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71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9:14
一种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包含一具有两个互相对接在一起的壳体与一容置空间的外壳、一设置于该外壳并具有一轮组与一涡卷弹簧的弹力驱动机构,及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的卷绳单元,每一壳体具有一基壁,该基壁具有数个贯穿的减料孔,该容置空间界定于所述壳体的基壁之间,该外壳的材质是聚缩醛,该轮组具有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的驱动轮,及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且与该驱动轮啮合的贮簧轮,该涡卷弹簧设置于该驱动轮与该贮簧轮之间,该驱动轮与该贮簧轮的材质是尼龙66,该卷绳单元能操作地连接至该轮组,该卷绳单元的材质是尼龙6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运用于无外露拉绳窗帘的驱动装置(又称弹簧马达,spring motor) 一般包含一外壳,及数个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内且互相啮合的转动轮,由于该外壳与所述转动轮均是采用同一种塑料材料制成,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因此,在所述转动轮与该外壳摩擦的过程中,两者容易互相摩擦而产生破坏的情形,导致在运作的过程中产生噪音。再者,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247687号所揭示的无外露拉绳百叶窗的同步卷绳单元,其外壳是由一盒体与一盖体组成,该盒体与该盖体两者的形态完全不同,必须分别开模才能加以制造,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该盖体与该盒体在组装时需另外利用螺丝才能将两者锁固在一起,组装麻烦,也会衍生出其他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轻运作噪音且便于制造、组装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于是,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包含一外壳、一设置于该外壳的弹力驱动机构,及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的卷绳单元。该外壳具有两个互相对接在一起的壳体,及一容置空间,每一壳体具有一基壁,该基壁具有数个贯穿的减料孔,该容置空间界定于所述壳体的基壁之间,该外壳的材质是聚缩醛。该弹力驱动机构具有一轮组,及一涡卷弹簧,该轮组具有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的驱动轮,及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且与该驱动轮啮合的贮簧轮,该涡卷弹簧设置于该驱动轮与该贮簧轮之间,该驱动轮与该贮簧轮的材质是尼龙66。该卷绳单元能操作地连接至该轮组,该卷绳单元的材质是尼龙66。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每一壳体还具有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基壁的第一结合单元,及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基壁的第二结合单元,该基壁具有一内表面、一第一边,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边的第二边,该内表面定义出一几何中心,及一通过该几何中心的对称轴线,该第一、二边分别位于该对称轴线的两边,每一第一结合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内表面的第一结合部,及一设置于该内表面的第二结合部,该第一、二结合部在形状上互相配合,该第一、二结合部互相对称于该对称轴线,每一第二结合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内表面的第三结合部,及一设置于该内表面的第四结合部,该第三、四结合部在形状上互相配合,该第三、四结合部互相对称于该对称轴线,当所述壳体对接在一起时,其中一壳体的第一、二边分别对应于另一壳体的第二、一边,该其中一壳体的第一结合部分别对应于该另一壳体的第二结合部且彼此衔接在一起,该其中一壳体的第二结合部分别对应于该另一壳体的第一结合部且彼此衔接在一起,该其中一壳体的第三结合部分别对应于该另一壳体的第四结合部且彼此衔接在一起,该其中一壳体的第四结合部分别对应于该另一壳体的第三结合部且彼此衔接在一起。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每一壳体沿一长度方向延伸,每一壳体还具有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内表面的座部,及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内表面的柱部,所述座部两两对称于该长度方向,所述柱部在该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结合单元的第一、二结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座部,所述第二结合单元的第三、四结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柱部,当所述壳体对接在一起时,所述壳体相对应的座部互相对接,所述壳体相对应的柱部互相对接。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每一第一结合单元的第一结合部具有一凸设于其中一座部的公榫头,每一第一结合单元的第二结合部具有一凹设另一座部的母榫槽,每一第二结合单元的第三结合部具有一凸设于其中一柱部的凸块,每一第二结合单元的第四结合部具有一凹设于该其中一柱部的凹槽,该凸块的横截面形状与该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互相配合。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该卷绳单元具有两个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的卷绳轮,其中一卷绳轮与该驱动轮啮合,另一卷绳轮与该贮簧轮啮合。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该驱动轮、该贮簧轮与所述卷绳轮分别枢设于所述壳体互相对接的柱部。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该外壳还具有两个侧墙体,每一壳体沿一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侧墙体分别嵌卡于所述壳体在该长度方向相对应的两端之间,每一侧墙体具有至少一穿绳孔,该容置空间界定于所述壳体的基壁与所述侧墙体之间。本技术的功效在于:该外壳与该驱动轮、该贮簧轮及该卷绳单元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材质制成,可降低该驱动轮、该贮簧轮及该卷绳单元在转动时与该外壳之间的摩擦阻力,让彼此间不易因摩擦而互相破坏,以减轻在运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同时,所述壳体的构造完全相同,便于制造,且可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外壳的其中一壳体的平面图;图4是图1中IV -1V剖切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V - V剖切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V1- VI剖切线的剖视图;图7是该外壳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8是该外壳的两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2、3,为本技术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该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包含:一外壳10、一弹力驱动机构20,及一卷绳单元30。如图2、3、4所示,该外壳10具有两个互相对接在一起的壳体11、11’、两个侧墙体12,及一容置空间18。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0的材质是聚缩醛(POM,polyoxymethylene或polyacetal),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要说明的是,所述壳体11、11’的构造完全相同,只是在组装时的摆放方位不同,为了简化说明,以下将以该壳体11来进行说明。每一壳体11具有一基壁13、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基壁13的第一结合单元14、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基壁11的第二结合单元15、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基壁11的座部16,及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基壁11的柱部17。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壳体11沿一长度方向X延伸。该基壁13具有一内表面131、数个贯穿的减料孔132、一第一边133,及一相反于该第一边133的第二边134,该内表面131定义出一几何中心135,及一通过该几何中心135的对称轴线136,该第一、二边133、134分别位于该对称轴线136的两边。在本实施例中,该对称轴线136的延伸方向相同于该长度方向X。如图3、4、5所示,所述第一结合单元14分别具有一第一结合部141,及一第二结合部142。所述第一结合单元14的第一、二结合部141、142分别设置于所述座部16,而位于该内表面131上。每一第一结合单元14的第一、二结合部141、142在形状上互相配合,该第一、二结合部141、142互相对称于该对称轴线136。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结合单元14的第一结合部141具有一凸设于其中一座部16的公榫头143,每一第一结合单元14的第二结合部142具有一凹设另一座部16的母榫槽 144。所述第二结合单元15分别具有一第三结合部151,及一第四结合部152。所述第二结合单元15的第三、四结合部151、152分别设置于所述柱部17而位于该内表面131上。每一第二结合单元15的第三、四结合部151、152在形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减轻噪音的无外露拉绳窗帘驱动装置,包含一外壳、一设置于该外壳的弹力驱动机构,及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的卷绳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两个互相对接在一起的壳体,及一容置空间,每一壳体具有一基壁,该基壁具有数个贯穿的减料孔,该容置空间界定于所述壳体的基壁之间,该外壳的材质是聚缩醛;该弹力驱动机构,具有一轮组,及一涡卷弹簧,该轮组具有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的驱动轮,及一能转动地设置于该外壳且与该驱动轮啮合的贮簧轮,该涡卷弹簧设置于该驱动轮与该贮簧轮之间,该驱动轮与该贮簧轮的材质是尼龙66;及该卷绳单元,能操作地连接至该轮组,该卷绳单元的材质是尼龙6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敬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