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涓流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031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涓流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调节块,阀芯和调节块套设于阀体的体腔内,阀芯中部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连通有进水管,调节块封堵于进水孔的出水口侧,调节块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孔贯通的调节孔,调节孔的出水口端封堵有堵头,堵头与调节孔的孔壁之间连接有弹簧,调节孔出水口侧的阀体体腔还连通有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涓流控制阀可减小从进水管流入阀体体腔内的水流流速,水流经过堵头的分流作用可形成涓流状细流,因此可保证水龙头流出的水流流速降低,节约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龙头流量控制阀。
技术介绍
公共场所的洗手池通常采用红外感应式水龙头,以实现节流,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但是水龙头的水流量只能通过旋拧开关的方式实现调控,在未有水流出时,使用者无法判断当前旋拧开关位置允许的水流量,因此经常会出现红外开关打开时旋拧开关处于最大水流量状态,水龙头出水量巨大,浪费大量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涓流控制阀,适用于公共场所的水龙头控制,可提供涓流式出水,节约水资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涓流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调节块,阀芯和调节块套设于阀体的体腔内,阀芯中部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连通有进水管,调节块封堵于进水孔的出水口侧,调节块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孔贯通的调节孔,调节孔的出水口端封堵有堵头,堵头与调节孔的孔壁之间连接有弹簧,调节孔出水口侧的阀体体腔还连通有出水管。其中,调节块的顶部固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穿出阀体并可上拉调节块至进水孔上方,阀体的体腔内设置有供调节块运动的空间。进一步,阀芯与调节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导槽和导块。进一步,进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引流槽。进一步,堵头设置为圆球状,堵头的直径大于调节孔的直径。进一步,进水孔和调整孔的孔心线重合。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涓流控制阀可减小从进水管流入阀体体腔内的水流流速,水流经过堵头的分流作用可形成涓流状细流,因此可保证水龙头流出的水流流速降低,节约用水。2、调节杆可带动调节块上移,使得调节孔及堵头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消失,可提供较大的水流量,不会影响保洁的供水量,而保洁人员使用完后只需将调节块下压至进水孔的出水口位置,即可切换至涓流模式,方便快捷。3、进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引流槽,水流经过进水孔时,螺旋状引流槽可起到减速引流的作用,并可将水流柱限定为螺旋状,在冲击堵头时,涓流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阀体,2-阀芯,3-调节块,31-导槽,4-进水孔,5-进水管,6-调节孔,7-堵头,8-弹簧,9-出水管,10-调节杆,11-引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涓流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芯2和调节块3,阀芯2和调节块3套设于阀体I的体腔内,阀芯2中部设置有进水孔4,进水孔4连通有进水管5,调节块3封堵于进水孔4的出水口侧,调节块3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孔4贯通的调节孔6,调节孔6的出水口端封堵有堵头7,堵头7与调节孔6的孔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调节孔6出水口侧的阀体I体腔还连通有出水管9。开关设置有进水管5处,当开关打开时,水流经过阀芯I的进水孔4流入调节块3的调节孔6,水流冲击堵头7,并克服弹簧8的拉力将堵头7推离调节孔6的出水口,水流得以流出,且水流经过堵头7的分流作用呈发散状,因此水流可变为涓流状从出水管9流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涓流控制阀可减小从进水管5流入阀体I体腔内的水流流速,水流经过堵头7的分流作用可形成涓流状细流,因此可保证水龙头流出的水流流速降低,节约用水。如图3所示,为了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如保洁人员可能需要较大流速的水流,以提供更高的冲刷力或者已更快的速度获得保洁所需的水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块3的顶部固接有调节杆10,调节杆10穿出阀体I并可上拉调节块3至进水孔4上方,阀体I的体腔内设置有供调节块3运动的空间。这样,在保洁人员使用水龙头时,可将调节块3上移,调节孔6及堵头7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消失,可提供较大的水流量,不会影响保洁的供水量,而保洁人员使用完后只需将调节块3下压至进水孔4的出水口位置,即可切换至涓流模式,方便快捷。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调节块3上下移动过程中可回复到调节孔6与进水孔4导通的状态,阀芯I与调节块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导槽31和导块。这样,在上拉及下压调节块时,可保证其沿导槽31运动,调节块3可顺利回复至初始状态,即调节孔6和进水孔4导通。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流的涓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水孔4的孔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引流槽11。水流经过进水孔4时,螺旋状引流槽11可起到减速引流的作用,并可将水流柱限定为螺旋状,在冲击堵头7时,发散效果更好,进而出水管9的涓流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堵头7设置为圆球状,堵头7的直径大于调节孔6的直径。水流冲击圆球状堵头7时,冲击面为圆弧面,更有利于水流的分散;堵头7的直径大于调节孔6的直径,水流经过冲击面时的分散角度更大,可进一步提高涓流效果。为了保证水流对堵头7的冲击力均匀作用在堵头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水孔4和调整孔6的孔心线重合。这样可保证水流的冲击力垂直作用于堵头7的弧面上,从而保证堵头7对水流的分散效果更均匀。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涓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芯⑵和调节块(3),阀芯⑵和调节块⑶套设于阀体⑴的体腔内,阀芯⑵中部设置有进水孔(4),进水孔⑷连通有进水管(5),调节块(3)封堵于进水孔(4)的出水口侧,调节块(3)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孔(4)贯通的调节孔(6),调节孔(6)的出水口端封堵有堵头(7),堵头(7)与调节孔(6)的孔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调节孔¢)出水口侧的阀体(I)体腔还连通有出水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涓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调节块(3)的顶部固接有调节杆(10),调节杆(10)穿出阀体(I)并可上拉调节块至进水孔(4)上方,阀体(I)的体腔内设置有供调节块运动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涓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阀芯(2)与调节块(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导槽(31)和导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涓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进水孔(4)的孔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引流槽(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涓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堵头(7)设置为圆球状,堵头(7)的直径大于调节孔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涓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进水孔(4)和调整孔¢)的孔心线重合。【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涓流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和调节块,阀芯和调节块套设于阀体的体腔内,阀芯中部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连通有进水管,调节块封堵于进水孔的出水口侧,调节块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孔贯通的调节孔,调节孔的出水口端封堵有堵头,堵头与调节孔的孔壁之间连接有弹簧,调节孔出水口侧的阀体体腔还连通有出水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涓流控制阀可减小从进水管流入阀体体腔内的水流流速,水流经过堵头的分流作用可形成涓流状细流,因此可保证水龙头流出的水流流速降低,节约用水。【IPC分类】F16K17/28【公开号】CN104930232【申请号】CN201510257990【专利技术人】冯光 【申请人】天津斯维克阀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涓流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芯(2)和调节块(3),阀芯(2)和调节块(3)套设于阀体(1)的体腔内,阀芯(2)中部设置有进水孔(4),进水孔(4)连通有进水管(5),调节块(3)封堵于进水孔(4)的出水口侧,调节块(3)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孔(4)贯通的调节孔(6),调节孔(6)的出水口端封堵有堵头(7),堵头(7)与调节孔(6)的孔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调节孔(6)出水口侧的阀体(1)体腔还连通有出水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斯维克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