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属于机会网络和社交 网络的交叉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传感器网络存在一些不足:(1)需要人工预先部署大量的感知设备, 不仅价格昂贵,随着规模的扩大,系统的复杂性也急剧增加。(2)感知设备静态部署,一般不 会密集部署,使得感知视角单一,无法全方位透彻感知对象。(3)根据节点ID来转发数据, 不适合高度动态移动的网络场景,也无法应用于存在特定兴趣偏好的网络。 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有丰富传感器的移动智能设备大量涌现,群智感知作为下一 代感知技术,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研宄热点。智能手机作为移动设备的主要产品,能够真实 地反映出持有者的行为属性,为群智感知技术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遍布全球的高性能移动 设备筑起了庞大的社会网络,移动用户可以在社会网络中获取、分享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收 集、分析为用户订制私有化服务使得群智感知技术产生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群智感知通过携带感知设备的个体通过移动互联网分享或获取数据进行有意识、 无意识地协作来完成复杂的社会感知任务。群智感知技术借助大量普及的移动终端设备进 行感知活动,克服了感知设备昂贵的问题,利用人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行为地点的机会式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设用户数量为n,地点数量为m,用户i∈{1,…,n}在行为地点j∈{1,…,m}消耗的时间以时间片数量(time slice)tsij度量,时间片的长度固定为tl,若用户i在行为地点j所消耗的总时间为Tij,则tsij=Tij/tl;步骤2:服务器根据用户i所提交的移动轨迹数据,统计用户i对某行为地点的时间片向量TSi=(tsi1,tsi2,…tsim),并将计算结果以用户/行为地点联合矩阵形式存储于服务器;服务器每次接收到用户i的轨迹数据时立即更新用户/行为地点联合矩阵中该用户对应的信息,并将统计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陈翔,吴敏,徐小龙,李涛,蒋凌云,戴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