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充电器及其变压器的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195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及其变压器的绕线结构,绕线结构包括主绕组、辅助绕组、屏蔽绕组、次级绕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绕线骨架,所述主绕组为直接密绕在绕线骨架的结构,主绕组外包覆平整的第一绝缘层,辅助绕组为密绕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外结构,屏蔽绕组为直接均匀疏绕于辅助绕组外的结构,屏蔽绕组外包覆平整的第二绝缘层,次级绕组居中密绕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外,次级绕组外包覆有第三绝缘层。辅助绕组与屏蔽绕组之间不设置绝缘层,减少辅助绕组到次级绕组的层间距离,增加辅助绕组与次级绕组的耦合性能,既能提升屏蔽效果又减少操作程序更利于实现自动化,减少自动化设备的运作周期,降低不良率,提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充电器及其变压器的绕线结构
技术介绍
EMC (电磁兼容性)的全称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其定义为“设备和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首先,该设备应能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即该设备应具备一定的电磁抗扰度(EMS);其次,该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骚扰不能对其他电子产品产生过大的影响,即电磁骚扰(EMI)。变压器是充电器上影响EMC参数的关键器件,目前现有变压器的绕线结构的设计为辅助绕组与屏蔽绕组并绕且绕满一层,该设计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但在实际生产作业中辅助绕组与屏蔽绕组并绕容易产生绕组堆线或绕线交叉的情况,无论人工操作或自动化设备操作都很难做到真正的绕满一层,使电磁屏蔽效果大打折扣,其电磁屏蔽效果有待提高,因而迫切需要一种优良的变压器绕线结构,能在满足EMC要求的同时绕制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MC性能好、结构简单易于绕制且便于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的便携式充电器及其变压器的绕线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包括变压器和变压器的绕线结构,所述绕线结构包括主绕组(10)、辅助绕组(20)、屏蔽绕组(30)、次级绕组(40)、第一绝缘层(50)、第二绝缘层(60)、第三绝缘层(70)和绕线骨架(8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10)为直接密绕在绕线骨架(80)上且平整布满至少一层的结构,主绕组(10)外平整包覆第一绝缘层(50),辅助绕组(20)为密绕于所述第一绝缘层(50)外且平整布满至少一层的结构,屏蔽绕组(30)直接均匀疏绕于辅助绕组(20)外且幅宽等于绕线骨架(80)的幅宽,屏蔽绕组(30)外包覆第二绝缘层(60),次级绕组(40)为绕在所述第二绝缘层(60)外且布满一层的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海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