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清洁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抑制路面温度,降低路面扬尘,经常需要洒水车在路面进行洒水作业。现有的洒水车存在如下问题:A、洒水过程中,由于水流速度较高,往往冲击到路面后会引起飞溅,将周边的车辆和行人溅湿。另外洒水车如果要提高作业效率,往往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洒水车的行进速度,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洒水的宽度。这样为了提高作业效率,水流的射速以及喷洒范围都要提高,这样飞溅的效果更强,往往是洒湿了路面也打湿了车辆行人。B、由于水流从洒水车的喷水孔内喷出,距离地面总有一定距离,这样会由于车速、水流速度、道路颠簸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洒水区域的形状不规则、洒水的多少不均匀。C、由于洒水车作业对周围车辆的影响,往往行进速度较慢,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交通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垫式道路洒水装置,它可以贴路面喷水,不会溅湿周边的行人以及车辆,洒水区域形状规则,洒水均匀,对周边车辆的通行影响较小。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垫式道路洒水装置,包括水垫式洒水板、出水软管;水垫式洒水板的整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垫式道路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垫式洒水板(1)、出水软管(2);水垫式洒水板(1)的整个底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孔(3);水垫式洒水板(1)的中部垂直连接有A支撑管(4);沿着A支撑管(4)的轴向,在A支撑管(4)的后部设置有B支撑管(5);A支撑管(4)与B支撑管(5)借助复位弹簧(6)弹性连接;B支撑管(5)的后部安装有沿B支撑管(5)轴向伸缩的伸缩减震器(7);伸缩减震器(7)的外壁与A安装基座(8)转动连接;出水软管(2)的一端与水垫式洒水板(1)的所有出水孔(3)导通;出水软管(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A支撑管(4)、复位弹簧(6)以及B支撑管(5)从伸缩减震器(7)中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