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妇产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分娩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床板和床腿,床板包括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固定床板的下方设有千斤顶;固定床板的两侧长边方向均设有滑槽,活动床板的底部设有滑轮;活动床板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前板和中板通过固定转轴相连,前板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相连的第一气缸;中板和后板通过固定转轴相连,后板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相连的第二气缸;固定床板尾端及中板的尾端和内部贯穿设有第三气缸;中板尾端两侧均设有伸缩式支撑架,两支撑架呈V字型并分别与固定床板宽边方向呈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产妇舒适度的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
,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分娩床。
技术介绍
临床上使用的分娩床主要由床板和床腿构成,通常床体较高,不能升降,产妇腹部庞大,上下床时极不方便,而为了保持无菌环境,不允许家属陪同,只能依靠多名医护人员搀扶或抬抱上下分娩床。产妇躺至分娩床上时,由于腹部的重力作用,导致腰部承受的压力很大,只是在产妇腰部垫上枕头,而产妇的舒适度仍然无法得到保证。在即将分娩之前还需将产妇双腿抬高,仍然需要借助人工帮忙,操作费时费力,降低了医疗效率,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地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妇产科分娩床,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产妇舒适度的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医疗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妇产科分娩床,包括床板和床腿,床板包括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固定床板的下方设有千斤顶;固定床板的两侧长边方向均设有滑槽,活动床板的底部设有滑轮;活动床板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前板和中板通过固定转轴相连,前板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相连的第一气缸;中板和后板通过固定转轴相连,后板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相连的第二气缸;固定床板尾端及中板的尾端和内部贯穿设有第三气缸;固定床板尾端还设有伸缩杆,伸缩杆顶部设有记录板;中板的前端两侧均设有助力臂,助力臂底部设有拉环;中板中部设有腰椎护理垫;中板尾端两侧均设有伸缩式支撑架,支撑架顶端设有固定环,两支撑架呈V字型并分别与固定床板宽边方向呈锐角;床腿为可伸缩式结构,床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伸缩式支撑架和固定环,可在分娩时将产妇的双腿固定在固定环内,减少分娩时因为疼痛导致产妇发生较大的挪动,帮助产妇用力。所述两支撑架呈V字型并分别与固定床板宽边方向呈锐角,是从便于产妇分娩的角度进行设计的。所述固定环外部包覆有珍珠棉,提高产妇腿部的舒适度。所述的前板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相连的第一气缸,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前板的高度或者调整产妇的舒适度。所述的记录板,方便医生对检查结果及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所述的助力臂和拉环,可在启动第一气缸将前板升至合适高度后,方便产妇进行侧身,或者在分娩时,产妇手部可以抓住助力臂或者拉环,方便产妇用力以及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所述腰椎护理垫,可有效减少因产妇腹部的重力作用导致腰部承受很大压力的问题,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产妇分娩前,将床腿调低至合适高度,使得产妇直接坐在分娩床上;启动第三气缸,通过第三气缸的传动作用,使得活动床板沿着滑槽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启动第一气缸,使第一气缸顶起前板,产妇只需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即可躺下;启动第一气缸,逐渐降低前板至合适高度;启动千斤顶,调节所述妇产科分娩床至适合医生适合检查助产的高度;启动第二气缸,将后板升至合适高度,再将产妇双腿放在固定环内进行固定,再启动第二气缸,将后板放平,医护人员准备工作完毕,等待产妇分娩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产妇舒适度的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医疗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三气缸;2、第二气缸;3、固定环;4、支撑架;5、滑槽;6、中板;7、助力臂;8、拉环;9、前板;10、床腿;11、第一气缸;12、万向轮;13、腰椎护理垫;14、千斤顶;15、固定转轴;16、后板;17、固定床板;18、伸缩杆;19、记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妇产科分娩床,包括床板和床腿10,床板包括固定床板17和活动床板,固定床板17的下方设有千斤顶14;固定床板17的两侧长边方向均设有滑槽5,活动床板的底部设有滑轮;活动床板由前板9、中板6和后板16组成,前板9和中板6通过固定转轴15相连,前板9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17相连的第一气缸11;中板6和后板16通过固定转轴15相连,后板16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17相连的第二气缸2;固定床板17尾端及中板6的尾端和内部贯穿设有第三气缸1;固定床板17尾端还设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顶部设有记录板19;中板6的前端两侧均设有助力臂7,助力臂7底部设有拉环8;中板6中部设有腰椎护理垫13;中板6尾端两侧均设有伸缩式支撑架4,支撑架4顶端设有固定环3,两支撑架4呈V字型并分别与固定床板17宽边方向呈锐角;床腿10为可伸缩式结构,床腿10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2。所述伸缩式支撑架4和固定环3,可在分娩时将产妇的双腿固定在固定环3内,减少分娩时因为疼痛导致产妇发生较大的挪动,帮助产妇用力。所述两支撑架4呈V字型并分别与固定床板17宽边方向呈锐角,是从便于产妇分娩的角度进行设计的。所述固定环3外部包覆有珍珠棉,提高产妇腿部的舒适度。所述的前板9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17相连的第一气缸11,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前板9的高度或者调整产妇的舒适度。所述的记录板19,方便医生对检查结果及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所述的助力臂7和拉环8,可在启动第一气缸11将前板9升至合适高度后,方便产妇进行侧身,或者在分娩时,产妇手部可以抓住助力臂7或者拉环8,方便产妇用力以及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所述腰椎护理垫13,可有效减少因产妇腹部的重力作用导致腰部承受很大压力的问题,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产妇分娩前,将床腿10调低至合适高度,使得产妇直接坐在分娩床上;启动第三气缸1,通过第三气缸1的传动作用,使得活动床板沿着滑槽5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启动第一气缸11,使第一气缸11顶起前板9,产妇只需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即可躺下;启动第一气缸11,逐渐降低前板9至合适高度;启动千斤顶14,调节所述妇产科分娩床至适合医生适合检查助产的高度;启动第二气缸2,将后板16升至合适高度,再将产妇双腿放在固定环3内进行固定,再启动第二气缸2,将后板16放平,医护人员准备工作完毕,等待产妇分娩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产妇舒适度的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医疗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妇产科分娩床,包括床板和床腿(10),其特征在于:床板包括固定床板(17)和活动床板,固定床板(17)的下方设有千斤顶(14);固定床板(17)的两侧长边方向均设有滑槽(5),活动床板的底部设有滑轮;活动床板由前板(9)、中板(6)和后板(16)组成,前板(9)和中板(6)通过固定转轴(15)相连,前板(9)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17)相连的第一气缸(11);中板(6)和后板(16)通过固定转轴(15)相连,后板(16)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17)相连的第二气缸(2);固定床板(17)尾端及中板(6)的尾端和内部贯穿设有第三气缸(1);固定床板(17)尾端还设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顶部设有记录板(19);中板(6)的前端两侧均设有助力臂(7),助力臂(7)底部设有拉环(8);中板(6)中部设有腰椎护理垫(13);中板(6)尾端两侧均设有伸缩式支撑架(4),支撑架(4)顶端设有固定环(3),两支撑架(4)呈V字型并分别与固定床板(17)宽边方向呈锐角;床腿(10)为可伸缩式结构,床腿(10)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分娩床,包括床板和床腿(10),其特征在于:床板包括固定床板(17)和活
动床板,固定床板(17)的下方设有千斤顶(14);固定床板(17)的两侧长边方向均设有滑槽(5),
活动床板的底部设有滑轮;活动床板由前板(9)、中板(6)和后板(16)组成,前板(9)和中板(6)
通过固定转轴(15)相连,前板(9)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17)相连的第一气缸(11);中板(6)和后板
(16)通过固定转轴(15)相连,后板(16)底部设有与固定床板(17)相连的第二气缸(2);固定床板
(17)尾端及中板(6)的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唐文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