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89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自由地设定搬运路径、顺畅地进行搬运的药剂包装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剂包装装置具有用于向包装装置供给包装纸(18)的包装纸搬运手段(19),包装纸搬运手段(19)由传送带(24)和引导构件(25)构成,该传送带(24)架设在多个辊(23a、23b、23c、23d、23e)上,所述引导构件(25)沿该传送带(24)的一部分与该传送带接近、分离,在接近位置将包装纸(18)压靠在传送带(24)上,且对包装纸(18)的摩擦系数比传送带(24)的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剂包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能将包装纸的前端向包装手段自动供给的包装纸搬运手段的药剂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药剂包装装置中,具有这样一种包装纸搬运手段,用于在将包装纸设置在包装装置上时将包装纸的前端向包装手段自动供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特开平11-70916号公报)。该包装纸搬运手段与传送带一体地形成夹子,将包装纸前端夹持在夹子中驱动传送带,由此可将包装纸搬入至规定位置。然而,上述以往的药剂包装装置中,包装纸相对传送带维持正交状态而被搬运。因此,不能自由地变更包装纸的搬运方向。也就是说,在如药剂包装装置的、出自与占有空间的关系、难以将包装纸的搬运路径做成直线状的场合,采用上述结构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例的问题所作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药剂包装装置,其具有可自由地设定包装纸的搬运路径、顺畅地进行搬运的搬运手段。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药剂包装装置,具有用于向包装装置供给包装纸的包装纸搬运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搬运手段包括传送带和引导构件,所述传送带架设在多个辊上,所述引导构件沿该传送带的一部分与该传送带接近、分离,在接近位置将包装纸压靠在传送带上,且对包装纸的摩擦系数比传送带小。利用这样的结构,一旦供给包装纸,引导构件就接近传送带,将包装纸夹持在引导构件和传送带之间,通过驱动传送带,就能将包装纸沿引导构件进行搬运。此时,通过变更传送带的配置及引导构件的形状,就能自由地变更包装纸的搬运路径。最好是,还具备包装纸检测手段及控制手段,所述包装纸检测手段检测包装纸向所述包装纸搬运手段的供给;所述控制手段通过由所述包装纸检测手段测出包装纸,而使驱动所述传送带,使所述引导构件移动至接近位置。如所述控制手段由包装装置的包装处理的开始进行而使所述引导构件向分离位置移动,则能减轻对包装纸的负荷,可实现顺畅的搬运,这一点为理想。如具有沿被导入所述包装纸搬运手段的包装纸配置的辅助封装部、以及配置成相对该辅助封装部可接近、分离的滚子,通过使该滚子接近所述辅助封装部,将包装纸压靠在该辅助封装部上,能粘贴包装纸的前端部分,则能顺畅地进行包装纸的导入,这一点为理想。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有沿传送带的一部分与该传送带接近、分离的引导构件,因此不仅能将包装纸沿引导构件顺畅地进行搬运,而且能自由地设定搬运路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形态的药剂包装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散状药分配部的立体图。图3表示从图2拉出工作台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表示将散状药分配部的一部分部件除去后的状态、从与图2不同的角度看的立体图。图5为图2所示散状药分配部的仰视图。图6为图3所示散状药分配部的仰视图。图7为图2所示散状药分配部的剖视图。图8为表示散状药分配部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图8的搬运装置的立体图。图10为图9的搬运装置的剖视图。图11a为设置于图8所示散状药包装部的料斗的分解立体图。图11b为从另一角度看上方侧料斗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为表示图8所示散状药包装部的封装装置的平面图。图13为图12的侧面图。图14为设置于图12的封装装置的第1凸轮部件的立体图。图15为设置于图12的封装装置的第2凸轮部件的立体图。图16为表示图12所示封装装置的退避状态的平面图。图17为图16的侧面图。图18为表示图12所示封装模块的退避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表示图12所示封装模块的封装准备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20为表示图12所示封装模块的封装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示出本实施形态的药剂包装装置。该药剂包装装置具有散状药分配部1和散状药包装部2。如图2至图6所示,散状药分配部1在设于装置本体3上表面的工作台4上,分别设有第1圆盘5、第2圆盘6、散状药供给装置7a、7b及拨出装置8(参见图4、图7)。装置本体3的上表面由开闭门9可打开地覆盖,在前方两侧两个部位分别形成有放置部3a、3b,放置部3a、3b用于放置将片剂捣成粉末状等用的乳钵等容器。此外,在装置本体3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导轨10。在一侧导轨10上,在装置本体3的前方一侧,设有齿条10a。工作台4设置为,通过沿所述导轨10在水平面内前后滑动移动,能拉出到装置本体3的前方一侧。在工作台4上,分别形成有2处通孔11a、11b和圆弧状避让孔12。第1圆盘5和第2圆盘6具有剖面圆弧状的外周槽13,向该外周槽13供给散状药。第1圆盘5设置在比第2圆盘6稍高的位置,两圆盘在工作台4上以外周部局部重叠的状态设置。因此可以将整个装置做得小型紧凑。第1圆盘5,在外周边的至少包含与第2圆盘6重叠部分的区域,形成有引导边缘部14,防止供给第1圆盘的外周槽13的散状药下落到第2圆盘6上。此外,第1圆盘5以轴部5a为中心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大致为扇形的中间板16上,并通过齿轮5b的中介传递来自第1驱动电动机15a的驱动力。中间板16设置于工作台4的通孔11a,能以转轴16a为中心自由旋转。转轴16a穿过工作台4,在下端外周部形成有局部延伸而成的齿轮部16b。当将工作台4从装置本体3向前方拉出时,该齿轮部16b与设于导轨10的齿条10a啮合。由此,中间板16以转轴16a为中心作转动,第1圆盘5随之作移动。此时,第1驱动电动机15a由于设有避让孔12而可以避免与工作台4相碰。另外,因为中间板16及第1圆盘5仅由转轴16a支承,所以,在中间板16的下表面,适当设置未图示的辅助板或轴承等,可以减轻对转轴16a的负担。此外,中间板16可以用螺线管等锁定机构(未图示)进行锁定,使得不转动散状药供给装置7时,中间板16不能转动。第2圆盘6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于所述工作台4的通孔11b。第2圆盘6通过齿轮6a传递来自第2驱动电动机15b的动力,从而可作旋转驱动。散状药供给装置7a、7b是历来公知的结构(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公报第2669511号),边使圆盘5、6旋转边将供给于料斗内的散状药依次供给圆盘5、6的外周槽13。散状药供给装置7a设于工作台4,可以在能将散状药供给第1圆盘5的外周槽13的位置及退离第1圆盘5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当然,不仅第1圆盘5,也可以做成使第2圆盘6也可以移动。由此,能进一步提高工作台上的清扫性能,较理想。拨出装置是历来公知的结构(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公开2000-85719号公报),配置于各圆盘的中心部分,将装在圆盘外周槽13内的散状药按每次一包的量逐一拨出,使散状药下落到散状药包装部2。散状药包装部2如图8所示,具有将卷绕在卷筒17上的包装纸18自动搬运到散状药包装部2用的搬运装置19,将散状药供给搬运来的包装纸18的料斗部件20,以及对已供给散状药的包装纸18进行热封装的封装装置21。搬运装置19如图9及图10所示,在相距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保持板22a、22b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自由转动的搬运辊23a、23b、23c、23d、23e,在3个搬运辊23a、23b、23c上架设传送带24,并配置可自由滑动的引导构件25使其与传送带24的局部接近、分离。在保持板22a的一端侧,分别设有第1电动机26及第2电动机27。第1电动机26的转轴与所述搬运辊23a连接,可以使传送带24循环移动。在第2电动机27的转轴上,一体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剂包装装置,具有用于向包装装置供给包装纸的包装纸搬运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纸搬运手段包括传送带和引导构件,所述传送带架设在多个辊上,所述引导构件沿该传送带的一部分与该传送带接近、分离,在接近位置将包装纸压靠在传送带上,且对 包装纸的摩擦系数比传送带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山正二竹田仲治饭干德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