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玉花专利>正文

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822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技术方案是:在胃管外口的右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涂管器,在胃管本体的下端设有伸缩气囊,伸缩气囊下端连通有导管,伸缩气囊包括内腔,内腔的外围环绕设有两端密封的充气腔,充气腔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皮球,在胃管本体的外部设有鼻夹;涂管器包括一次性管套、通道、囊体,在囊体内设有中空的通道,一次性管套由手柄、管架、海绵体构成,手柄固定连接在管架的顶端,在管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化内科用弹性胃管能够伸缩,且设置有涂抹器,能够在硅胶管的前部外壁上涂抹液体石蜡,使硅胶管顺滑,便于插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胃管,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医院消化内科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胃管经由鼻孔或口腔插入,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常用于例如食物中毒、应急性洗胃,也可以针对不能进食或进食少的患者,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或者在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时,用胃管对患者起到一个胃肠减压的作用,以减少胃肠胀气等等,用途非常广;目前,在消化内科中,胃管使用比较普遍。在使用胃管时,要将胃管插入病人的胃中,在胃中有一定长度并长时间留在胃中,而这会对病人造成不适,影响治疗。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204246661 U,为《消化内科用弹性胃管》,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弹性胃管,涉及消化内科用胃管
,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下端设有与所述胃管本体相通的具有弹性的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下端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表面均布有用于连通所述导管内腔与胃腔的连通孔;所述伸缩气囊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胃管本体和所述导管相通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外围环绕设有两端密封的充气腔,所述充气腔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皮球,所述充气皮球上设有向所述充气皮球内充气的单向阀。本技术涉及的消化内科用弹性胃管能够伸缩,不使用时,不会停留在胃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胃管不能伸缩,长期存在于患者胃中给患者造成不适的技术问题。但其仍存在的缺点是:在使用时为了使硅胶管顺滑,便于插管,一般需要在硅胶管的前部外壁上涂抹液体石蜡,该技术不能在硅胶管的前部外壁上涂抹液体石蜡,给医务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胃管外口、连接杆、涂管器、充气管、充气皮球、单向阀、胃管本体、鼻夹、伸缩气囊、导管、连通孔,在胃管本体的上端设有胃管外口,在胃管外口的右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涂管器,在胃管本体的下端设有伸缩气囊,伸缩气囊下端连通有导管,在导管表面均布设有连通孔,伸缩气囊包括内腔,内腔的外围环绕设有两端密封的充气腔,充气腔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皮球,充气皮球上设有单向阀,在胃管本体的外部设有鼻夹;所述的涂管器包括一次性管套、通道、囊体,在囊体内设有中空的通道,一次性管套由手柄、管架、海绵体构成,手柄固定连接在管架的顶端,在管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体。上述的内腔的上端与胃管本体相通,下端与导管相通,所述的管架为网状结构,连接杆与涂管器为插接式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消化内科用弹性胃管能够伸缩,不使用时,不会停留在胃中,不会给病人造成不适,且设置有涂抹器,能够在硅胶管的前部外壁上涂抹液体石蜡,使硅胶管顺滑,便于插管。【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涂管器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胃管外口 1、连接杆2、涂管器3、充气管4、充气皮球5、单向阀6、胃管本体7、鼻夹8、伸缩气囊9、导管10、连通孔11,手柄3.1、管架3.2、海绵体3.3、通道3.4、囊体3.5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包括胃管外口 1、连接杆2、涂管器3、充气管4、充气皮球5、单向阀6、胃管本体7、鼻夹8、伸缩气囊9、导管10、连通孔11,在胃管本体7的上端设有胃管外口 1,在胃管外口 I的右侧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涂管器3,在胃管本体7的下端设有伸缩气囊9,伸缩气囊9下端连通有导管10,在导管10表面均布设有连通孔11,伸缩气囊9包括内腔,内腔的外围环绕设有两端密封的充气腔,充气腔通过充气管4连接有充气皮球5,充气皮球5上设有单向阀6,在胃管本体7的外部设有鼻夹8 ;涂管器3包括一次性管套、通道3.4、囊体3.5,在囊体3.5内设有中空的通道3.4,一次性管套由手柄3.1、管架3.2、海绵体3.3构成,手柄3.1固定连接在管架3.2的顶端,在管架3.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体3.3。其中,所述的内腔的上端与胃管本体7相通,下端与导管10相通,所述的管架3.2为网状结构,连接杆2与涂管器3为插接式连接。在使用涂管器时,把涂管器取下,胃管管体插入到一次性管套内,手持囊体并挤压囊体,使囊体内的液体石蜡通过出液孔将一次性管套内的海绵体浸湿,这样海绵体即可对胃管管体进行均匀涂抹,当需要再次涂抹时,医务人员只需通过手柄将一次性管套拿出,换个新的一次性管套插入,再次涂抹即可。【主权项】1.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是:包括胃管外口(1)、连接杆(2)、涂管器(3)、充气管(4)、充气皮球(5)、单向阀(6)、胃管本体(7)、鼻夹(8)、伸缩气囊(9)、导管(10)、连通孔(11),在胃管本体(7)的上端设有胃管外口(1),在胃管外口(I)的右侧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涂管器(3),在胃管本体(7)的下端设有伸缩气囊(9),伸缩气囊(9)下端连通有导管(10),在导管(10)表面均布设有连通孔(11),伸缩气囊(9)包括内腔,内腔的外围环绕设有两端密封的充气腔,充气腔通过充气管(4)连接有充气皮球(5),充气皮球(5)上设有单向阀(6),在胃管本体(7)的外部设有鼻夹(8);所述的涂管器(3)包括一次性管套、通道(3.4)、囊体(3.5),在囊体(3.5)内设有中空的通道(3.4),一次性管套由手柄(3.1)、管架(3.2)、海绵体(3.3)构成,手柄(3.1)固定连接在管架(3.2)的顶端,在管架(3.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体(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腔的上端与胃管本体(7)相通,下端与导管(10)相通,所述的管架(3.2)为网状结构,连接杆(2)与涂管器(3)为插接式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技术方案是:在胃管外口的右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涂管器,在胃管本体的下端设有伸缩气囊,伸缩气囊下端连通有导管,伸缩气囊包括内腔,内腔的外围环绕设有两端密封的充气腔,充气腔通过充气管连接有充气皮球,在胃管本体的外部设有鼻夹;涂管器包括一次性管套、通道、囊体,在囊体内设有中空的通道,一次性管套由手柄、管架、海绵体构成,手柄固定连接在管架的顶端,在管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消化内科用弹性胃管能够伸缩,且设置有涂抹器,能够在硅胶管的前部外壁上涂抹液体石蜡,使硅胶管顺滑,便于插管。【IPC分类】A61M25/10【公开号】CN204671717【申请号】CN201520253791【专利技术人】贾玉花, 温龙凤 【申请人】贾玉花【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是:包括胃管外口(1)、连接杆(2)、涂管器(3)、充气管(4)、充气皮球(5)、单向阀(6)、胃管本体(7)、鼻夹(8)、伸缩气囊(9)、导管(10)、连通孔(11),在胃管本体(7)的上端设有胃管外口(1),在胃管外口(1)的右侧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涂管器(3),在胃管本体(7)的下端设有伸缩气囊(9),伸缩气囊(9)下端连通有导管(10),在导管(10)表面均布设有连通孔(11),伸缩气囊(9)包括内腔,内腔的外围环绕设有两端密封的充气腔,充气腔通过充气管(4)连接有充气皮球(5),充气皮球(5)上设有单向阀(6),在胃管本体(7)的外部设有鼻夹(8);所述的涂管器(3)包括一次性管套、通道(3.4)、囊体(3.5),在囊体(3.5)内设有中空的通道(3.4),一次性管套由手柄(3.1)、管架(3.2)、海绵体(3.3)构成,手柄(3.1)固定连接在管架(3.2)的顶端,在管架(3.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体(3.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花温龙凤
申请(专利权)人:贾玉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