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包括针芯、针座、针柄、针管和针尖,针座为圆弧状,针座上部表面设有凸点;针柄顶端与软管和储液盒依次相连,储液盒内部的上端设有脑脊液检测卡;针管表面设有追溯线;针管中部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两根支柱和吸塑盘,支柱底端与吸塑盘相连,其中一根支柱垂直于吸塑盘;定位支架中部设有角度尺;针尖为弧形盲端,针尖的侧面设有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麻醉穿刺时的效果和准确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硬膜外麻醉是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的简称,指的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的麻醉方法,主要用于腹部及腹部以下的手术,包括泌尿、妇产及下肢手术。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给病人背部消毒后,将穿刺针根据规定的相应角度目测刺入穿刺部位,然后取出针芯,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并用手背部接脑脊液滴,连接注射器推注部分麻醉液,再将硬膜外导管引入,拔出穿刺针体,固定硬膜外导管,并自硬膜外导管继续推注麻醉药液进一步麻醉,这样目测角度、手接脑脊液滴的操作很不规范,还影响穿刺操作使穿刺效果不佳。临床上使用的硬膜外麻醉穿刺针,针杆前端开有平直端口,在硬膜外穿刺时,穿刺针需要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等多层组织,最后进入硬膜外间隙,在此过程中,平直端口往往将这些组织割断,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损伤;另外穿刺针上的针座比较平直、短小,手拿穿刺针时容易发生侧滑,也影响到了穿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麻醉穿刺时的效果和准确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包括针芯、针座、针柄、针管和针尖,针座为圆弧状,针座上部表面设有凸点;针柄顶端与软管和储液盒依次相连,储液盒内部的上端设有脑脊液检测卡;针管表面设有追溯线;针管中部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支柱和吸塑盘,支柱底端与吸塑盘相连,其中一根支柱垂直于吸塑盘;定位支架中部设有角度尺;针尖为弧形盲端,针尖的侧面设有小孔。所述针座为圆弧状,弧度为0.4-0.8弧度,针座上部表面设有凸点,提高了手拿穿刺针时的摩擦力,避免发生侧滑,进而提高了穿刺效果。所述脑脊液检测卡可以检测到针芯取出后是否有脑脊液流出,以确认穿刺到的位置是否为硬膜外腔,避免穿刺位置发生错误导致误操作。所述储液盒可以临时储存流出的脑脊液,避免流出的脑脊液污染医生手套或者病人身体上,造成交叉感染。所述追溯线、定位支架和角度尺,便于穿刺时确定好精确的角度,提高穿刺准确率。所述定位支架中的吸塑盘,可以更好的固定定位支架,利于穿刺针移动寻找穿刺角度。 所述定位支架可沿着与固定盘的连接点进行旋转。所述针尖的末端为弧形盲端,可避免损伤脊髓及周围组织,针尖的侧面设有小孔,在推注麻药时,可将麻药快速扩散至穿刺针周围,同时避免了穿刺针孔被堵塞。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针管前端接触皮肤,针管与皮肤呈垂直状态时,使定位支架中的一根支柱与针管平行,同时固定好吸塑盘,即将吸塑盘吸在病人皮肤上,针管倾斜,同时观察追溯线在角度尺的位置,读取角度数据穿刺进针,取出针芯,待脑脊液流出,沿软管进入储液盒,待脑脊液检测卡显色时,说明已穿刺成功,连接注射器推注部分麻醉液,再插入硬膜外导管,卸掉定位支架,拔出穿刺针,固定硬膜外导管,并自硬膜外导管继续推注麻醉药液进一步麻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设有的圆弧状针座,提高了手拿穿刺针时的摩擦力,提高了穿刺效果;设有的脑脊液检测卡可确认穿刺到的位置是否为硬膜外腔;设有的追溯线、定位支架和角度尺,提高了穿刺准确率;设有的定位支架中的吸塑盘,可以更好的固定定位支架;设有的针尖可避免损伤脊髓及周围组织。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麻醉穿刺时的效果和准确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了病入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芯;2、软管;3、脑脊液检测卡;4、储液盒;5、针柄;6、追溯线;7、针管;8、固定盘;9、角度尺;10、针尖;11、吸塑盘;12、支柱;13、针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包括针芯1、针座13、针柄5、针管7和针尖10,针座13为圆弧状,针座13上部表面设有凸点;针柄5顶端与软管2和储液盒4依次相连,储液盒4内部的上端设有脑脊液检测卡3 ;针管7表面设有追溯线6 ;针管7中部设有固定盘8,固定盘8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支柱12和吸塑盘11,支柱12底端与吸塑盘11相连,其中一根支柱12垂直于吸塑盘11 ;定位支架中部设有角度尺9 ;针尖10为弧形盲端,针尖10的侧面设有小孔。所述针座13为圆弧状,弧度为0.6弧度,针座13上部表面设有凸点,提高了手拿穿刺针时的摩擦力,避免发生侧滑,进而提高了穿刺效果。所述脑脊液检测卡3可以检测到针芯I取出后是否有脑脊液流出,以确认穿刺到的位置是否为硬膜外腔,避免穿刺位置发生错误导致误操作。所述储液盒4可以临时储存流出的脑脊液,避免流出的脑脊液污染医生手套或者病人身体上,造成交叉感染。所述追溯线6、定位支架和角度尺9,便于穿刺时确定好精确的角度,提高穿刺准确率。所述定位支架中的吸塑盘11,可以更好的固定定位支架,利于穿刺针移动寻找穿刺角度。所述定位支架可沿着与固定盘8的连接点进行旋转。所述针尖10的末端为弧形盲端,可避免损伤脊髓及周围组织,针尖10的侧面设有小孔,在推注麻药时,可将麻药快速扩散至穿刺针周围,同时避免了穿刺针孔被堵塞。在给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针管7前端接触皮肤,针管7与皮肤呈垂直状态时,使定位支架中的一根支柱12与针管7平行,同时固定好吸塑盘11,即将吸塑盘11吸在病人皮肤上,针管7倾斜,同时观察追溯线6在角度尺9的位置,读取角度数据穿刺进针,取出针芯I,待脑脊液流出,沿软管2进入储液盒4,待脑脊液检测卡3显色时,说明已穿刺成功,连接注射器推注部分麻醉液,再插入硬膜外导管,卸掉定位支架,拔出穿刺针,固定硬膜外导管,并自硬膜外导管继续推注麻醉药液进一步麻醉。【主权项】1.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包括针芯、针座、针柄、针管和针尖,其特征在于:针座为圆弧状,针座上部表面设有凸点;针柄顶端与软管和储液盒依次相连,储液盒内部的上端设有脑脊液检测卡;针管表面设有追溯线;针管中部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支柱和吸塑盘,支柱底端与吸塑盘相连,其中一根支柱垂直于吸塑盘:定位支架中部设有角度尺;针尖为弧形盲端,针尖的侧面设有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座的弧度为0.4-0.8弧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穿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本技术所述的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包括针芯、针座、针柄、针管和针尖,针座为圆弧状,针座上部表面设有凸点;针柄顶端与软管和储液盒依次相连,储液盒内部的上端设有脑脊液检测卡;针管表面设有追溯线;针管中部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两根支柱和吸塑盘,支柱底端与吸塑盘相连,其中一根支柱垂直于吸塑盘;定位支架中部设有角度尺;针尖为弧形盲端,针尖的侧面设有小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麻醉穿刺时的效果和准确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了病人的痛苦。【IPC分类】A61M19/00, A61B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膜外麻醉用穿刺装置,包括针芯、针座、针柄、针管和针尖,其特征在于:针座为圆弧状,针座上部表面设有凸点;针柄顶端与软管和储液盒依次相连,储液盒内部的上端设有脑脊液检测卡;针管表面设有追溯线;针管中部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底部一端设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支柱和吸塑盘,支柱底端与吸塑盘相连,其中一根支柱垂直于吸塑盘:定位支架中部设有角度尺;针尖为弧形盲端,针尖的侧面设有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刚,
申请(专利权)人:杜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