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176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由于输入电压等级较高,变换器输入侧采用两级模块串联来实现电压降额,而输出侧由于电流较大,采用两个模块并联来实现分流。变换模块对电网电压进行高频变换隔离,将波动的电网电压高频变换后,通过高频变压器T1、高频变压器T2隔离输出;输出整流滤波回路将经过高频变压器隔离变换后的高频脉冲通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D1、VD2和VD3、VD4进行整流,整流后通过LC滤波后得到稳定的DC110V。该方案将高电压和大电流进行了合理分配,降低了电路设计难度,实现了变换器输出与电网电压的完全电气隔离,减轻了电源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机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
技术介绍
传统充电机拓扑采用单个变换器,不能将输入大电压和输出大电流进行了合理分配,这样会造成功率过于集中带来的问题,同时增加电路设计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开通、软关断,发热量小、重量轻、电磁干扰小的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回路,高频隔离变换回路,输出整流滤波回路;电网电压DC1500V输入到直流变换器箱后经过输入回路到高频隔离变换回路;高频隔离变换回路采用两个变换模块来实现电压和功率分配,变换器输入侧采用两级模块串联来实现电压降额,而输出侧采用两个模块并联来实现分流;变换模块对电网电压进行高频变换隔离,将波动的电网电压高频变换后,通过高频变压器隔离输出;输出整流滤波回路将经过高频变压器隔离变换后的高频脉冲通过全波整流和LC滤波后得到稳定的DCl 10V。所述的输入回路包括线路滤波电抗器LI,主接触器KMl,预充电接触器KM2,充电电阻Rl,输入支撑电容Cl,输入支撑电容C2,用于电压检测的电压传感器Ul,电压传感器U2,电压传感器U3,检测输入电流的电流传感器U4 ;所述的高频隔离变换回路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隔直电容C3,隔离电容C4,隔离变压器Tl,隔离变压器T2;所述的输出整流滤波回路包括整流二极管VDl,整流二极管VD2,整流二极管VD3,整流二极管VD4,输出滤波电抗器L2,输出滤波电抗器L3,用于输出电流检测的电流传感器U5,电流传感器U6,用于检测输出电压的电压传感器U7,输出滤波电容C7。输入回路:电源的输入正极接到输入滤波电感LI的一端,再从电感LI的这一端连接到电压传感器Ul的HT+极上,电感LI的另外一端连接到主接触器KMl的正极,主接触器KMl的正极连接到预充电接触器KM2的正极,预充电接触器KM2的负极连接到充电电阻Rl的一端,充电电阻Rl的另外一端接到主接触器KMl的负极,主接触器KMl的负极通过电流传感器U4连接到支撑电容Cl的正极,电源的输入负极接到支撑电容C2的负极,再从支撑电容C2的负极连接到电压传感器Ul的HT-极上。高频隔离变换回路:支撑电容Cl的正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l的Cl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l的Cl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Cl极,支撑电容Cl的负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l的E2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l的E2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E2极,电压传感器U2的HT+极接到输出支撑电容Cl的正极,电压传感器U2的HT-极接到输出支撑电容Cl的负极,隔直电容C3的一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C2E1极,隔直电容C3的另一极连接到隔离变压器Tl的输入一端,隔离变压器Tl的输入另一端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l的C2E1极。支撑电容Cl的负极连接到支撑电容C2的正极,支撑电容C2的正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Cl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Cl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Cl极,支撑电容C2的负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E2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E2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E2极,电压传感器U3的HT+极接到输出支撑电容C2的正极,电压传感器U3的HT-极接到输出支撑电容C2的负极,隔直电容C4的一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的C2E1极,隔直电容C4的另一极连接到隔离变压器T2的输入一端,隔离变压器T2的输入另一端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的C2E1极。输出整流滤波回路:隔离变压器Tl的副边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VDl的阳极,副边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VD2的阳极,隔离变压器Tl的副边中间抽头连接到输出滤波电容C7的负极。整流二极管VDl的阴极连接整流二极管VD2的阴极,整流二极管VDl的阴极连接到输出滤波电感L2的一极,输出滤波电感L2的另一极穿过电流传感器U5连接到输出滤波电容C7的正极。隔离变压器T2的副边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VD3的阳极,副边的另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VD4的阳极,隔离变压器T2的副边中间抽头连接到输出滤波电容C7的负极。整流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整流二极管VD4的阴极,整流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到输出滤波电感L3的一极,输出滤波电感L3的另一极穿过电流传感器U6连接到输出滤波电容C7的正极。输出电压传感器U7的HT+极接到输出滤波电容C7的正极,输出电压传感器U7的HT-极接到输出滤波电容C7的负极。高频隔离变换回路采用两个变换模块通过串并联的方式来实现电压和功率分配,由于输入电压等级较高,变换器输入侧采用两级模块串联来实现电压降额,而输出侧由于电流较大,采用两个模块并联来实现分流。变换模块对电网电压进行高频变换隔离,将波动的电网电压高频变换后,通过高频变压器Tl、高频变压器T2隔离输出;输出整流滤波回路将经过高频变压器隔离变换后的高频脉冲通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D1、VD2和VD3、VD4进行整流,整流后通过LC滤波后得到稳定的DCl 1Vo该变换电路方案不仅将高电压和大电流进行了合理分配,给电路设计降低了难度,同时实现了变换器输出与电网电压的完全电气隔离,另外还减轻了电源的体积和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包括输入回路,高频隔离变换回路,输出整流滤波回路;所述的输入回路包括线路滤波电抗器LI,主接触器KMl,预充电接触器KM2,充电电阻Rl,输入支撑电容Cl,输入支撑电容C2,用于电压检测的电压传感器Ul,电压传感器U2,电压传感器U3,检测输入电流的电流传感器U4 ;所述的高频隔离变换回路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3,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4,隔直电容C3,隔离电容C4,隔离变压器Tl,隔离变压器T2;所述的输出整流滤波回路包括整流二极管VDl,整流二极管VD2,整流二极管VD3,整流二极管VD4,输出滤波电抗器L2,输出滤波电抗器L3,用于输出电流检测的电流传感器U5,电流传感器U6,用于检测输出电压的电压传感器U7,输出滤波电容C7。输入回路:电源的输入正极接到输入滤波电感LI的一端,再从电感LI的这一端连接到电压传感器Ul的HT+极上,电感LI的另外一端连接到主接触器KMl的正极,主接触器KMl的正极连接到预充电接触器KM2的正极,预充电接触器KM2的负极连接到充电电阻Rl的一端,充电电阻Rl的另外一端接到主接触器KMl的负极,主接触器KMl的负极通过电流传感器U4连接到支撑电容Cl的正极,电源的输入负极接到支撑电容C2的负极,再从支撑电容C2的负极连接到电压传感器Ul的HT-极上。高频隔离变换回路:支撑电容Cl的正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l的Cl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l的Cl极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VT2的C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变换器大功率充电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回路,高频隔离变换回路,输出整流滤波回路;电网电压DC1500V输入到直流变换器箱后经过输入回路到高频隔离变换回路;高频隔离变换回路采用两个变换模块来实现电压和功率分配,变换器输入侧采用两级模块串联来实现电压降额,而输出侧采用两个模块并联来实现分流;变换模块对电网电压进行高频变换隔离,将波动的电网电压高频变换后,通过高频变压器隔离输出;输出整流滤波回路将经过高频变压器隔离变换后的高频脉冲通过全波整流和LC滤波后得到稳定的DC110V。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