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篮本体和车篮盖,车篮盖由连接边框、拎手和遮挡件构成,连接边框卡接在车篮本体开口处,拎手与遮挡件配合可折叠的设置在连接边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篮本体上方设置一车篮盖,车篮盖上设置拎手和遮挡件,拎手和遮挡件伸开,可以遮挡车篮内的物品避免从车篮脱落,拎手和遮挡件折叠后隐藏在连接边框内,车篮内可以放置大件物品,非常方便;车篮本体底部可以配设底座,车篮本体能够从底座上快速拆卸,拆卸下来之后可以单独使用;车篮本体也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现有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上,此时不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电动车、自行车或其它交通工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电动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车篮盖的车篮。
技术介绍
车篮给自行车、电动车车主存放物品带来了诸多方便,也给电动车、自行车的造型增添了几分美感。一般电动车、自行车的车篮都是利用固定片配合螺栓螺母将车篮固定在前车架上,这种车篮的缺点是车篮不能单独拿下来使用,且车篮没有盖子,车篮内放置的物品在车子行驶过程中容易滑落,因此设计一种可拆卸、能够与车架完美结合且带有盖子的车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车篮盖的车篮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篮本体和车篮盖,车篮盖由连接边框、拎手和遮挡件构成,连接边框卡接在车篮本体开口处,拎手与遮挡件配合能够折叠的设置在连接边框上;所述车篮本体开口的圆周上设置有固定销和卡槽,连接边框上设置有与固定销配合的连接孔和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固定销和连接孔通过螺钉固定,卡扣与卡槽卡接;所述连接边框圆周上设置有容纳拎手的凹槽和锁止拎手的拉簧安装孔,拎手通过其末端的销轴与连接边框上的销孔相连转动设置在连接边框上,拎手上还设置有安装拉簧的连接轴,拉簧一端设置在拉簧安装孔内,拉簧另一端设置在连接轴上。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由铰接配合的两个横档构成,两个横档末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拎手和连接边框上,拎手收缩至凹槽时两个横档收缩至拎手与凹槽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篮本体底部配合设置一底座,车篮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扣环和两个卡钩,支撑脚位于车篮本体底部四周,扣环和两个卡钩呈三角形设置,底座上设置有与扣环相配合的锁扣和与卡钩相配合的卡接孔,车篮本体通过扣环与底座上的锁扣卡接配合。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由壳体、锁头、锁止块、锁止杆和复位弹簧构成,壳体上方设置有容纳扣环的开口,锁头和锁止块均通过枢轴相向设置在壳体上,锁头和锁止块均能够绕枢轴转动,锁止块的转动端设置有限位锁头的凸齿,锁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锁止槽、定位槽和复位槽,锁止槽与扣环相配合,定位槽和复位槽分别与凸齿相配合构成锁止和解锁机构,复位弹簧一端连接锁头,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锁止块,锁止杆内端设置有小孔,小孔套接设置在锁止块的连接柱上,锁止杆外端凸出底座构成解锁开关。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设置锁扣处开设一窗口,该窗口能够限位扣环;底座边缘设置有与锁止杆相垂直的前后限位条。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的四周还设置有四个定位孔,且四个定位孔位于两个卡接孔之间,在锁扣一侧设置有叉架安装孔,在近锁止开关一侧的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架的螺丝孔,即两个支架和一个叉架与底座的连接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叉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开关上设置有锁孔。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篮本体前后两侧均设置加强筋。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件能够拆卸。所述的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篮本体四周设置为网状结构。本技术在车篮本体上方设置一车篮盖,车篮盖上设置拎手和遮挡件,拎手和遮挡件伸开,可以遮挡车篮内的物品避免从车篮脱落,拎手和遮挡件折叠后隐藏在连接边框内,车篮成敞口状(可最大限度的放置物品),车篮内可以放置大件物品,非常方便;车篮本体底部可以配设底座,车篮本体能够从底座上快速拆卸,拆卸下来之后可以单独使用;车篮本体也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现有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上,此时不可拆卸;本技术可适用于电动车、自行车或其它交通工具。【附图说明】图1为车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车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拎手和遮挡件折叠后的车篮结构示意图;图4为车篮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车篮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连接边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图8为连接边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拎手和遮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拎手和遮挡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车篮本体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安装底座的车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不可拆卸的车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底座结构不意图;图15为锁扣结构示意图一;图16为锁扣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锁扣内部放大图;图18为锁头复位状态示意图;图19为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锁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车篮本体,2-车篮盖,3-拎手,4-固定销,5-卡槽,6-卡扣,7-凹槽,8-拉簧安装孔,9-连接轴,10-销轴,11-遮挡件,12-底座,13-加强筋,14-支撑脚,15-扣环,16-卡钩,17-侧面安装接口,18-底部安装接口一,19-底部安装接口二,20-锁扣,21-窗口,22-叉架安装孔,23-定位孔,24-限位条,25-解锁开关,26-锁孔,27-卡接孔,28-壳体,29-锁止杆,30-开口,31-锁头,32-锁止块,33-复位弹簧,34-锁止槽,35-定位槽,36-复位槽,37-凸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带车篮盖的车篮,包括车篮本体I和车篮盖2,车篮本体I四周设置为网状结构,网孔形状可以根据情况设定,可以为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车篮盖2由连接边框、拎手3和遮挡件11构成,拎手3和遮挡件11能够拆卸,连接边框卡接在车篮本体I开口处,拎手3与遮挡件11配合可折叠的设置在连接边框上;车篮本体I前后两侧均设置加强筋13,可以增强车篮的牢固性,当车篮直接固定在车子上时,该加强筋13的加强作用尤其明显。具体地,车篮本体I开口的圆周上设置有固定销4和卡槽5,连接边框上设置有与固定销4配合的连接孔和与卡槽5相配合的卡扣6,固定销4和连接孔通过螺钉固定,卡扣6与卡槽5卡接,由上述结构实现车篮盖2与车篮本体I的连接;连接边框圆周上设置有容纳拎手3的凹槽7和锁止拎手3的拉簧安装孔8,拎手3通过其末端的销轴10与连接边框上的销孔相连转动设置在连接边框上,拎手3上还设置有安装拉簧的连接轴9,拉簧一端设置在拉簧安装孔8内,拉簧另一端设置在连接轴9上;遮挡件11由铰接配合的两个横档构成,两个横档末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拎手3和连接边框上,拎手3收缩至凹槽7时两个横档收缩至拎手3与凹槽7之间的空间内,不但美观而且节约空间。实施例1车篮本体I底部配合设置一底座12,车篮本体I底部设置有支撑脚14、扣环15和两个卡钩16,支撑脚14位于车篮本体I底部四周,起支撑作用,扣环15和两个卡钩16呈三角形设置,底座12上设置有与扣环15相配合的锁扣20和与卡钩16相配合的卡接孔27,车篮本体I通过扣环15与底座12上的锁扣20卡接配合。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车篮盖的车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篮本体和车篮盖,车篮盖由连接边框、拎手和遮挡件构成,连接边框卡接在车篮本体开口处,拎手与遮挡件配合能够折叠的设置在连接边框上;所述车篮本体开口的圆周上设置有固定销和卡槽,连接边框上设置有与固定销配合的连接孔和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固定销和连接孔通过螺钉固定,卡扣与卡槽卡接;所述连接边框圆周上设置有容纳拎手的凹槽和锁止拎手的拉簧安装孔,拎手通过其末端的销轴与连接边框上的销孔相连转动设置在连接边框上,拎手上还设置有安装拉簧的连接轴,拉簧一端设置在拉簧安装孔内,拉簧另一端设置在连接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虎,
申请(专利权)人:田宝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