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清圣专利>正文

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707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它包括扣住拇指内侧的U形趾托、位于脚内侧跖骨位置的固定跖带以及松紧调节组件;所述U形趾托固定连接有上矫正杆以及下矫正杆,所述固定跖带上设有两个容上矫正杆和下矫正杆穿过的穿孔;所述松紧调节组件设于上矫正杆以及下矫正杆末端,其包括拉紧固定带以及用于调节拉紧固定带位于上矫正杆和下矫正杆之间长度的旋转调节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松紧调节组件调节拉紧固定带的松紧度,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其上的棘轮和棘齿结构可有效防止拉紧固定带松开,固定牢靠。2.细带以及收集腔的设置,便于松紧调节组件收放拉紧固定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
技术介绍
拇趾外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得了该疾病的病人在行走时会发生疼痛,并且疼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而现在拇外翻主要采用手术矫正,手术可以短时间改善形状,但破坏组织,有一定后遗症,易复发。现有的拇外翻矫形器具,多采用粘接方式调节松紧度,其调节较为不便,并且粘接结构固定不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它包括扣住拇指内侧的U形趾托、位于脚内侧跖骨位置的固定跖带以及松紧调节组件;所述U形趾托固定连接有上矫正杆以及下矫正杆,所述固定跖带上设有两个容上矫正杆和下矫正杆穿过的穿孔;所述松紧调节组件设于上矫正杆以及下矫正杆末端,其包括拉紧固定带以及用于调节拉紧固定带位于上矫正杆和下矫正杆之间长度的旋转调节件。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松紧调节组件调节拉紧固定带的松紧度,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其上的棘轮和棘齿结构可有效防止拉紧固定带松开,固定牢靠。2.细带以及收集腔的设置,便于松紧调节组件收放拉紧固定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旋转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第一种松紧调节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两矫正杆展开)。图5是第二种松紧调节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两矫正杆展开)。图6是第三种松紧调节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两矫正杆展开)。标号说明:1U形趾托、11上矫正杆、12下矫正杆、2固定跖带、3拉紧固定带、31细带、4旋转调节件、41底座、42旋钮、43棘轮、44棘齿、45空腔、46弹簧、47收集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的实施例示意图。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它包括扣住拇指内侧的U形趾托1、位于脚内侧跖骨位置的固定跖带2以及松紧调节组件;所述U形趾托I固定连接有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所述固定跖带2上设有两个容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穿过的穿孔;所述松紧调节组件设于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末端,其包括拉紧固定带3以及用于调节拉紧固定带3位于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之间长度的旋转调节件4。所述旋转调节件4包括底座41以及旋钮42,旋钮42上设有棘轮43,底座41上设有与棘轮43配合的棘齿44。松紧调节组件有以下三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所述拉紧固定带3两端分别与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的末端固定连接,拉紧固定带3中部与旋钮42的转轴固定连接。调节时,通过旋转旋钮42使拉紧固定带3绕在旋钮42转轴上,起到收紧拉紧固定带3作用。第二种:所述上矫正杆11末端设有穿孔,所述拉紧固定带3 —端固定连接于下矫正杆12末端,另一端穿过上矫正杆11末端的穿孔后固定连接于旋钮42的转轴上。可将旋转调节件4设在拉紧固定带3中部位置,拉紧固定带3 —端通过穿孔后折回,固定在旋钮42上。第三种:所述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末端设有穿孔,所述拉紧固定带3两端分别绕过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末端的穿孔后固定连接于旋钮42的转轴上。可将旋转调节件4设在拉紧固定带3中部位置,拉紧固定带3两端通过穿孔后折回,固定在旋钮42上。所述旋钮42下部设有空腔45,所述底座41和空腔45之间设有弹簧46,通过按压弹簧46使棘轮43脱离与棘齿44的配合关系。所述底座41为空心柱体,旋钮42由底座41上部延伸至底座41内部,棘轮43和棘齿44结构设于空心柱体内。未按压状态时,弹簧46将棘轮43向上顶靠至棘齿44位置(同一水平位置),使得棘轮43只能往单一方向转动,进而收紧拉紧固定带3 ;按压弹簧46时,棘轮43和棘齿44相对水平位置发生变化,棘轮43脱离与棘齿44的配合关系,棘轮43可反向转动,进而松开拉紧固定带3。所述旋钮42的转轴和拉紧固定带3的连接处设有容置拉紧固定带3的收集腔47。所述拉紧固定带3与旋钮42的连接段为细带31,细带31结构便于其绕设在旋钮42的转轴上。【主权项】1.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扣住拇指内侧的U形趾托(I)、位于脚内侧跖骨位置的固定跖带(2)以及松紧调节组件;所述U形趾托(I)固定连接有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所述固定跖带(2)上设有两个容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穿过的穿孔;所述松紧调节组件设于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末端,其包括拉紧固定带(3)以及用于调节拉紧固定带(3)位于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之间长度的旋转调节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件(4)包括底座(41)以及旋钮(42),旋钮(42)上设有棘轮(43),底座(41)上设有与棘轮(43)配合的棘齿(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固定带(3)两端分别与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的末端固定连接,拉紧固定带(3)中部与旋钮(42)的转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矫正杆(II)末端设有穿孔,所述拉紧固定带(3)—端固定连接于下矫正杆(12)末端,另一端穿过上矫正杆(11)末端的穿孔后固定连接于旋钮(42)的转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末端设有穿孔,所述拉紧固定带(3)两端分别绕过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末端的穿孔后固定连接于旋钮(42)的转轴上。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42)下部设有空腔(45),所述底座(41)和空腔(45)之间设有弹簧(46),通过按压弹簧(46)使棘轮(43)脱离与棘齿(44)的配合关系。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42)的转轴和拉紧固定带(3)的连接处设有容置拉紧固定带(3)的收集腔(47)。8.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固定带(3)与旋钮(42)的连接段为细带(3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它包括扣住拇指内侧的U形趾托、位于脚内侧跖骨位置的固定跖带以及松紧调节组件;所述U形趾托固定连接有上矫正杆以及下矫正杆,所述固定跖带上设有两个容上矫正杆和下矫正杆穿过的穿孔;所述松紧调节组件设于上矫正杆以及下矫正杆末端,其包括拉紧固定带以及用于调节拉紧固定带位于上矫正杆和下矫正杆之间长度的旋转调节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松紧调节组件调节拉紧固定带的松紧度,操作方便快捷,并且其上的棘轮和棘齿结构可有效防止拉紧固定带松开,固定牢靠。2.细带以及收集腔的设置,便于松紧调节组件收放拉紧固定带。【IPC分类】A61F5/01【公开号】CN20467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调节的拇趾外翻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扣住拇指内侧的U形趾托(1)、位于脚内侧跖骨位置的固定跖带(2)以及松紧调节组件;所述U形趾托(1)固定连接有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所述固定跖带(2)上设有两个容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穿过的穿孔;所述松紧调节组件设于上矫正杆(11)以及下矫正杆(12)末端,其包括拉紧固定带(3)以及用于调节拉紧固定带(3)位于上矫正杆(11)和下矫正杆(12)之间长度的旋转调节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清圣
申请(专利权)人:章清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