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棒形料的自动存储和输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93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烟棒形料的自动存储和输送工艺,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将卷烟棒形料经输送入库并储存后再输送出库,包括入库工艺和出库工艺,入库工艺步骤为:从储存库中取出空料盘并将其送到装盘机中接装棒形料,然后将满料盘取出并输送到储存库中存放;出库工艺步骤为:从储存库中取出满料盘并将其输送到卸盘机中卸盘,将卸盘后的棒形料输送到后续工位,并将空料盘送出至储存库中存放待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连续输送和储存棒形料,还可灵活调整棒形料储存的时间,使棒形料能充分自然固化,并可对有不同固化时间要求的棒形料分类管理,出入库流程可有序进行,且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灵活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烟行业中将来自成型机组的滤嘴棒储存并输送到发射机组,或者对烟支等棒形料进行自动输送及储存的的工艺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卷烟生产中,要将如滤嘴棒一类的棒形料从成型机组输送到发射机组,或者将烟支等棒形料进行自动输送及储存,一般采用人工将零散存储的棒形料料盘输送、搬运到装盘机或卸盘机上,其自动化程度低,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更重要的是信息追溯性差,盘点难,现场管理凌乱,管理难度加大;虽然现也有一种用于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之间的自动缓存装置,但棒形料在其中的缓存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几十分钟,通常都要在成型机组中加快速固化剂,对成型后的嘴棒进行快速固化,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并且滤嘴棒存在残留气味。此外,此缓存装置要求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必须固定一配一或二配一的配置模式,生产调配灵活性差,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连续输送和储存棒形料,还可灵活调整棒形料储存的时间,使棒形料能充分自然固化,且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灵活配置,成本较低的卷烟棒形料的自动存储和输送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卷烟棒形料的自动存储和输送工艺,本工艺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将卷烟棒形料经输送入库并储存后再输送出库,包括入库工艺和出库工艺,其中,入库工艺步骤如下从储存库中取出空料盘并将其送到装盘机中接装棒形料,然后将装满料的满料盘从装盘机取出并输送到储存库中存放;出库工艺步骤如下从储存库中取出装满棒形料的满料盘并将其输送到卸盘机中卸盘,将卸盘后的棒形料输送到后续工位,并将空料盘从卸盘机送出至储存库中存放待用。所述的入库工艺步骤如下①、用入库输送装置从储存库中取出空料盘并将其输送到装盘机的空料盘输送机上;②、用机械手将空料盘抓取送到装盘机的上盘台,空料盘在上盘台被输送到装盘机内接装棒形料;③、将装满料的料盘从装盘机自动送出到装盘机的下盘台后,继续输送到装盘机的满料盘输送机上;④、入库输送装置将满料盘从装盘机的满料盘输送机上取出,并送入储存库中存放。所述的出库工艺步骤如下①、用出库输送装置从储存库中取出装满棒形料的满料盘并将其输送到卸盘机的满料盘输送机上,再继续输送到卸盘机的上盘台,然后进入卸盘机卸盘,将卸盘后的棒形料输送到后续工位,并将空料盘从卸盘机送出到卸盘机下盘台,再输送到卸盘机的空料盘输送机上;②、出库输送装置将空料盘从卸盘机的空料盘输送机上取走送入储存库中存放待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棒形料在储存库中存放的时间用所设置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入库输送装置和出库输送装置为皮带输送机或辊道输送机或升降输送机;所述的储存库为立体仓库,该立体仓库包括高位货架和巷道堆垛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以按照所设定的控制程序自动将来自成型机组的棒形料输送到储存库中储存一定时间,再取出输送到发射机组,或者将烟支自动输送到储存库中储存,待需要时自动输送出库。由于棒形料可在储存库中储存一定时间,且储存时间可自动调控,可以提高棒形料的存储量,延长棒形料固化时间,节约棒形料的生产制造成本,避免棒形料内的残留气味,提高卷烟质量。同时成型机组和发射机组的工作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可同步也可不同步;在设备组合上,可以是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一配一的配置模式,也可以是一配多的配置模式,或者是多配多的配置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只能一配一或者二配一所带来的生产能力不匹配、不均衡、有效作业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工艺过程均采用自动控制程序控制,物料存库时间可以自动调控,通过自动控制确保存库时间最合理,并可对有不同固化时间要求的棒性料分类管理,出入库流程可有序进行。其自动化程度高,可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工厂、大规模、柔性化生产的要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工艺的一种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应于图2设备的工艺流程图;图4为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多对多的设备配置模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将来自成型机组的卷烟棒形料如滤嘴棒经入库储存后再输送到发射机组,包括入库工艺和出库工艺,其中,入库工艺步骤如下从储存库中取出空料盘并将其送到装盘机中接装来自成型机组的棒形料,然后将装满料的满料盘从装盘机取出并输送到储存库中存放;出库工艺步骤如下从储存库中取出装满棒形料的满料盘并将其输送到卸盘机中卸盘,将卸盘后的棒形料输送到发射机组,并将空料盘从卸盘机送出至储存库中存放待用。图2所示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设备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包括顺序设置的入库输送装置I、储存库II和出库输送装置III,入库输送装置I前端与成型机组中的装盘机1连接,出库输送装置III后端与发射机组中的卸盘机14连接。所述的入库输送装置I包括用于承接空料盘的空料盘输送机5以及承接满料盘的满料盘输送机6,在空料盘输送机5上方安装有机械手4,空料盘输送机5和满料盘输送机6紧接储存库II。所述的出库输送装置III包括承接满料盘的满料盘输送机10和承接空料盘的空料盘输送机11,满料盘输送机10和空料盘输送机11紧接储存库II。所采用的入库输送装置和出库输送装置可为皮带输送机或辊道输送机或升降输送机。所采用的储存库II为立体仓库,该立体仓库包括高位货架8和进库巷道堆垛机7以及出库巷道堆垛机9。装盘机1包括用于承接空料盘的上盘台2以及承接满料盘的下盘台3,上盘台2紧靠入库输送装置I的空料盘输送机5,下盘台3紧靠入库输送装置I的满料盘输送机6,在空料盘输送机5上方安装有机械手4,空料盘输送机5和满料盘输送机6紧接储存库II的入库巷道堆垛机7。卸盘机14包括承接满料盘的上盘台12和承接空料盘的下盘台13,上盘台12和下盘台13分别紧靠出库输送装置III的满料盘输送机10和空料盘输送机11,满料盘输送机10和空料盘输送机11紧接出库巷道堆垛机9。其工艺过程如图3所示入库时,空料盘由入库巷道堆垛机7从储存库的高位货架8中取出并自动输送到装盘机的空料盘输送机5上,机械手4将空料盘抓取送到装盘机的上盘台2,空料盘从装盘机上盘台2自动输送到装盘机1进行自动接装来自成型机的滤嘴棒,滤嘴棒装满后,满料盘从装盘机1自动输出到装盘机下盘台3,然后自动输送到装盘机满料盘输送机6上,入库巷道堆垛机7将满料盘从装盘机满料盘输送机6取出,并自动送到高位货架8中存放,存放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用所设置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生产需要出库时,出库巷道堆垛机9将装满滤嘴棒的满料盘从高位货架8中取出并送到卸盘机满料盘输送机10上,满料盘从卸盘机满料盘输送机10送到卸盘机上盘台12,后送到卸盘机14上进行卸盘,卸下的滤嘴棒被送到嘴棒发射机,而卸空的空料盘从卸盘机下盘台13自动输送到卸盘机空料盘输送机11上,同时出库巷道堆垛机9将空料盘从卸盘机空料盘输送机11取出并送到高位货架8存放,供装盘机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成型机组与发射机组一配一的配置模式,也可以是一配多的配置模式,或者是多配多的配置模式,如图4所示,为十三台成型机组与六台发射机组配置的设备模式。生产全程均不需要人工搬运,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工艺一般用于将来自成型机组的滤嘴棒输送到发射机组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烟棒形料的自动存储和输送工艺,其特征在于,本工艺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将卷烟棒形料经输送入库并储存后再输送出库,包括入库工艺和出库工艺,其中,入库工艺步骤如下:从储存库中取出空料盘并将其送到装盘机中接装棒形料,然后将装满料的满料盘从装盘机取出并输送到储存库中存放;出库工艺步骤如下:从储存库中取出装满棒形料的满料盘并将其输送到卸盘机中卸盘,将卸盘后的棒形料输送到后续工位,并将空料盘从卸盘机送出至储存库中存放待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强李涛王培仁姜荣奇王京林陈胜林宋世川金桂根甘仲平张守亮刘海萍宋恩华王学兴方锦明刘桂义唐铮旻周小东陈培哲鲁茂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