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5663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9:16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包括有用于设置在剪力墙内的套筒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一端的底座,所述的套筒外部套有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增强握裹力的钢筋网结构。所述的钢筋网结构包括有套在所述套筒外周并与所述的套筒焊接连接的筒状钢筋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大的传力面积,承载能力强,不易从混凝土中拔出,能有效控制预埋套筒位置,安全性能高,达到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埋定位套筒。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的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
技术介绍
在高层结构施工过程中,使用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时,采用在剪力墙上设置预埋套筒,通过高强螺栓来固定。此系统具有防护,检修与起吊重物的功能,整体质量较大。这就要求预埋的套筒应当有足够的传力面积,防止受压混凝土出现劈裂破坏。调查发现,目前所使用的预埋套筒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墙体出现局部受压破坏,由于整个系统及所吊重物的总重量较大,套筒缺乏足够的传力面积,使得墙体的受压面积较小,易出现局部受压破坏;2.与墙体的握裹力不足,预埋套筒与混凝土的紧固能力主要依靠套筒外壁与底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被螺接于预埋套筒的外部结构从混凝土中拔出,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3.预埋套筒的定位不能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易出现跑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传力面积,承载能力强,不易从混凝土中拔出的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包括有用于设置在剪力墙内的套筒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一端的底座,所述的套筒外部套有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增强握裹力的钢筋网结构。所述的钢筋网结构包括有套在所述套筒外周并与所述的套筒焊接连接的筒状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断面结构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钢筋网的断面结构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还设置有能够增大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的局部受压面积的钢垫板,所述钢垫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网的底面。所述的钢垫板上且位于所述套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I个以上的用于将套有钢筋网的套筒与剪力墙内的钢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加强肋。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用于将套有钢筋网的套筒与剪力墙内的钢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的套筒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整圈或半圈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的多数个凹槽。本技术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大的传力面积,承载能力强,不易从混凝土中拔出,能有效控制预埋套筒位置,安全性能高,达到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效果。具体特点如下:1、可增大混凝土的局部受压面积:钢筋网底面焊有钢垫块,避免混凝土局部压碎,提高施工安全性。2、混凝土的握裹力增强:套筒外壁有整圈或半圈螺纹并焊有钢筋网,使其与混凝土形成可靠连接。3、能有效控制预埋套筒位置:钢垫板上布置的螺栓孔及带加劲肋底座的螺栓孔,通过螺钉将定位套筒与周围构件固定达到定位效果,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钢筋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截面图;图5是图1的B-B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在墙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2:底座3:钢筋网4:钢垫板5:第一螺栓孔 6:加强肋7:第二螺栓孔 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包括有用于设置在剪力墙内的套筒I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I 一端的底座2,所述的套筒I外部套有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增强握裹力的钢筋网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套筒I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整圈或半圈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的多数个凹槽8。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底座2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加强肋6,所述的底座2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用于将套有钢筋网3的套筒I与剪力墙内的钢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孔7。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钢筋网结构包括有套在所述套筒I外周并与所述的套筒I焊接连接的筒状钢筋网3,所述钢筋网3的断面结构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钢筋网3的断面结构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还设置有能够增大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的局部受压面积的钢垫板4,所述钢垫板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网3的底面,从而能够避免混凝土局部压碎,提高施工安全性。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的钢垫板4上且位于所述套筒I的两侧分别设置有I个以上的用于将套有钢筋网3的套筒I与剪力墙内的钢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孔 5。通过钢垫板4上布置的第一螺栓孔5以及底座2上布置的第二螺栓孔7,将定位套筒与周围构件固定达到定位效果,操作简便。【主权项】1.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包括有用于设置在剪力墙内的套筒(I)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I) 一端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I)外部套有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增强握裹力的钢筋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网结构包括有套在所述套筒(I)外周并与所述的套筒(I)焊接连接的筒状钢筋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3)的断面结构为三角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3)的断面结构为等腰三角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能够增大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的局部受压面积的钢垫板(4),所述钢垫板(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钢筋网(3)的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垫板(4)上且位于所述套筒(I)的两侧分别设置有I个以上的用于将套有钢筋网(3)的套筒(I)与剪力墙内的钢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孔(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⑵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加强肋(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⑵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用于将套有钢筋网(3)的套筒⑴与剪力墙内的钢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孔(7)。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I)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整圈或半圈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的多数个凹槽(8)。【专利摘要】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包括有用于设置在剪力墙内的套筒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一端的底座,所述的套筒外部套有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增强握裹力的钢筋网结构。所述的钢筋网结构包括有套在所述套筒外周并与所述的套筒焊接连接的筒状钢筋网。本技术的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大的传力面积,承载能力强,不易从混凝土中拔出,能有效控制预埋套筒位置,安全性能高,达到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效果。【IPC分类】E04B1/41, E04G5/04【公开号】CN204676874【申请号】CN201520241591【专利技术人】刘平, 杨建江, 李宁, 马华, 李振宝, 张芳亮 【申请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着式升降防护系统的预埋定位套筒,包括有用于设置在剪力墙内的套筒(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1)一端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1)外部套有能够与构成剪力墙的混凝土牢固结合增强握裹力的钢筋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杨建江李宁马华李振宝张芳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