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通信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072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站通信站,包括通信基站机房及通信塔,通信基站机房内部设有通信设备,通信基站机房的房顶安装设有至少一热风排出管,该热风排出管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相通,热风排出管经连接管连接安装在通信塔的顶端的可旋转排气的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包括接管,接管的端头可转动地连接一直管,直管上接设有风向标装置,述风向标装置包括一对直角连接的导向板;直管侧壁开有排风口;通信基站机房底部预设引风道,多个引风道的进风口设在通信基站机房外部地面上,引风道的出风口设在通信基站机房地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提供动力可完成自动热传递循环,在机房进行高速运转时,可有效地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大大降低机房及空调设备能耗,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基站通信站
,具体涉及一种基站通信站。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基站机房的温度控制主要依靠空调设备调节,由于空调设备需长时间开启工作、多数通信基站置于偏远无人地区,造成故障率高、检修和维护压力大等问题,当空调设备损坏时,如不及时采取其它通风手段,将有可能造成机房设备散热通风不畅而损坏,从而影响正常通信工作。因此,如何建设发展节能和低运行成本的通信基站,在保证基站机房设备正常工作的同时又保护环境,减轻国家能源的供需压力,减少检修和维护的人力资源浪费,已经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使得空调系统的负荷非常高,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能耗大。根据调查了解,通信基站机房中仅精密空调运行耗电就占整个机房电费总量的50%以上。而在数量众多的基站、模块局中其空调用电基本上占其通信企业用电的70%左右。服务器等机器每消耗Ikw的电能,在未采取特殊措施的情况下也大约消耗l_2kw的空调能量。因此,如何降低空调电费的开支,达到绿色节能环保是摆在所有政府、企业面前的一道永久的研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站通信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站通信站,包括通信基站机房及通信塔,内部设有通信设备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房顶通过安装基座安装设有至少一热风排出管,该热风排出管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相通,所述热风排出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安装在所述通信塔的顶端的可旋转排气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头可转动地连接一直管,所述直管上接设有风向标装置,所述风向标装置包括一对直角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直管的侧壁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指向所述导向板的自由端;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底部预设有多个埋设在于地面下的引风道,多个所述引风道的进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外部地面上,所述引风道的出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地板上。所述排风口具有防尘网。所述直管通过轴承与所述接管相活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套接在所述接管的轴承安装部上,所述直管的内壁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设有防尘罩。所述直管的内部相对于所述排风口的位置具有倾斜设置的导风板。本技术在通信基站机房的房顶通过安装基座安装设有至少一热风排出管,该热风排出管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相通,所述热风排出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安装在所述通信塔的顶端的可旋转排气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头可转动地连接一直管,所述直管上接设有风向标装置,所述风向标装置包括一对直角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直管的侧壁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指向所述导向板的自由端;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底部预设有多个埋设在于地面下的引风道,多个所述引风道的进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外部地面上,所述引风道的出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地板上,不需提供动力可以完成自动热传递循环,因此,在基站通信站的机房进行高速运转时,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基站通信站机房及空调设备能耗,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基站通信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风向标装置与旋转活动头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该图1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信站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有关的部分。请参见图1?2所示,一种基站通信站,包括通信基站机房I及通信塔17,通信基站机房I内部设有通信设备2,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房顶通过安装基座6安装设有至少一热风排出管7,该热风排出管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相通,所述热风排出管通过软的连接管8连接通过安装座10而安装在所述通信塔17的顶端的支撑板11上的可旋转排气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接管9,所述接管9的端头可转动地连接一直管13,所述直管上接设有风向标装置16,所述风向标装置包括一对直角连接的第一导向板161、第二导向板162 ;所述直管13的侧壁开有排风口 14,所述排风口指向所述导向板的自由端;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底部预设有多个埋设在于地面下的引风道3,多个所述引风道的进风口 5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外部地面上,所述引风道的出风口 4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I的地板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直管在风向标装置的作用下,可始终背对风向,有效地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的高温热空气引出,而且由于始终背对风向,防止风倒灌,影响散热,另夕卜,由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底部预设有多个引风道,多个所述引风道的进风口设在所述计算机通信机房的外部地面上,所述引风道的出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地板上,使得外部空气经过一定的冷却后再入室内,实现热空气上升排出,冷空气自下部进入,从而实现热交换,保证了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温度自动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使得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内部的温度不会过高。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排风口 14具有防尘网。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直管13通过轴承12与所述接管9相活动连接,所述轴承12的内圈套接在所述接管9的轴承安装部上,所述直管13的内壁与所述轴承12的外圈固定连接。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 5与出风口 3设有防尘罩。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直管13的内部相对于所述排风口 14的位置具有倾斜设置的导风板15。具体实现上,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排风口具有防尘网相连接成一体,放置于所述直管内。本技术在通信基站机房的房顶通过安装基座安装设有至少一热风排出管,该热风排出管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相通,所述热风排出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安装在所述通信塔的顶端的可旋转排气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头可转动地连接一直管,所述直管上接设有风向标装置,所述风向标装置包括一对直角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直管的侧壁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指向所述导向板的自由端;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底部预设有多个埋设在于地面下的引风道,多个所述引风道的进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外部地面上,所述引风道的出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地板上,不需提供动力可以完成自动热传递循环,因此,在基站通信站的机房进行高速运转时,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在不增加额外能耗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基站通信站机房及空调设备能耗,节约了能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基站通信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基站机房及通信塔,通信基站机房内部设有通信设备,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房顶通过安装基座安装设有至少一热风排出管,该热风排出管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相通,所述热风排出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安装在所述通信塔的顶端的可旋转排气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头可转动地连接一直管,所述直管上接设有风向标装置,所述风向标装置包括一对直角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直管的侧壁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指向所述导向板的自由端;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底部预设有多个埋设在于地面下的引风道,多个所述引风道的进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外部地面上,所述引风道的出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通信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基站机房及通信塔,通信基站机房内部设有通信设备,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房顶通过安装基座安装设有至少一热风排出管,该热风排出管与所述通信基站机房内部相通,所述热风排出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安装在所述通信塔的顶端的可旋转排气的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接管,所述接管的端头可转动地连接一直管,所述直管上接设有风向标装置,所述风向标装置包括一对直角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直管的侧壁开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指向所述导向板的自由端;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底部预设有多个埋设在于地面下的引风道,多个所述引风道的进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外部地面上,所述引风道的出风口设在所述通信基站机房的地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林锋张玉美谢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世纪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