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切口撕囊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707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微切口撕囊镊,它包括一镊身部、位于镊身部前端的镊尖部和位于镊身部后端的镊尾部,所述镊身部前端具有可平行开合的折弯部,所述镊尾部通过无缝焊接进行连接,所述镊身部和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多重限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1.8-2.2mm微切口设计,通过折弯部的平行闭合与镊尖部的精密配合保证了该器械能在微切口内运转灵活,能够顺利通过较小切口进入眼内,顺利进行安全撕囊操作,不撑开切口,具有更高安全性,且日常维护方便,能够满足目前白内障微切口手术发展的需要,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行撕囊操作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切口较小的微切口撕囊镊
技术介绍
白内障手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白内障手术日趋微创化。尤其是自1967年技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至今,经过40余年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微切口时代(切口大小约2.2mm或以下)。与传统的大切口相比,较小的手术切口具有如下优点:①无需缝合,手术时间短,无缝针损伤及术后异物感;②增加了术中安全性,前房稳定性好,减少了眼内容物的脱出风险;③减少了术后散光,术后炎症反应小,视力恢复和伤口愈合快。由此可见,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必将越来越小,以求术后得到更好的效果,这是必然的趁势。目前制约白内障手术切口进一步缩小的主要因素是进入前房的手术器械的横径和人工晶状体的大小。连续环形撕囊(CCC)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需要使用撕囊镊才能完成。目前比较常用的撕囊镊,当手术切口不大于2.2mm的时候,就会因为不能充分张开而无法使用。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微切口撕囊镊,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切口撕囊镊,针对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切口撕囊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镊身部、位于镊身部前端的镊尖部和位于镊身部后端的镊尾部,所述镊身部前端具有可平行开合的折弯部,所述镊尾部通过无缝焊接进行连接,所述镊身部和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多重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菊敏张建军周衍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尔一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