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涵宇专利>正文

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262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机构、控制机构、行走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下部设置行走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PLC进行控制,能够对运行的速度、高度的调节和传送带长度进行准确的调整,保证了调整的精度,实现了全方位空间的立体调整,适用性强,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实现一机多用,并降低了装载的成本,值得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物料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其对原料的需求量也是日益激增,而对于一些物料的运输,其需要传送带进行输送并装载,现有的传送带很多由于架体较为笨重不能随意进行活动,而常见的传送带不能随意调整高度,也不能调整长度,更不能进行移动,使得其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于一些需要对转载车辆或仓库进行上料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CN 103771090 A中公开了一种可升降传送带支架,包括底座,用于支撑其他部件,所述底座上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上端与传送带通过可拆卸机构连接,可根据需要进行升降,从而满足实际应用中传送带需要一定的坡度,而且坡度的角度可以控制,可灵活配置,满足多种需要;但是其不能进行自主移动与延长传送带,因此需要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传送带不能调整长度,也不能自由升降并调整角度的现象,而提供的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为解决本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机构、控制机构、行走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下部设置行走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所述一级传送带设置在二级传送带上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级支撑架和二级支撑架,所述二级支撑架通过液压模块设置在一级支撑架上。所述一级支撑杆上设置一级传送带,所述一级支撑杆下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二级支撑架,所述二级支撑架上设置二级传送带。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架、驱动轮、行走轮和行走轮架,所述驱动轮架上部与一级支撑架铰接,所述驱动轮架下部设置驱动轮,所述驱动轮架上设置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架上部与一级支撑架铰接,所述行走轮架下部设置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架为升降轮架。所述控制机构为PLC,所述PLC分别与液压模块、升降轮架和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滑轨上。所述升降轮架为液压升降架或剪叉式升降架或丝杠升降架或滑轮组升降架。所述驱动轮架上设置配重块。所述一级支撑架下部设置支架轨道。本技术采用两级传送带的模式,能够在需要一级传送带时不用开启二级传送带即可实现装载,当需要的装载的距离较远时,则通过液压模块将二级支撑架沿滑槽向外推出,进而延长了传送带的输送距离,增加了传送带的适用范围,实现长距离和大高度传送;在一级支撑架前后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轮架与行走轮架,并分别通过铰链连接,而行走轮架为升降轮架,能够通过其调节装置前端的高度,进而实现对本装置输送高度的调节,由于其设置在一级传支撑架处能够实现前端的高度的大幅度变化;其设置在滑轨上为硬接触,能够保证支撑的支撑强度;在一级支撑架末端设置驱动轮架,并在驱动轮架上设置驱动电机,能够在其上设置驱动电机,并通过PLC对驱动电机控制驱动轮的前进与后退,进而实现本装置沿着滑轨方向的移动,在其上设置配重块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在一级支撑架下部设置滑槽,在滑槽内设置二级支撑架,并通过液压模块对其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在滑槽内自由活动,并且采用独立的电机进行驱动,能够保证传送带的稳定传送;而且由于在滑槽内进行移动能够自由调节整体传送带的长度;采用的升降轮架为液压升降架或剪叉式升降架或丝杠升降架或滑轮组升降架,均为常见的升降装置能够保证升降的稳定性,且能够保证高度调节时能够通过PLC进行自由控制高度,甚至可以通过设置遥控手柄进行控制,保证了使用的范围;在一级支撑架下部设置支架轨道能够使得行走轮架改变支点位置,从而实现前部装载高度的变化,也可以根据装载货物质量的变化调整支点为位置,从而实现快速装货与装载高度的变化,本技术通过PLC进行控制,能够对运行的速度、高度的调节和传送带长度进行准确的调整,保证了调整的精度,实现了全方位空间的立体调整,适用性强,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实现一机多用,并降低了装载的成本,值得推广与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一级传送带2- —级支撑架3-滑轨4-液压模块5-液压杆6_滑槽7_ 二级支撑架8-二级传送带9-行走轮架10-行走轮11-驱动轮12-配重块13-驱动轮架14-PLC 15-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机构、控制机构、行走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下部设置行走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一级传送带I和二级传送带8,所述一级传送带I设置在二级传送带8上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级支撑架2和二级支撑架7,所述二级支撑架7通过液压模块4设置在一级支撑架2上。所述一级支撑架2上设置一级传送带1,所述一级支撑架2下部设置滑槽6,所述滑槽6内设置二级支撑架7,所述二级支撑架7上设置二级传送带8。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轮架13、驱动轮11、行走轮10和行走轮架9,所述驱动轮架13上部与一级支撑架2铰接,所述驱动轮架13下部设置驱动轮11,所述驱动轮架11上设置驱动电机15,所述行走轮架9上部与一级支撑架2铰接,所述行走轮架9下部设置行走轮10,所述行走轮架9为升降轮架。所述控制机构为PLC14,所述PLC14分别与液压模块、升降轮架和驱动电机15相连接。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滑轨3上。所述升降轮架为液压升降架或剪叉式升降架或丝杠升降架或滑轮组升降架。所述驱动轮架13上设置配重块12。所述液压模块4前端通过液压杆5与二级支撑架7连接。本技术采用两级传送带的模式,能够在需要一级传送带时不用开启二级传送带即可实现装载,当需要的装载的距离较远时,则通过液压模块将二级支撑架沿滑槽向外推出,进而延长了传送带的输送距离,增加了传送带的适用范围,实现长距离和大高度传送;在一级支撑架前后两端分别设置驱动轮架与行走轮架,并分别通过铰链连接,而行走轮架为升降轮架,能够通过其调节装置前端的高度,进而实现对本装置输送高度的调节,由于其设置在一级传支撑架处能够实现前端的高度的大幅度变化;其设置在滑轨上为硬接触,能够保证支撑的支撑强度;在一级支撑架末端设置驱动轮架,并在驱动轮架上设置驱动电机,能够在其上设置驱动电机,并通过PLC对驱动电机控制驱动轮的前进与后退,进而实现本装置沿着滑轨方向的移动,在其上设置配重块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在一级支撑架下部设置滑槽,在滑槽内设置二级支撑架,并通过液压模块对其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在滑槽内自由活动,并且采用独立的电机进行驱动,能够保证传送带的稳定传送;而且由于在滑槽内进行移动能够自由调节整体传送带的长度;采用的升降轮架为液压升降架或剪叉式升降架或丝杠升降架或滑轮组升降架,均为常见的升降装置能够保证升降的稳定性,且能够保证高度调节时能够通过PLC进行自由控制高度,甚至可以通过设置遥控手柄进行控制,保证了使用的范围。本技术通过PLC进行控制,能够对运行的速度、高度的调节和传送带长度进行准确的调整,保证了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式物料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机构、控制机构、行走机构和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下部设置行走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一级传送带和二级传送带,所述一级传送带设置在二级传送带上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级支撑架和二级支撑架,所述二级支撑架通过液压模块设置在一级支撑架上;所述一级支撑杆上设置一级传送带,所述一级支撑杆下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二级支撑架,所述二级支撑架上设置二级传送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涵宇
申请(专利权)人:郭涵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