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明专利>正文

壁挂式口袋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48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柔性口袋的支撑架。由两个“冂”形框架构成,两“冂”形框架的竖柱下端部相对应铰接,在框架的横梁上设有可将口袋口部绊挂住的绊挂结构。使用时将一框架固定在壁上,拉动另一框架则可使其以竖柱下端部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带动绊挂在横梁上的口袋口部张开投放弃物,投放完后推回框架使之靠合于前一框架,将口袋口部封闭。用料省,成本低,方便,清洁卫生。(*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支撑柔性口袋的支撑架。传统的垃圾收集一般均采用桶、篓等容器,倒完垃圾后须得将容器拎回,这对住高层楼房的人来说,尤感不便。随着各种购物时的塑料包装袋的增多,常见人们利用这些用过的废旧塑料袋内衬于垃圾容器中,将垃圾收集到袋中,在外出时顺便捎出连袋一起扔至公共垃圾桶内。这种在原有容器中内衬塑料袋的置袋方式,由于可利用的各种废弃袋大小不一,因而存在袋与容器之间尺寸不适,置放不便的不足。为克服这一不足,中国专利公告CN2109992U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多功能口袋支撑架”,其结构为一类似可折叠帆布凳的框架,在近框架上缘的两侧用二根链条将两框架连接以调节框架的叉开程度。在两框架上缘有栅状的挂钩,将各种不同大小和式样的塑料马夹袋、平口袋支撑起来,以便于物料装入并保持其不倾倒。这种口袋支撑架的不足是垃圾装入口袋后,其框架不能随即有效地将口袋口部关闭,因而容易造成垃圾气息外泄,污染空气、招至蚊蝇,不卫生。它的另一不足是只能屯放在地上,既占地方,也不雅观。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占场地,装入物品后即可使袋口封闭的壁挂式口袋支撑架。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壁挂式口袋支撑架包括两个相铰接的“冂”型框架,在“冂”型框架的横梁上设有可将口袋口部绊挂住的绊挂结构,本技术的特征是两“冂”型框架的铰接点设置在“冂”型框架的竖柱的下端部位置处。使用时将其中一个框架固定于一壁上,口袋的口部分别绊挂于两横梁上的绊挂结构上,拉动另一个未固定的“冂”型框架,该框架则以其竖柱下端的铰座为中心转动,既带动口袋的口部随之张开,以便废弃物的放入;放入完毕后再将该框架推回,使之与固定于壁上的框架靠合,将口袋口部封闭,从而避免气味的外溢。本技术用料省、成本低、使用方便,不受场地限制而可随意挂设在任何方便之处;可控的开、闭状态,满足了废弃物品的封闭存放,减少了污染,干净、卫生。适用于家庭、汽车、火车、飞机等各公共场所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构成包括两个“冂”型框架1、2,在两“冂”型框架的横梁3、4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数个可将口袋5的口部绊挂住的绊挂结构6,该绊挂结构6可以沿用现有技术的槽口、挂钩等结构形式设置;两“冂”型框架的竖柱7、8的下端部对应铰接。使用时将“冂”型框架1固定在墙壁上,废旧口袋5绊挂在框架横梁上设置的绊挂结构6上,拉开另一个框架2则可带动口袋5的口部随之张开,以供装入废弃物。装入废弃物后再将框架2推回靠合于框架1,则可将袋口封闭。可在两框架之间设置一扣合结构10,如常见的锁扣类结构,或具有弹性的相互配合的凹凸嵌扣结构,和/或设置一拉簧11,或者在铰座中设置一回位弹性机构,以使框架2常保持在与框架1相靠合的位置上。也可以通过增加两框架的竖柱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来保持两框架间的常靠合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壁挂式口袋支撑架,包括两个相铰接的“ㄇ”型框架,在“ㄇ”型框架的横梁上设有可将口袋口部绊挂住的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ㄇ”型框架的铰接点设置在“ㄇ”型形框架的竖柱的下端部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口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冂”形框架之间还设有扣合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口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冂”形框架之间还设有一使两框架保持常靠合状态的拉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柔性口袋的支撑架。由两个“”形框架构成,两“”形框架的竖柱下端部相对应铰接,在框架的横梁上设有可将口袋口部绊挂住的绊挂结构。使用时将一框架固定在壁上,拉动另一框架则可使其以竖柱下端部的铰接点为圆心转动,带动绊挂在横梁上的口袋口部张开投放弃物,投放完后推回框架使之靠合于前一框架,将口袋口部封闭。用料省,成本低,方便,清洁卫生。文档编号B65B67/12GK2168830SQ9323924公开日1994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明 申请人:周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壁挂式口袋支撑架,包括两个相铰接的“冂”型框架,在“冂”型框架的横梁上设有可将口袋口部绊挂住的绊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冂”型框架的铰接点设置在“冂”型形框架的竖柱的下端部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