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由伟专利>正文

一种滑雪毯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301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雪毯单元,包括底座及其上侧的支撑柱,底座与支撑柱为一体结构;底座上一体成型的支撑柱至少为两组,各组支撑柱之间相互交叉成网状,支撑柱纵向呈锥形,其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雪毯单元拼接而成的滑雪毯,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更小,更接近于在自然雪上滑行的感觉;而且,呈锥形结构的支撑柱之间的空间可容纳自然雪,冬季无需将滑雪毯拆掉,适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造滑雪场
,更为具体来说,是一种滑雪毯单元
技术介绍
为了能在零度以上的环境温度下滑雪,目前许多人对人造滑雪场进行了一些研宄和试验。申请号为20071004948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真滑雪地毯组合单元,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排由多个支撑柱排列形成的梳状组件,支撑柱的顶部有与滑雪板接触的弧状接触面,支撑部顶部为球状或者冠状或者球台状。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滑雪板与滑雪毯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仿真滑雪的过程,但是这种滑雪毯存在如下的问题:一、由于支撑柱本身结构设置的原因,滑雪毯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仍然很大,与真正的滑雪感受仍然相差悬殊,体验效果差;二、适用范围窄,在冬季到来时,由于支撑柱自身结构的限制而无法容纳自然雪,自然降雪会将上述专利中的支撑柱压坏甚至折断,其使用寿命较短;而如果为了保护滑雪毯,冬季到来时,将其从滑雪场撤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因此,获得一种体验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滑雪毯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始终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滑雪毯与滑雪板之间摩擦力大、适用范围窄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拼装成滑雪毯的滑雪毯单元,达到了减小滑雪毯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适用范围宽等技术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雪毯单元,包括底座及其上侧的支撑柱,底座与支撑柱为一体结构;底座上一体成型的支撑柱至少为两组,各组支撑柱之间相互交叉成网状;支撑柱纵向呈锥形,其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各组支撑柱相互交叉设置呈网状,导致单位面积上滑雪板与滑雪毯接触的面积减小,因此降低了滑雪板与滑雪毯之间的摩擦力,在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拼成的滑雪毯上滑行时,其体验效果更接近于在自然雪上滑行,体验效果更好。另外,锥形的支撑柱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创新点。这种形状的支撑柱之间形成了可容纳自然雪的空间,自然雪降落时,会一点点进入支撑柱之间的空间后才会覆盖到整个滑雪毯上部,因此不会损坏支撑柱。所以,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不需要在冬季到来时将其拆掉,其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地,底座侧壁具有向外凸出的榫头,榫头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榫头的底座侧壁开孔形成榫眼,榫眼与榫头的形状相互匹配。适配的榫头和榫眼便于相邻滑雪毯单元之间的连接,该种连接方式连接简单、牢固;而且本技术一体加工出榫头、榫眼,便于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进一步地,底座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出调节片,调节片位于榫头附近。由于榫头尺寸必然要比榫眼尺寸小些,因而在连接处往往会出现相邻的两个滑雪毯高度不同的现象,为克服这个问题,本技术在底座上表面向外延长出一调节片,该调节片设置在榫头旁边,当榫头、榫眼连接时,该调节片会搭在另一个被插入的滑雪毯单元的底座上,以保持两个相邻滑雪毯单元连接处高度的一致。进一步地,每组支撑柱包括两排以上的支撑柱,各排的支撑柱高低交错设置。高低交错设置的支撑柱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滑行体验,由于滑雪者的体重不同,设置上下高低不同的支撑柱可在两个程度上支撑滑雪板,当高一些的支撑柱无法承重时,便有低的支撑柱继续承重,而且这样设置也有减小与滑雪板接触面积、降低摩擦力的作用。进一步地,相邻排支撑柱的高度差为2毫米。进一步地,底座上开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轴向贯穿底座。进一步地,安装通孔的个数为一至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安装通孔内打入螺钉,可将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固定在地面上。设置多个安装通孔是为了增强固定滑雪毯单元的可靠程度。进一步地,底座呈方形,相邻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两个榫头,另外两个侧壁分别对应设置两个榫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拼接而成的滑雪毯,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更小,更接近于在自然雪上滑行的感觉;而且,呈锥形结构的支撑柱之间的空间可容纳自然雪,冬季无需将滑雪毯拆掉,因此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的适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滑雪毯单元的俯视图;图2为滑雪毯单元的侧视图。图中,1、支撑柱;2、榫眼;3、底座;4、调节片;5、榫头;6、安装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可拼接成滑雪毯的滑雪毯单元,包括底座3和支撑柱1,底座3和支撑柱I 一体结构,支撑柱I设置在底座3的上侧,底座3与地面接触,支撑柱I与滑雪板接触。本技术滑雪毯单元的底座3上设有至少两组的支撑柱I,多组支撑柱I之间相互交叉或者平行形成网状。相对于现有的滑雪毯来说,本技术的网状的多组支撑柱I减小了滑雪板与滑雪毯的接触面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的方式减小了滑雪板与滑雪毯之间的摩擦力,使用者的体验效果更好,更接近于在自然雪上滑行。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每组支撑柱I包括两排以上平行的支撑柱1,两排支撑柱I之间存在较小的空隙,同一排支撑柱I的相邻支撑柱I也存在较小的空隙。与常用的滑雪毯结构不同,本技术的滑雪毯的支撑柱I纵向呈锥形,其底端直径大于顶端直径。这种结构的支撑柱I承压能力更好,受力后更容易恢复原状;而且,这种结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即使自然雪降落到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上,首先会停留在支撑柱I之间的空隙内,支撑柱I之间的空隙填满后,才会将滑雪毯单元覆盖,因此自然雪也不会将支撑柱I压坏,冬季到来时,可在滑雪毯上的自然雪场滑雪,自然雪融化后,仍可在本技术的滑雪毯上体验滑雪的感觉,无需根据季节拆卸或安装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因此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为了滑雪毯单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人造滑雪场地面,本技术的滑雪毯单元底座3侧壁向外伸出至少一个向外凸出的榫头5,榫头5与底座3 —体结构,与榫头5所在侧相对的侧面开有至少一个榫眼2,榫眼2与榫头5设置在底座3的相对侧壁上。由于每个滑雪毯单元需要与相邻的滑雪毯单元连接,故榫头5和榫眼2设置在滑雪毯单元底座3的相对侧壁上。本实施例中,底座3呈方形,在底座3两个相邻侧壁各设置两个榫头5,与榫头5相对地在另外两个侧壁各设置两个榫眼2。榫头5与榫眼2适配,实现滑雪毯单元之间的稳固连接。由于结构本身的要求,榫头5尺寸往往要小于榫眼2尺寸,为了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滑雪毯单元连接部位处在同一个高度,本技术底座3上表面向外延伸出调节片4,调节片4位于榫头5附近。在榫头5旁设有调节片4,调节片4与底座3 —体成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片4为一薄片,所处高度大于榫头5高度,比如,当A滑雪毯单元的榫头5与B滑雪毯单元的榫眼2适配连接时,A滑雪毯单元榫头5旁的调节片4落在B滑雪毯单元的底座3上面,避免了 A滑雪毯单元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沉,保证相互连接的A、B滑雪毯单元连接部位高度一致。由于每个人的体重不同,因此对滑雪毯单元的支撑柱I的压力也不同,为了获得更好的滑雪体验,本技术的每组支撑柱I包括两排以上的支撑柱1,各排的支撑柱I高低交错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处在同一排的支撑柱I高度相同,而相邻的两排支撑柱I高低不同,每组支撑柱I内的多排支撑柱I高低交错设置。本实施例中,整个滑雪毯单元的支撑柱I具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其高度差为2毫米。对于本技术滑雪毯单元的固定,本技术在底座3上开有安装通孔6,安装通孔6轴向贯穿底座3,一般来说,采用一至四个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雪毯单元,包括底座(3)及其上侧的支撑柱(1),底座与支撑柱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上一体成型的支撑柱至少为两组,各组支撑柱之间相互交叉成网状,支撑柱纵向呈锥形,其底端直径大于顶端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伟
申请(专利权)人:由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