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丙二醇70~85份、烟酰胺3.5~6份、维生素A 0.05~0.45份、维生素D3 0.03~0.2份、维生素E 0.02~0.1份、维生素B2 0.012~0.2份、表面活性剂1~10份、抗氧化剂0.05~0.2份、防腐剂0.05~0.2份、纯净水14~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营养微乳液通过采用灌胃或直接饮水的方式给药,可以使药物充分混匀,无需再额外添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克服了市场上固体营养添加剂拌料不均,费时费力,且摄取效果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药添加剂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 营养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的常发病之一,是由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导致机体动员体脂 代谢,引起奶牛体内酮体大量积聚,进而引发全身代谢障碍致机体功能失调的一种疾病。以 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偶有 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产犊后10天~60天,且以3~6胎次的高产母牛发病率 较高。酮病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奶牛产后营养代谢病,受到了奶牛养殖业的重视,临床型的 酮病由于其症状明显,常能得到有效治疗,但是隐性酮病或者亚临床酮病,由于其发病症状 不明显,常常被忽略。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奶产量的不断提高,奶牛酮病的发 病率逐年上升。酮病虽然能够治愈,但会使奶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体重减轻、繁殖 率降低,增加了养殖成本,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奶牛场大多采用直接灌服纯的丙二醇来防治奶牛酮病,而烟酰胺和维生素由 于其溶解性问题,不能直接溶于丙二醇,所以只能额外添加。而市场上的奶牛用营养添加 剂产品大多是通过拌料直接食用,但由于所需营养成分含量较少,拌料时不易混匀,费时费 力;并且当奶牛爆发疾病时,采食量减少,致使营养成分不能及时摄取。因此不能很好的达 到防治奶牛酮病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治奶牛酮 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 养微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其中,所述纳米级营养微乳液 的粒径小于l〇〇nm。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 温-80、月桂醇硫酸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 氢钠、抗坏血酸、丁基羟基茴香醚、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其中,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 苯甲酸、山梨酸钾、山梨酸、脱氢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中的一种。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1)按配方量称取表面活性剂置于容器内,加入配方量的维生素 A、维生素 D3和维 生素 E,混合,搅拌,得到油相; (2)按配方量称取烟酰胺、维生素 B2、抗氧化剂、防腐剂置于容器内,加入配方量 的纯净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水相; (3)将步骤⑴制得的油相缓慢加入到步骤⑵制得的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充分 混合均匀后,即得活性溶液; (4)在步骤(3)制得的活性溶液中缓慢加入配方量的丙二醇,边加边搅拌,待溶液 由浑浊逐渐变成澄清,即得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月桂醇硫酸钠、聚乙二醇中 的一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丁基羟基茴香 醚、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苯甲酸、山梨酸钾、山梨酸、脱氢 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中的一种。 实施本专利技术的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 果: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奶牛灌服或直接饮水的纳米营养微乳液,直接将烟酰 胺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与丙二醇混合制成分散程度高、稳定性好的纳米营养微乳液; (2)本专利技术的纳米营养微乳液通过采用灌胃或直接饮水的方式给药,可以使药物 充分混匀,无需再额外添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克服了市场上固体营养添加剂拌料不均,费 时费力,且摄取效果差等缺点; (3)本专利技术的纳米营养微乳液不仅简化了传统的给药方式,并大大降低了奶牛酮 病的发生,对奶牛产乳量也有显著提高;其中丙二醇、烟酰胺等成分对减少奶牛酮病的发生 具有显著效果,维生素 A、维生素 D3、维生素 E、维生素 B2作为奶牛日常不可或缺的营养成 分,对促进奶牛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4)本专利技术的纳米营养微乳液粒径范围在IOOnm以下,由于粒径小,其有效成分的 扩散速度大为提高,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从而可以节约大量添加剂原料。【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其中,丙二醇具有生糖作用,进入奶牛瘤胃后一部分被迅速吸收转化为葡萄糖,另 一部分在瘤胃内代谢为丙酸盐后被吸收。早在19世纪50年代,丙二醇已被用来治疗奶牛 酮病。研宄表明,丙二醇能降低奶牛酮病发生的概率,同时还能增加牛奶产量及提高牛奶中 蛋白质的含量,在哺乳期前期尤为明显。 烟酰胺是一种抗脂类分解和抗生酮的物质,具有降低体脂分解,降低血液中的 β -羟丁酸、血中酮体和游离脂肪酸的能力,并显著提高产奶量。 维生素是奶牛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重要的微量营养素,不仅影响奶牛的生长发育, 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也有影响。已有研宄表明,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15万~25万单 位的维生素 A可降低隐性乳房炎和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维生素 D3可以缓解围产期奶牛 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饲喂维生素 Ε,会使奶牛产奶量有升高趋势。 其中,所述纳米级营养微乳液的粒径小于100nm,该微乳具有低粘度、稳定、吸收迅 速等优点。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月桂醇硫酸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抗氧化剂为 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丁基羟基茴香醚、没食子酸丙酯中的一种。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 苯甲酸、山梨酸钾、山梨酸、脱氢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中的一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奶牛酮病的纳米级营养微乳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昌,方炳虎,陈瑞爱,廖陶雪,雍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