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207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属于电力故障检测的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电源、电流感应器、有源振荡电路、滤波电路、调零电路、CPU处理器、触发电路和报警器;所述电源分别与有源振荡电路、调零电路、CPU处理器、触发电路和报警器连接;有源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调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调零电路的输出端与CPU处理器的I/O输入端连接;CPU处理器的I/O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无需向被测系统中注入交流信号,且可以实现分布式安装,能更加系统的检测到直流系统的每个输出回路,能够方便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故障检测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地故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电源。它需要供电给动力、事故照明、控制、信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交流不间断电源等,对变电站的可靠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若查找不及时,就可能出现第二点接地。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接地故障后,便可能构成接地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或造成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直接危胁一次设备的安全,因而电力系统对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直流系统是蓄电池组与浮充电装置并联供给直流负荷的运行系统。正常情况下,直流电源的正、负母线对地是绝缘的,当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时,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当回路发生两点或多点接地时,就会造成正负级短路,开关与保护误动或拒动。现有的检测直流系统绝缘方法主要有电桥平衡法和低频信号注入法。根据电桥平衡法实现的绝缘监测装置被广泛使用,它在正极绝缘或负极绝缘下降时,能够监测到绝缘电阻的绝缘效果变化情况。低频信号注入法是用电桥监测母线的绝缘状况,一旦发现绝缘异常,即向电网注入低频交流信号,用交流互感器监测各支路的电流,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绝缘电阻,确定故障支路。然而其缺点在于:需要交流信号发生电路,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注入的低频交流信号增大了直流系统的电压纹波系数;监测结果受系统分布电容影响;低频交流信号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故障检测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流感应器、有源振荡电路、滤波电路、调零电路、CPU处理器、触发电路和报警器;所述电源分别与有源振荡电路、调零电路、CPU处理器、触发电路和报警器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器设置在直流输出回路上,而电流感应器的次级线圈作为有源振荡电路的电感线圈;有源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调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调零电路的输出端与CPU处理器的I/o输入端连接;CPU处理器的I/O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其中,所述的电源为隔离输出电源,其输入端与直流系统输出回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有源振荡电路、调零电路、CPU处理器、触发电路和报警器的电源端对应连接。其中,所述有源振荡电路由第I比较器、第2比较器,第I运算放大器,第I三极管、第2三级管,电感线圈,第I电阻、第2电阻、第3电阻、第4电阻、第5电阻、第6电阻、第7电阻、和第8电阻组成;第I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2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I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2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2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6电阻接地,第2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7电阻和第8电阻接地;第I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I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2比较器通过第3电阻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I三极管和第2三级管的基极,第2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I三级管的发射极相连,第2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I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接入电源的正负极;第I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4电阻、第5电阻,以及电感线圈连接;第4电阻的另一端与第3电阻、第I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5电阻另一端与第I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感线圈另一端与第7电阻、第8电阻的连接点构成输出端。其中,所述滤波电路由第2运算放大器、第3运算放大器,第I电容、第2电容、第3电容、第4电容,第9电阻、第10电阻、第11电阻、第12电阻、第13电阻、第14电阻、第15电阻,和第16电阻组成;第9电阻一端为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另一端与第I电容、第10电阻连接,第I电容另一端与第2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10电阻另一端与第2电容、第2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第2电容另一端接地;第2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与第11电阻、第12电阻连接,第12电阻另一端接地,第11电阻另一端与第2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同时与第13电阻连接;第13电阻另一端与第3电容、第14电阻连接,第3电容另一端与第3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14电阻另一端与第4电容、第3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第4电容另一端接地;第3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与第15电阻,和第16电阻连接;第16电阻连接另一端接地,第15电阻另一端与第3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构成滤波电路输出端。其中,所述调零电路由第4运算放大器、第17电阻、第18电阻、第19电阻、第20电阻,和第21电阻组成;第17电阻一端为调零电路的输入端、第17电阻另一端与第4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18电阻连接;第4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与第19电阻、第21电阻连接;第19电阻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第21电阻另一端通过第20电阻与电源负极连接,第18电阻另一端与第4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构成调零电路输出端。其中,所述的触发电路为常规双稳态触发电路电路。其中,所述的报警器为发光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接地故障检测装置通过测量接地时产生的差电流所引起的有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来监测接地故障的发生;本技术的装置无需向被测系统中注入交流信号,与被测系统没有电气联系,整个监测装置可以实现分布式安装,能更加系统的检测到直流系统的每个输出回路,并可十分方便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有源振汤电路的不意图。图3为图1中滤波电路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调零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电源70、电流感应器80、有源振荡电路10、滤波电路20、调零电路30、CPU处理器40、触发电路50和报警器60。所述电源70分别与有源振荡电路10、调零电路30、CPU处理器40、触发电路50和报警器60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器80设置在直流输出回路上,而电流感应器80的次级线圈作为有源振荡电路10的电感线圈。有源振荡电路10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滤波电路20的输出端与调零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调零电路30的输出端与CPU处理器40的I/O输入端连接;CPU处理器40的I/O输出端与触发电路50的输入端连接;触发电路50的输出端与报警器60连接。所述的电源为隔离输出电源,其输入端与直流系统输出回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源振荡电路10、调零电路30、CPU处理器40、触发电路50和报警器60的电源端对应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有源振荡电路由第I比较器U11、第2比较器U12,第I运算放大器U13,第I三极管Q1、第2三级管Q2,电感线圈,第I电阻R11、第2电阻R12、第3电阻R13、第4电阻R14、第5电阻R15、第6电阻R16、第7电阻R17、和第8电阻R18组成;第I比较器Ull的同相输入端与第2比较器U1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I比较器Ull的同相输入端与第2比较器U1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2比较器U1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6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流感应器、有源振荡电路、滤波电路、调零电路、CPU处理器、触发电路和报警器;所述电源分别与有源振荡电路、调零电路、CPU处理器、触发电路和报警器连接;所述电流感应器设置在直流输出回路上,而电流感应器的次级线圈作为有源振荡电路的电感线圈;有源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调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调零电路的输出端与CPU处理器的I/O输入端连接;CPU处理器的I/O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开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