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带型钢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33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轧制型钢材捆的一种捆扎装置,首先由校直机将一定宽度,厚度1.5mm以上的打包带直线输送到铰链状的捆扎机构上,在动力的作用下,捆扎机构将打包带压靠到与型钢捆外型包容状态,然后对打包带头部进行焊接或铆接。最后松开夹紧装置,依靠型钢捆回松的力量,使型钢材捆处于扎紧的状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型钢材的一种捆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的成品钢材打捆机主要有钢带打捆机和线材打捆机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打捆机制造技术成熟、使用广泛。但从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看,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1、线材打捆机线材打捆机由自动送带机构、抽紧机构、线材剪切机构、线材拧紧机构等组成,打包材料一般用φ8mm或φ6mm的线材,对轧材的扎紧主要靠线材头部的旋转来实现的。优点1)可实现全自动打捆,打捆效率高;2)捆扎比较牢固,不易散捆缺点1)钢材的角部与线材接触处容易被硌伤,影响产品质量;2)打捆机机械结构精细,零部件精度要求高且易磨损,维护费用高。3)打捆机动作频繁且要求准确性高,设备故障率高;4)对所使用的线材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屈服强度大于195MPa的线材使用困难,需进行退火处理。2、打包带式打捆打捆机也是由自动送带机构、抽紧机构、带剪切机构、带锁紧机构等组成,打包材料一般用厚1mm以下的高强度合金钢带,对轧材的扎紧主要抽带机构实现的。优点1)外形美观;2)可实现全自动打捆,打捆效率高;缺点1)钢带容易被钢材剪断,出现散捆,影响产品质量;2)高强度打包带价格高且不易国内购买,运行费用高;3)维护费用高;4)设备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且能解决型钢材捆扎中的断带、咯伤现象的一种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首先由校直机将一定宽度,厚度1.5mm以上的打包带直线输送到铰链状的捆扎机构上,由液压剪完成断带,再由水平夹紧装置和垂直加紧装置对型钢捆进行两个方向的夹紧,垂直夹紧机构的上压杠中设有V型导轨,在对型钢捆进行夹紧的同时,夹紧装置还按实际型钢捆的外型尺寸对捆扎机构的下托杆、右摆杆的铰轴,以及V型导起到定位作用,在液压缸的推动下捆扎机构的左、右摆杆产生相应的摆动,在左、右摆杆上装有可滑动卡爪机构,卡爪机构装有V型导轮,当摆杆摆动的一定位置,卡爪的V型导轮进入上压杠的V型导轨内,随着不断的摆动卡爪沿着摆杆不断的下移,经过以上的动作将打包带压靠到与型钢捆外型包容状态,然后对打包带头部进行焊接或铆接。最后松开夹紧装置,依靠型钢捆回松的力量,使型钢材捆处于扎紧的状态。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直线送带、打包带无抽紧的捆扎方法,可适当的增加打包带的厚度来提高型钢材捆捆扎的牢固性,减少松捆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同时也减少了捆扎装置的部分动作步骤,使结构简单、紧凑,工作稳定性好、可靠性强、故障率低、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本技术的总体设备装配图;图2水平夹紧装置的装配图图3垂直夹紧装置的装配图图4送带及折弯捆扎装置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说的打捆机是由附图1中的水平夹紧装置1、垂直夹紧装置2和送带及捆扎装置3组成,打包带经校直及送带机构31输送到捆扎机构的左摆杆34、下托杆37、右摆杆311上;左摆杆34铰链在底座38上,一端与双动作油缸35相联,左摆杆34的下部开有斜槽,在摆动一定角度后,下托杆37可从中穿过;下托杆37的端面为槽钢形一侧的两而装有可升降的挡板306,对打包带起导向作用,另一侧安装在垂直夹紧装置的下压杠22的L型导轨内,下托杆37的左端与右摆杆铰链,下托杆向下伸出的方型柱,插装在小车39的方型空中,小车39用螺栓和水平夹紧的夹紧小车116连接在一起,当夹紧小车116在油缸118推动向前移动时,带动下托杆37、右摆杆311、小车39和油缸315一起移动,直至型钢捆水平方向夹紧;垂直夹紧装置2的两圆形导向杆24安装在水平夹紧装置框架上的圆形铜套124的内孔中,上压杠21设有V型导轨,在液压缸25的作用下上压杠21和下压杠22相对运动到把型钢捆垂直方向夹紧;在左、右摆杆上装有卡爪机构32和313,卡爪机构可在摆杆上一定范围内滑动,在油缸35和315的驱动下使左右摆杆发生摆动,使打包带不断得弯曲,当摆杆摆动的一定位置,卡爪机构上的V型导轮进入上压杠21的V型导轨内,随着不断的摆动卡爪沿着摆杆不断的下移,经过以上的动作将打包带压靠到与型钢捆外型包容状态,然后对打包带头部进行焊接或铆接。最后松开夹紧装置,依靠型钢捆回松的力量,使型钢材捆处于扎紧的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厚带型钢打捆机,它由液压和控制系统、机座、型钢捆的压紧装置、打包带送进装置、折弯捆扎装置和打包带接头的锁定装置所组成,其特征是它的折弯捆扎装置的左摆杆铰链在底座上、下托杆和右摆杆铰联,左卡爪套装在左摆杆上、右卡爪套装在右摆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它的下托杆、右摆杆安装在小车上、小车和夹紧小车用螺栓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它的下托杆上设有打包带导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它的打包带送进装置中包含着切割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它的左摆杆、右摆杆上设有孔组、卡环和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它的左卡爪和右卡爪的上部开有打包带定位槽。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它的左卡爪、右卡爪上装有滚轮且它的垂直夹紧上装有开有槽的上压杠。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它的下托杆、左摆杆、右摆杆及左卡爪、右卡爪抱合后具有与捆型相似的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带型钢打捆机,其特征是设有浮动的打包带导向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轧制型钢材捆的一种捆扎装置,首先由校直机将一定宽度,厚度1.5mm以上的打包带直线输送到铰链状的捆扎机构上,在动力的作用下,捆扎机构将打包带压靠到与型钢捆外型包容状态,然后对打包带头部进行焊接或铆接。最后松开夹紧装置,依靠型钢捆回松的力量,使型钢材捆处于扎紧的状态。文档编号B65B13/18GK2782563SQ20042009817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贠汝平, 马光亭, 徐志诚, 姚朝胜, 杨东进, 李伟, 钱纲, 年泗伟, 魏新民 申请人:山东省冶金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厚带型钢打捆机,它由液压和控制系统、机座、型钢捆的压紧装置、打包带送进装置、折弯捆扎装置和打包带接头的锁定装置所组成,其特征是:它的折弯捆扎装置的左摆杆[34]铰链在底座[38]上、下托杆[37]和右摆杆[311]铰联,左卡爪[32]套装在左摆杆[34]上、右卡爪[313]套装在右摆杆[3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贠汝平马光亭徐志诚姚朝胜杨东进李伟钱纲年泗伟魏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冶金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