损伤、湿疹、痈疮肿痛、心烦躁乱等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身体护理用品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止汗剂是用来保持皮肤干爽的一种个人护理产品,一般用于人体腋下等易出汗的部分。止汗剂有两重功能:减少流到皮肤表面的汗量,抑制引起体味的细菌繁殖。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止汗剂已具有较好的止汗效果,但是并不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解毒透瘆的功效,不能治疗跌打损伤、湿瘆等症状。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201210351547.7,申请日2012.09.20)公开了一种止汗组合物,含有碳原子数为12-26的高级醇15-30份,具体为鲸蜡醇、硬脂醇、花生醇;含有分子量为400-2000的聚丙二醇3-15份;含有止汗剂20-30份,止汗剂是等份的海螵蛸、煅龙骨、煅牡蛎、明矾和紫硇砂,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止汗组合物具有止汗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止汗剂不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解毒透瘆功效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4?12份,碱式氯化铝12?20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0.5?3.5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0.4?3份,乙氧基化脂肪胺0.5?4份,十六醇0.8?4.7份,鲸蜡3.5?8.5份,氢化蓖麻油3?8份,乙醇10?20份,香料0.1?0.3份,月桂醇硫酸钠I?5份,水60?75份,干地黄3?10份,赤芍药2?8份,紫草I?5份。上述所述的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5?10份,碱式氯化铝14?19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I?3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0.8?2.5份,乙氧基化脂肪胺I?3份,十六醇1.3?4份,鲸蜡4?8份,氢化蓖麻油4?7份,乙醇12?18份,香料0.15?0.26份,月桂醇硫酸钠2?4份,水63?72份,干地黄4?9份,赤芍药3?7份,紫草2?4份。上述所述的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6份,碱式氯化铝15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1.5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1.3份,乙氧基化脂肪胺1.5份,十六醇2份,鲸蜡5份,氢化蓖麻油5份,乙醇13份,香料0.18份,月桂醇硫酸钠2.5份,水65份,干地黄5份,赤芍药4份,紫草2.4份。上述所述的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7.5份,碱式氯化铝16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2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1.6份,乙氧基化脂肪胺2份,十六醇2.2份,鲸蜡6份,氢化蓖麻油5.5份,乙醇15份,香料0.2份,月桂醇硫酸钠3份,水68份,干地黄6.5份,赤芍药5份,紫草3份。上述所述的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十六醇、鲸蜡、氢化蓖麻油混合后加热至50?70°C,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碱式氯化铝、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乙氧基化脂肪胺、乙醇、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 第二步:将干地黄、赤芍药、紫草分别粉碎至110?130目,粉碎后混合均匀,用纯水进行热浸提,热浸提后用滤布进行过滤,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再进行真空浓缩,浓缩至无溶剂流出,得到混合物B,其中料液重量比均为1:(2?4),浸提时间均为I?2h,浸提温度均为70?80°C ; 第三步:将上述混合物A、混合物B以及香料、月桂醇硫酸钠混合均匀,即得清热凉血止汗剂。上述所述的第一步中将十六醇、鲸蜡、氢化蓖麻油混合后加热至60°C。上述所述的第二步中将干地黄、赤芍药、紫草分别粉碎至120目。上述所述的第二步中料液重量比均为1:3,浸提时间均为1.5h,浸提温度均为7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该止汗剂具有优异的止汗效果,止汗时间长达9小时以上,同时该止汗剂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解毒透瘆的功效,能够治疗跌打损伤、湿瘆、痈疮肿痛、心烦躁乱等症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4份,碱式氯化铝12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0.5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0.4份,乙氧基化脂肪胺0.5份,十六醇0.8份,鲸蜡3.5份,氢化蓖麻油3份,乙醇10份,香料0.1份,月桂醇硫酸钠I份,水60份,干地黄3份,赤芍药2份,紫草I份。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十六醇、鲸蜡、氢化蓖麻油混合后加热至50°C,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碱式氯化铝、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乙氧基化脂肪胺、乙醇、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 第二步:将干地黄、赤芍药、紫草分别粉碎至110目,粉碎后混合均匀,用纯水进行热浸提,热浸提后用滤布进行过滤,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再进行真空浓缩,浓缩至无溶剂流出,得到混合物B,其中料液重量比均为1:2,浸提时间均为lh,浸提温度均为70°C ; 第三步:将上述混合物A、混合物B以及香料、月桂醇硫酸钠混合均匀,即得清热凉血止汗剂。本实施例提供的止汗剂的止汗效果好,止汗时间可达9小时,并且能够缓解跌打损伤、湿瘆、痈疮肿痛、心烦躁乱的症状。实施例2 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12份,碱式氯化铝20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3.5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3份,乙氧基化脂肪胺4份,十六醇4.7份,鲸蜡8.5份,氢化蓖麻油8份,乙醇20份,香料0.3份,月桂醇硫酸钠5份,水75份,干地黄10份,赤芍药8份,紫草5份。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十六醇、鲸蜡、氢化蓖麻油混合后加热至70°C,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碱式氯化铝、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乙氧基化脂肪胺、乙醇、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 第二步:将干地黄、赤芍药、紫草分别粉碎至130目,粉碎后混合均匀,用纯水进行热浸提,热浸提后用滤布进行过滤,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再进行真空浓缩,浓缩至无溶剂流出,得到混合物B,其中料液重量比均为1:4,浸提时间均为21!,浸提温度均为80°〇; 第三步:将上述混合物A、混合物B以及香料、月桂醇硫酸钠混合均匀,即得清热凉血止汗剂。本实施例提供的止汗剂的止汗效果好,止汗时间可达10小时,并且能够缓解跌打损伤、湿瘆、痈疮肿痛、心烦躁乱的症状。实施例3 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10份,碱式氯化铝19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3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2.5份,乙氧基化脂肪胺3份,十六醇4份,鲸蜡8份,氢化蓖麻油7份,乙醇18份,香料0.26份,月桂醇硫酸钠4份,水72份,干地黄9份,赤芍药7份,紫草4份。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十六醇、鲸蜡、氢化蓖麻油混合后加热至60°C,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碱式氯化铝、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乙氧基化脂肪胺、乙醇、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 第二步:将干地黄、赤芍药、紫草分别粉碎至120目,粉碎后混合均匀,用纯水进行热浸提,热浸提后用滤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凉血止汗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4~12份,碱式氯化铝12~20份,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0.5~3.5份,聚乙氧基硬脂酸山梨糖醇0.4~3份,乙氧基化脂肪胺0.5~4份,十六醇0.8~4.7份,鲸蜡3.5~8.5份,氢化蓖麻油3~8份,乙醇10~20份,香料0.1~0.3份,月桂醇硫酸钠1~5份,水60~75份,干地黄3~10份,赤芍药2~8份,紫草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奇力康皮肤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