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以信专利>正文

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816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0:22
一种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杆的作用,以提升置物篮的支撑重量;而且可折叠置物篮是以垂直方向从上框架朝下框架折叠,不但方便操作,更可在上框架上放置物品;并且,由于可折叠置物篮可折叠且架体具有伸缩拉件而可拉伸与缩回,不但结构精简,而且可以实现缩小整体体积、便于携带与收纳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车设备,尤指一种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置物篮的可折叠推车,如美国专利US7066476所示,伸缩拉件从置物篮的后侧朝上拉伸或是朝下缩回,而置物篮是从前侧折叠到后侧,使得折叠后无法再使用,运用范围变小。而滚轮直接设置在置物篮后侧底部两端,且物品直接放置在置物篮内,仅以置物篮的底板支撑,若是物品重量太重的话,容易导致底板破裂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杆的作用,以提升置物篮的支撑重量;而且可折叠置物篮是以垂直方向从上框架朝下框架折叠,不但方便操作,更可在上框架上放置物品;并且,由于可折叠置物篮可折叠且架体具有伸缩拉件而可拉伸与缩回,不但结构精简,而且可以实现缩小整体体积、便于携带与收纳的功效。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包括一推车,该推车具有一架体、两个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二连接件、两个第三连接件、两个滚轮以及一支撑杆,各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该架体两侧的底端,并朝该架体的前侧延伸,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各第一连接件远离该架体的一端连接,各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该架体两侧且相间隔地位于相对应的各第一连接件上方,并朝该架体的前侧延伸,各第三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该架体两侧且相间隔地位于相对应的各第二连接件上方,并朝该架体的后侧延伸,各滚轮分别与相对应的各第三连接件远离该架体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且各滚轮的尺寸设为使其可接触地面;以及一可折叠置物篮,该可折叠置物篮的底端靠抵该支撑杆,该可折叠置物篮的后侧抵靠住该架体,且各第二连接件远离该架体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该可折叠置物篮左侧及右侧可枢转地固定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可折叠置物篮具有一上框架、一下框架、一左侧板、一右侧板、一底板、一前折叠板以及一后折叠板,该下框架底端靠抵在该支撑杆上,该前折叠板的底端与该下框架的前侧可枢转地连接,该后折叠板的底端与该下框架的后侧可枢转地连接,该上框架的前侧及后侧分别与该前折叠板的顶端及该后折叠板的顶端可枢转地连接,该右侧板的顶端及该左侧板的顶端分别与该上框架的右侧及左侧可枢转地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右侧板及该左侧板朝内枢转而抵靠在该上框架底部,之后,该前折叠板及该后折叠板以与该支撑杆平行的中心线朝内折叠,以处于一第一折叠状态。在某些实施例中,处于该第一折叠状态的该可折叠置物篮以各第二连接件远离该架体的一端为轴心朝该架体枢转,并使该上框架靠抵该架体,以处于一第二折叠状态。所述的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其中该架体上部具有一伸缩拉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各滚轮可通过各第一连接件而以相对方向枢转收合,以靠抵该架体的后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3: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中可折叠置物篮的分解示意图。图4: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中可折叠置物篮折叠中的外观示意图。图5: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处于一第一折叠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6: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处于一第二折叠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7: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处于该第二折叠状态且伸缩拉件缩回架体的外观示意图。图8: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在图7的基础上将各滚轮以相对方向枢转收合后的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I推车11架体111伸缩拉件12第一连接件13第二连接件14第三连接件15滚轮16支撑杆2可折叠置物篮21上框架22下框架23左侧板24右侧板25底板26前折叠板27后折叠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中可折叠置物篮的分解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中可折叠置物篮折叠中的外观示意图。图5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处于一第一折叠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6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处于一第二折叠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7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处于该第二折叠状态且伸缩拉件缩回架体的外观示意图。图8表示本技术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在图7的基础上将各滚轮以相对方向枢转收合后的外观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100,包括一推车I以及一可折叠置物篮2。推车I具有一架体11、两个第一连接件12、两个第二连接件13、两个第三连接件14、两个滚轮15以及一支撑杆16,各第一连接件12分别设置在架体11两侧的底端,并朝架体11的前侧延伸,支撑杆16的两端分别与各第一连接件12远离架体11的一端连接,各第二连接件13分别设置在架体11两侧且相间隔地位于相对应的各第一连接件12上方,并朝架体11的前侧延伸,各第三连接件14分别设置在架体11两侧且相间隔地位于相对应的各第二连接件13上方,并朝架体11的后侧延伸,各滚轮15分别与相对应的各第三连接件14远离架体11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且各滚轮15的尺寸设为使其可接触地面或恰可接触地面。可折叠置物篮2的底端可靠抵支撑杆16,而支撑杆16靠抵可折叠置物篮2的位置可为邻近架体11的一端与和支撑杆16平行的中心线之间;可折叠置物篮2的后侧抵靠住架体11,且各第二连接件13远离架体11的一端与相对应的可折叠置物篮2的左侧及右侧可枢转地固定连接。具体而言,可折叠置物篮2具有一上框架21、一下框架22、一左侧板23、一右侧板24、一底板25、一前折叠板26以及一后折叠板27,下框架22底端靠抵在支撑杆16上,前折叠板26的底端与下框架22的前侧可枢转地连接,后折叠板27的底端与下框架22的后侧可枢转地连接,上框架21的前侧及后侧分别与前折叠板26的顶端及后折叠板27的顶端可枢转地连接,右侧板24的顶端及左侧板23的顶端分别与上框架21的右侧及左侧可枢转地连接。其中,当该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100处于一第一折叠状态时(如图5所示),右侧板24及左侧板23朝内枢转而抵靠在上框架21底部,之后,前折叠板26及后折叠板27以与支撑杆16平行的中心线朝内折叠。而该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100处于一第二折叠状态时(如图6所示),处于上述第一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篮2则以各第二连接件13远离架体11的一端为轴心,而朝架体11枢转,并使上框架21靠抵架体11。本技术的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100中,架体11上部还具有一伸缩拉件111,并且伸缩拉件111可缩回架体11内(如图7所示),也可从架体111中拉出(如图6所示)。同时,各滚轮15可通过第一连接件12而以相对方向枢转收合,以靠抵架体11后侧(如图8所示),实现进一步缩小整体收纳体积的功效。通过上述的结构,本技术的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100通过第一连接件12与支撑杆16的作用,以提升可折叠置物篮2的支撑重量;而且可折叠置物篮2是以垂直方向从上框架21朝下框架22折叠,不但方便操作,更可在上框架21上亦可放置物品(如图5所示);同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附置物篮的折叠式推车结构,包括:一推车,该推车具有一架体、两个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二连接件、两个第三连接件、两个滚轮以及一支撑杆,各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该架体两侧的底端,并朝该架体的前侧延伸,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各第一连接件远离该架体的一端连接,各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该架体两侧且相间隔地位于相对应的各第一连接件上方,并朝该架体的前侧延伸,各第三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该架体两侧且相间隔地位于相对应的各第二连接件上方,并朝该架体的后侧延伸,各滚轮分别与相对应的各第三连接件远离该架体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且各滚轮的尺寸设为使其可接触地面;以及一可折叠置物篮,该可折叠置物篮的底端靠抵该支撑杆,该可折叠置物篮的后侧抵靠住该架体,且各第二连接件远离该架体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该可折叠置物篮左侧及右侧可枢转地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以信
申请(专利权)人:彭以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